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单元《动:露一手-家乡戏》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单元《动:露一手-家乡戏》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 题 露一手-家乡戏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戏曲课 教 具 视屏
学情分析 戏曲教学是多领域综合的教学,涉及“表现”“欣赏”“相关文化”也不排除“创造”,所以戏曲教学模式肯定具有独特性。由于年龄段的不同,教学目标定位也不同,在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学段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对于小学生,如果一节课信息面太大,看似面面俱到,但也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印象不深刻。小学生还是要通过身体感官的积极参与,为以后初中深入学习打基础。所以这节课通过欣赏,模仿,表演一系列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戏曲。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汉剧的基础知识和角色的分类,知道一位汉剧大师,并通过基础身段的模仿充分体验汉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汉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教 学重难点 戏曲基本动作的学习戏曲基本动作名称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导入部分 师:大家都知道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其它的戏曲种类吗?生:昆剧,黄梅戏,豫剧等。师:大家知道这么多种类的戏曲啊,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段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片段,你们来听听它们分别是属于那种戏曲?(聆听《戏曲片段》PPT2)生:豫剧、越剧。师:这两种戏曲都有着它们各自的地方特色,其实湖北也有一种非常具有我们地方特色的戏曲,它就是我们的家乡戏——汉剧。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汉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用艳丽的视觉效果和听觉吸引学生,用我们的家乡戏这样的词语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部分 了解汉剧师:看了视频后,对于汉剧,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生:起源于长江汉水一带,原来叫汉调等等。师:汉剧历史悠久,就连京剧都是在汉剧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汉剧起源于湖北境内,所以说它是我们家乡戏。说到这个家乡戏,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优秀的汉剧大师,她可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哦。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二)认识陈伯华师:陈伯华大师的唱腔委婉华丽,身段,指法细腻传神,我们来欣赏一小段她精彩的表演,大家也可以和老师一起尝试模仿一下大师的身段动作。三)聆听《贵妃醉酒》片段师:大家模仿的还不错哦。汉剧的曲目非常丰富,除了刚才大家欣赏到的,还有许多风趣幽默的折子戏,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段生动有趣的汉剧片段《打花鼓》。(PPT9)师:他们的对白,你们能听懂吗?生:能师:为什么你们都能听懂?生:好像他们说的是武汉话师:大家的耳朵真灵敏,他们的对话的确说的是武汉的方言。汉剧里所有的对白都是用的武汉方言,所以说汉剧是我们的家乡戏。在汉剧中这样的对白都称为道白。我想问问,我们班有会说武汉方言的同学吗?我想请他上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刚才戏种大相公的道白。四)试念汉剧道白(PPT10)1) 小老师教大家读道白2)小老师带领大家和老师配合,老师读卖艺人的道白。五)了解汉剧的行当分类师:我们合作的真棒。这个大相公的角色在汉剧里有个专用的名称“五丑”,之所以叫五丑,是因为汉剧里的角色行当分为十种,它排在第五位。(PPT13)五丑:可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表演以诙谐风趣为主。汉剧里的行当分十种:一末,二净,三生,四旦,无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PPT14)师: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角色特点。现在来听听汉剧小演员们们来介绍一下自己在汉剧种所扮演的角色特点吧。六)重点介绍四种角色二净:为唱工花脸,多饰演名将。特点:步伐手势都比较夸张。四旦:多饰演中年妇女、皇后王妃。特点:步伐轻柔,有水袖。五丑:可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表演以诙谐风趣为主。特点:弯腰,弯腿的形象。七小:包括文、武小生。特点:步伐幅度不大,动作刚劲有力。师:他们介绍了哪几种角色?生:二净、四旦、五丑、七小师:你们记住了这几个角色的动作特点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七)小游戏老师来做几个戏曲动作,你们根据我做的动作特点来猜猜我做的是什么角色。1)旦角 2)武生 3)五丑 4)二净 汉剧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400多年的历史。以家乡戏引入,让学生产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汉方言是大家都熟悉的,所以汉剧道白也是学生们最容易接受的,加上戏文的诙谐有趣,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泼。汉剧的角色分类有十种,一下就让学生们都记住有点难,所以这节课只让他们接触四个角色。小演员们来讲解,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记住,为后面的分辨老师扮演的角色做好铺垫。
发展部分 八)学习戏曲动作师:大家真棒,一下就记住了这四个角色的动作特点。虽然这些角色在动作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做动作时一定是:口诀:手一动,眼必随,眼一看,手必到。老师边说边做。提示学生注意老师的手势。兰花掌。子午站旦角动作:1、踏步2、凤头拳3、兰花掌4、兰花指5、顺风旗武生动作:1、丁字步2、方拳3、按掌4、拉山膀5、顺风旗师:大家练习的真不错,汉剧小演员把老师刚才教给大家的动作连贯了起来,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演绎的。九)分组学习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男生头盔,女生过翘)我们来分组比赛,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看看哪些同学学习的又快又好,老师就会把头盔或者是过翘戴在她的头上。分组看视屏学习5分钟后,一起合着戏曲来一遍。请带了行头的同学站到前面来带领大家做一遍。(老师录像)。 由老师的身段表演来吸引学生自主的来学做,无需老师的指令,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模仿力,不是老师教,而是他们来模仿老师,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分屏教学,学生们完全的自主学习,跟着视屏学,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生生互动,老师融入学生中一起做,又可以师生互动,整个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
拓展部分 师:老师刚才把大家的表演录了下来,刚才你们是小演员,现在请你们来当小观众,我们一起在大屏幕上来欣赏一下你们刚才的表演吧。师:你们觉得自己刚才表演的如何?生:还不错。师:大家的表演还是很不错的,只是汉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但,只要你们有我们家乡戏的热爱,不断的去学习,就一定能体会戏曲带来的快乐,并能把我们的家乡戏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屏幕里看到自己,好像真的是上电视演出一样,来激发学生对汉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
《家乡戏》教学内容:
1、 简单介绍汉剧的起源,初步了解汉剧的历史。
汉剧是湖北地方剧种,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旧称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后称汉调、汉戏,俗称“二黄”。民国元年(1912 年),定名为汉剧。
2、 认识一位汉剧艺术大师
陈伯华,1919年出生在武汉,8岁就开始学习汉剧,后来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风格各异的艺术形象,并且创造性地对汉剧旦角唱腔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3、 能区分四个汉剧行当
汉剧里的行当分十种:一末,二净,三生,四旦,无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
二净:为唱工花脸,多饰演名将。特点:步伐手势都比较夸张。
四旦:多饰演中年妇女、皇后王妃。特点:步伐轻柔,有水袖。
五丑:可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表演以诙谐风趣为主。特点:弯腰,弯腿的形象。
七小:包括文、武小生。特点:步伐幅度不大,动作刚劲有力。
4、 能学会一两个戏曲动作
口诀:手一动,眼必随,眼一看,手必到
子午站
旦角动作:1、踏步2、凤头拳3、兰花掌4、兰花指5、顺风旗
武生动作:1、丁字步2、方拳3、按掌4、拉山膀5、顺风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