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荷花淀》艺术风格鉴赏微课实录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荷花淀》艺术风格鉴赏微课实录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战争中的诗意
骨子里的温情
——《荷花淀》艺术风格鉴赏
微课实录
01
文字实录
师:近年来,战争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很多,除了这些电影之外,我们还看过很多抗日神剧。这些战争题材的作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枪林弹雨、烈火硝烟、尸横遍野、血腥、灾难、残酷……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不一样的战争的小说——《荷花淀》, 感受孙犁独特的艺术风格。
师提问:你心目中的水生嫂是什么样子的?请结合文中具体语段描述你的想法?
生:是一个看似很普通的其实很勇敢的人。
师:假如你要用最近大火的AI 绘画软件生成《荷花淀》中水生嫂的部分插图,你会向AI 输入哪些关键词?
师提问:AI生成的图片符合你心目中水生嫂的形象吗?
生1:不太符合,感觉现代感有点强。
生2:我心中的水生嫂要胖点。
生3:我觉得水生嫂应该很干练。
师提问:人工插图符合你心目中水生嫂的形象吗?
学生回答:人工插图更相符。
师提问:人工插图好在哪里?大家讨论一下。
生4:人工插图没有那么清晰,但是给人一种很合适的感觉。
师:可以解说一下什么叫合适吗?
生4:就像是一幅画,她就应该是画中的样子。
师:这位同学的解说可以被总结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把他想说的内容解读出来,就应该这样陈述:人工插图虽然多是侧影背影,面部轮廓也很模糊,但有情境,我们能感受到她们的勤劳能干,淳朴善良,充满活力的内在美质。
我们注意到,在课文中,作者确实没有使用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来描写她们的容貌,但我们却能深刻的感受到她们的美好。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其实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就有这种技法——写意画法。
PPT展示陶渊明画像。
师:写意画法指的是画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重在表现其内在精神实质的艺术手法。在小说中,就是人物塑造的写意手法。
《荷花淀》没有刻意描摹人物,而是选取了几个富有生活画面的场景,通过简单朴素的对话语言和几个细节,自然自在的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突显人物的情操美。
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来塑造人物?
生5:为了留出空间,让读者发挥想象绘出符合自己审美的人物形象。
生6:应该是为了凸显人物的内在而忽略外在的特征。
生7:因为她们的形象就只是普通老百姓,作者觉得没有必要刻画得那么与众不同。
师:我们总结一下,目的就是虚化人物外在形象,凸显内在美,正是因为她们的普通,才更能代表千千万万积极抗战的爱国青年。大家认为呢?
生:是的!
师:在《荷花淀》中,写战争,没有断壁残垣、硝烟弥漫,却有皎洁的明月、干净凉爽的庭院、清香的荷花、银白的水淀、花纹又细又密精致的席子;写战斗,没有惊心动魄、流血牺牲的紧张场面,却有全民抗战、众志成城、正义在我的快速胜利;写人物,没有智勇双全、喋血沙场的孤胆英雄,却有勤劳善良、深明大义、积极抗战的青年男女们;写夫妻,没有海誓山盟、豪言壮语,却有日常生活中的细言碎语、温柔体贴、关心不舍。这就是诗化小说的特点。《荷花淀》是美丽家园和幸福生活的象征,是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坚持抗战的人们心中的美好未来,就像黑夜中的明月,安慰了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人们,鼓舞着抗战士气。
02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深入生活、讴歌人民的创作追求,以及独特的创作风格。《荷花淀》以清新的笔触刻画了善良勇敢的抗日军民形象,充满诗情画意;通过细节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细腻而温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了解诗化小说的特点和鉴赏的方法。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只能基本掌握诗化小说的特点,而不能自主进行鉴赏,还需进行进一步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