资源简介 顽皮的小闹钟 教案一、 教学年级:三年级二、 教学课时:一课时三、 教学目标:1、通过两首作品的学习,唤起学生对钟表主题音乐的兴趣,并能体感到音乐所刻画的钟表形象2、通过歌唱、律动、游戏、即兴创编等学习方式,熟悉“维也纳音乐时钟”“顽皮的小闹钟”主题旋律,感受作品愉悦诙谐的风格。3、理解乐曲结构,并能分组创编短小“插部”旋律,在合作中完成“钟的回旋曲”。四、 教学重点1、 通过不同的手段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熟悉“顽皮的小闹钟”主题2、 运用通感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塑造所起的作用。五、教学素材1、“维也纳音乐时钟”主题2、“顽皮的小闹钟”六、教学用具1、 多媒体课件2、 剪辑过的音乐片段3、音块)按钟、音高铃铛一组(均为msd三个音)4、 “顽皮的小闹钟”钟盘字母谱七、 教学过程步骤 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导入 一热身“维也纳音乐时钟”(10’) 1、热身游戏(集体舞BINGO)师弹钢琴伴奏,乐尾 5-5-5-5-1学生做双声部发声练1-1-1-7-12、交流师:你们分别结束在两个音上?(音块d-m)3、听辨低音S,4、琴键的接龙游戏师:我们三组小朋友分别代表钢琴键上的m-d-s,三个音,我手指到哪一组就请你们半蹲唱出这个音的旋律d-s,-m,-s,-d5、歌唱短小旋律(15 35 〡1 0 〡)6、加入声势练习1 5 3 5 〡 1 0 〡腿腿 腿腿 〡 手 捻 〡7、范唱维也纳音乐时钟主题旋律学生做固定音型+声势为老师伴奏8、模唱旋律(加体态律动动作) d mf s s 〡 s mr d r 〡 md s, s, s, 〡 s, 0 〡9、完整歌唱主题10、播放音响(A主题)师:刚才我们歌唱的旋律出自一位作曲家之手,他想用它描绘什么样的场景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11、揭题“维也纳音乐时钟” 以音乐的方式进入。由三音组游戏吸引孩子兴趣,同时培养互相倾听合作的习惯。将短小的动机作为固定音型,既是巩固,有培养孩子多声部听觉。展开 二、欣赏“顽皮的小闹钟”(22’) 出示钟(图片)激趣师:钟是我们生活中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同时也是作曲家感兴趣的创作主题,如果你是一个小小作曲家,用音乐来描绘一只钟,你会抓住钟的哪些特点呢?(秒针、报时,钟摆等)模拟秒针(师弹“顽皮的小闹钟”恒拍主题音乐伴奏)介绍作品师:这段旋律来自美国作曲家安德尔逊的一首描绘钟的旋律,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他是如何运用音符编织旋律的。(出示图谱)视唱顽皮的小闹钟主题要求:用秒针的节奏演唱,并用手做指针5、擦记法背唱(连续唱4次,逐渐擦去旋律,直至背记)6、边唱旋律边走恒拍7、复听,寻找变化师:安德尔逊非常喜欢他的小闹钟,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了小闹钟发出的声音和平时不太一样了,引起了他的注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数一数,小闹钟的旋律出现了几次变化?(4)8、交流并对应变化的图示( 提前 推迟 原地转圈 )9、启发律动(用脚步走出变化的节奏)10、介绍作品师:这只小闹钟反常的行为让主人安德尔逊哭笑不得,作为作曲家他立即来了灵感,用乐谱记录下了这首《顽皮的小闹钟》的旋律。11、完整聆听作品,寻找主题的规律 12、交流结构13、聆听B-C两个插部,想象情境(钟摆,报时)14、完整表现作品A主题顺时针行进B原地表现自由的钟摆C原地表现个性的报时14、音乐知识:回旋曲师:刚才你们 不仅表现了一只顽皮可爱的小闹钟,更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了音乐的情境,在作品中 旋律出现了3次, 我们把这出现最多次数的旋律称作为主题,在主题与主题之间还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旋律,像这样的音乐结构叫“回旋曲”。 情境游戏围绕音乐层层展开教学, 1、抓住钟表旋律恒拍特点运用对比教学感受节奏变化,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顽皮的小闹钟”所起的作用。2、运用体验—参与教学模式,从歌唱—律动—聆听—律动,一步步打开学生听觉、动觉、触觉、多感官通道,帮助他们理解音乐,表达音乐。在充分的“动”之后安静的聆听、听辨,给孩子有自主想象的空间。深入 三创编“维也纳音乐时钟”回旋(7’) 1、导入师:说到回旋曲,我的耳朵里还回旋着你们刚演唱的《维也纳音乐时钟的旋律》,能不能再唱给我听一听。2、激趣师:这么美的旋律这么短就结束了,太不尽兴,我甚至还没有听到维也纳音乐时钟的报时声。接下来,小作曲家们该出手了。3、学生分四组即兴创编4、交流汇报“钟的回旋曲”A主题全班集体歌唱(带声势)“维也纳音乐时钟”主题B、C、D、E分别由四组同学分组展示 在学习回旋曲结构之后做创编,既是复习又是检测,将知识内化运用。结束 四、总结(1’) 总结师:今天我们聆听并歌唱了两首与钟有关的歌曲,还运用学到的回旋曲知识创编了一首属于我们自己的钟的回旋曲。升华:师:回旋曲,实际上就是变与不变的旋律组合,无论旋律怎样变化旋转,最终还要回到主题。其就像我们的生活,无论遇见怎样的插曲,都要坚持主题——做最快乐最善良的自己。下课! 从音乐出发感悟人文,画龙点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