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糖类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4.1糖类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糖类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化学 必修 第二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无糖八宝粥是否含糖,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知道单糖、二糖和多糖的特征,并能列举出对应的代表物,认识糖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并能根据糖类物质的主要性质进行简单说明。 通过检验无糖八宝粥中的糖类物质,学习常见糖类物质的检验方法,如用碘液检验淀粉、用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并学以致用,深入探究无糖饮料是否含糖,发展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通过探究无糖食品是否含糖,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以及在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科学视角理性、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糖类的分类:通过探究无糖八宝粥是否含糖,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知道单糖、二糖和多糖的特征,并能列举出对应的代表物。 常见糖类物质的性质:通过检验无糖八宝粥中的糖类物质,学习常见糖类物质的检验方法,如用碘液检验淀粉、用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并学以致用,深入探究无糖饮料是否含糖。 糖类的生物功能和应用拓展:通过探究无糖食品是否含糖,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以及在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科学视角理性、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常见糖类物质的性质:葡萄糖的检验操作较复杂,二糖和多糖的水解容易出现混淆。 糖类的应用理解和拓展:理解糖类在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科学视角理性、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初识糖类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无糖食品”,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兴趣,引出糖类物质的学习。在“无糖八宝粥是否含糖”这一主线情境下,通过学习糖类物质的形成和分类,结合无糖八宝粥配料表这一素材,分析无糖八宝粥是否含有糖类物质,并引出下一环节糖类物质的检验。 [教学过程]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营养受到广泛关注,无糖食品也随之掀起热潮。就比如这款八宝粥,因为其“无糖”,所以更受减重群体和糖尿病患者的青睐。 那无糖八宝粥,真的无糖吗?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糖类。 认识了糖类大家族,我们一起来看该款无糖八宝粥的配料表,思考,该款无糖八宝粥是否含糖? 虽然该款无糖八宝粥的配料表中没有直接写出糖类物质的名称,但是结合生活常识,我们可以知道,糯米、高粱米等食材属于淀粉类食物,富含淀粉这类多糖。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检验无糖八宝粥是否含有淀粉。 【环节二】糖类的检验 [设计意图] 通过检验无糖八宝粥中的淀粉,回答环节一的问题“无糖八宝粥是否含糖”,同时设置认知冲突“无糖八宝粥含有淀粉这类多糖,为什么又可以被称为无糖食品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出无糖食品的通用概念。 紧接着无糖八宝粥受众的话题,深入探究无糖八宝粥导致血糖升高的原因,借此引出葡萄糖的检验、二糖和多糖的水解。通过实验说明论证无糖八宝粥导致血糖升高的原因,发展科学探究、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可以观察到液体变为蓝紫色,虽然与最理想的蓝色仍有差距。但仍能说明无糖八宝粥中含有淀粉这类多糖。因为淀粉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分子中的结构单元数目有众多可能性,淀粉遇碘产生的颜色,跟淀粉的聚合度或者说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因此淀粉遇碘的颜色变化可能是紫色到蓝色的,但更常见的是变为蓝色。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无糖八宝粥是否含糖这个问题了,答案是——含糖 无糖八宝粥含糖,为什么又可以被称为无糖食品呢? 无糖八宝粥这类无糖食品深受糖尿病患者的青睐,但糖尿病患者发现,食用无糖八宝粥后,血糖依旧会升高,但无糖八宝粥并未加入带有甜味的糖类,是配料表不可信?还是淀粉直接导致的血糖上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糖尿病是什么。 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知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上升是过量的葡萄糖引起的,那么无糖八宝粥未添加葡萄糖,却也引起血糖上升呢? 我们可以提出两个猜想,猜想1:配料表不可信,无糖八宝粥中含有葡萄糖,猜想2:配料表可信,但无糖八宝粥中的淀粉转化为了葡萄糖,引起的血糖上升。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检验八宝粥中的葡萄糖和检验八宝粥进入人体后的转化物是否为葡萄糖,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不管是哪种猜想,我们都要知道如何检验葡萄糖。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选择无糖八宝粥稀释液与新制Cu(OH)2这一方案,因为银镜反应对试管洁净度要求较高,而八宝粥中含有较多颗粒物。 通过实验,未观察到预期的砖红色沉淀,则说明猜想一不成立,配料表可信 借助酶的催化,模拟无糖八宝粥进入人体后的变化,并检验无糖八宝粥中的淀粉是否被转化为葡萄糖 通过实验,观察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淀粉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化为葡萄糖,猜想二成立,因为摄入人体的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逐步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环节三】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 通过探究无糖饮料是否含糖,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学以致用,希望同学们以科学视角理性、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无糖食品实属无糖饮料了,那无糖饮料是真的无糖吗? 请同学们学以致用,结合所学,思考市面上这两款无糖饮料是真的无糖吗? 首先,我们需要看配料表,判断它有直接添加糖类物质吗?根据配料表,两款饮料均未直接添加糖类物质,但2号饮料添加了葡萄汁,葡萄汁中含有糖类物质,例如葡萄糖。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 通过实验,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说明二号饮料含有葡萄糖。无糖食品不能加入蔗糖和源于淀粉水解物的糖,葡萄糖是淀粉水解物,二号饮料含有淀粉水解物却标注为“0糖”,这合规吗?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类似于无糖食品的问题时,不仅要参考商家提供的宣传信息、产品信息,更要结合化学学科知识,从科学的视角理性思考。 【总结】 我们通过探究无糖八宝粥是否含糖,认识了糖类化合物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般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通常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并了解了糖类化合物的性质,知道了葡萄糖和淀粉的检验方法,以及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最后,通过探究无糖饮料是否真的无糖,提示我们要结合化学学科知识,从科学的视角理性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