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 创新永无止境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 创新永无止境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创新永无止境》教案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 了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明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从而增强文化认同, 提高文化自信, 培养民族自豪感。
道德修养 : 感受创新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增强对创新的好感, 热爱创新, 同时自觉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法治观念 : 理解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 并时刻遵循在法律的架构内进行创新, 懂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健全人格 :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责任意识 : 培养创新精神, 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立志为国家创新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自觉融入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之中
二、 教材分析
《 创新永无止境》 是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课教材结构严谨, 从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到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层层递进, 深入浅出。 它不仅传授了创新的理论知识, 更注重引导学生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紧跟时代步伐, 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科技, 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创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同时注重人文关怀,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他人,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乐于探索未知领域, 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和追求。 然而, 由于年龄和经验所限, 他们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创新的勇气和决心, 害怕面对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 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创新对个人、 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强调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 推动科技进步中的基础性作用。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创新的意义, 克服对创新的浅层次理解, 培养创新思维。
理解万众创新的内涵, 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创新精神, 并落实到个人行动中。
教学过程
【导入】
思考:从最初的神舟一号到现在的神舟十二,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说明了什么?
学生:创新永无止境。
【授新课】 美国,建国于1776年,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第一军事强国。
此外,文化、航天、科技、教育均位于世界第一且远超其他国家,是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思考:根据你对美国的了解,谈谈美国为何能在建国短短两百多年内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学生:......
教师:美国科研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最多的国家。
美国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聚集地,全球大学排名前十名中美国占了七席,200强中占了75席。
美国的国家实验室是创新的重要基地。美国目前有接近1000家国家实验室从事各个领域的尖端科研工作。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研发活动执行国,美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基本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美国在科技成果产出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从论文方面来看,美国的科技论文总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展示图片】
思考:列举近年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这些科技成果表明了什么?
学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教师: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优势)
【探究一】
观察上述图表,说一说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学生:
教师: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那到底应该怎么做?
【探究二】看视频----神州一号到神州十六号的成功发射,
思考:载人航天技术不断进步依靠什么?这启发我国怎样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学生:
教师:国家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高端科技人才,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神州一号到神州十六号,需要每一位从事舟系列的科研人员具有攻坚克难的精神,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需要国家平台提供资金、技术、场地等支持,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探究三】在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通信产业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到今天的“5G领跑”,逐步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产业化之路。近年来,中国高科技产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卡脖子"问题。美国通过出口管制、技术管控等封锁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面对重重压力,中国出台各类举措加强本土芯片制造能力,竭力摆脱对外依赖。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中国应如何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学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教师:对,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探究三】2021年11月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2020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顾诵芬、王大中获得2020最高科学技术奖。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正式设立,目前已有35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国家仍在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设立科学技术奖?
学生: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勇于创新。
教师: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知识小结: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P23
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P24
【交流讨论】观看视频,结合任正非对教育的理解,思考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 ?
学生:......
教师:因为经济发展以考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又依靠人才,所以国家需要培养大量人才。
思考:列举近年来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
学生: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双减政策;设立国家助学金、奖学金;乡村教师支持政策;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教师: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就是因为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材料分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
思考一: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的内涵
学生:
教师:万众创新的内涵: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大众创业的内涵: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思考二:李克强为什么要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
学生:社会需要创新,人的发展需要不断进步
教师:①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②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③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材料分析】材料一:过去十几年,华为对5G研发的经费投入累计超过40亿美金,在芯片、材料、算法、天线、散热等5G关键领域持续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5G提案超过21000件,5G贡献业界第一。目前,华为是业界唯一能提供端到端SA/NSA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具备业界最强的5G端到端方案落地能力。5G领先,成为华为近年来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一。
思考:华为的成功经验给我国企业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材料二:华为5G研发团队最年轻成员——申怡飞,仅23岁!太苦太累,有人坚持不下去时,申怡飞说:“我们的国家正在受制于人,青年人,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主动站出来,做行业的开拓者,以制造中国芯为己任。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创新精神的理解?
学生:......
教师: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材料三:有人说,5G科技成果不应该收专利费,应该无偿分享,更好造福人类。对此,你怎么看?
学生:......
教师: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知识小结: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对个人: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对企业: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对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知识产权: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高速铁路建设走向世界,第二艘国产航母出海试航,“嫦娥四号”成功探月……我国一系列高新科技成果说明( )
A.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全面领先世界
B.我国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C.我国已经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D.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
①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
②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③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④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做出这一部署,主要原因在于(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