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曹 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本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最后一章即第四章。其他三章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整体感知1、积累与曹操有关的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词语;3、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4、体会诗人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5、背诵、默写诗歌。整体感知——学习目标曹操(155—220)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整体感知——作者介绍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及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整体感知——作者介绍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得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是无限感慨。整体感知——创作背景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整体感知——创作背景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ìlì整体感知——朗读诗歌龟/虽寿 .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整体感知——朗读诗歌龟虽寿(东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①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②伏枥③,志在千里;烈士④暮年,壮心不已。盈缩⑤之期,不但在天;养怡⑥之福,可得永年⑦.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①竟:终结,这里指死去。②骥:骏马,好马。③枥(lì):马槽。④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⑤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⑥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⑦永年:长寿。整体感知——理解诗意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去的时候;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骏马虽然伏在马槽旁,仍有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年迈的志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会永不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整体感知——理解诗意品析诗歌品析诗歌——理清结构第一层:1——4句,苍生伟大,然盛衰更替,令人悲怆;第二层:5——8句,豪情壮志,向往未来,高亢激昂;第三层:9——12句,修身养性,身心和乐,永葆青春。1、《龟虽寿》是什么体裁的诗?乐府诗。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比兴。品析诗歌——思考问题 3、“烈士”是什么意思?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⑴ 烈士:指能建功立业的人;⑵表达了作者不服老、不信天、奋发有为、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 品析诗歌——思考问题1、诗中作者写到了哪些意象 借助这些意象作者想要抒发什么情感?品析诗歌——深入探究神龟腾蛇老骥烈士这两句以神龟和腾蛇为喻,借神龟腾蛇起兴,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意识到年寿有限,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慨叹。曹操自比年老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依然激荡着驰骋万里的豪情。有志之人虽到晚年,但勃勃雄心不会消沉,对理想的追求不会停息。人寿与功业的矛盾品析诗歌——深入探究·哲理: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2、赏析:(哲理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品析诗歌——深入探究3、怎样理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几句诗?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品析诗歌——深入探究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写此诗时已53岁,故以“老骥”自况,又称暮年。但他还要继续奋斗,所以又说“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他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他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需要的,决心为此奋斗终生。紧接上句既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品析诗歌——深入探究·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4、赏析: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品析诗歌——深入探究人生哲理的感叹壮怀激烈的高唱哲理的思辨品析诗歌——写作思路全诗的核心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雄心,积极奋发的精神和统一全国的壮志。写法上先比喻后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品析诗歌——写法探究课堂小结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诗中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第一至四句娓娓说理,“犹有”和“终为”两个词语调沉着。第五至八句的语调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最后六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文思缜密,闪耀着智慧之光,同时体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课堂小结本诗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课堂小结——归纳主旨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犹有 ”和“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课堂小结——全诗总结这首诗诗人列举“神龟”“腾蛇”等事物说明世间万物都会消亡,以此来感叹人生有限;用伏枥的老骥来自比,表现了自己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又用辩证的思维写出诗人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课堂小结——全诗总结龟虽寿述理神龟、腾蛇乐观向上老骥、烈士身心和悦明志抒情寿命有限老当益壮自强不息延年益寿不信天命,不甘衰老积极进取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拓展阅读拓展阅读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本首诗。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之《龟虽寿》同步课件.pptx 龟虽寿.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