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You and Me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1 You and Me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 Unit 1 You and Me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Big question: How do we make new friends
Ⅰ、单元主题: Make new friends
该主题属于“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范畴,涉及“多彩、安全、有意义的学校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Ⅱ、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围绕 How do we make new friends 这一Big Question展开,涉及八个语篇,Section A 主要聚焦决 How do you get to know each other 的问题;Section B主要聚焦 What do we need to know about a new friends 的问题。
单元主题:Make new friends
语篇及类型 语篇内容 主题意义 技能与策略学习要点
Section A , 1b & 1c (对话) Meimei 和 Peter 初次见面互相认识。 有礼貌的问候 根据图片推测对话语境; 根据单词的音、形、义找出正确信息。
Mr. Li 和 Emma 在新学校师生间互相问候了解。 有礼貌的回应长辈。
Section B, 2a (对话) Chen Jie 向 Mr. Smith 介绍自己的新朋友 Peter,Mr. Smith 和 Peter 互相认识。 礼貌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并帮助两人互相了解 借助关键词,找到细节信息; 借助表格梳理文本结构化信息。
Grammar Focus 3c (介绍类语篇) Liu Yu 介绍自己和新同学 Sally Wood 新同学之间深入的互相了解 利用例句归纳总结,匹配相对于代词的系动词。
Section B, 1b (论坛中的帖子) Pauline Lee 介绍自己 通过论坛中的帖子结交新的朋友 利用图片预测两位同学的具体信息; 根据图片提示,找出相对同学所贴的照片; 利用表格,明晰结构化介绍自己的维度并找出具体信息; 利用韦恩图找出两位同学的异同; 使用已学的结构化知识简单写出个人自我介绍。
Peter Brown 介绍自己
Reading Plus Make New Friends at Home (建议类语篇) 给学生在学校交朋友提出一些建议 交朋友要友善、礼貌和真诚 利用序数词对文章进行分层。
Project, 3b (介绍类语篇) Andre Kalu自我介绍 敢于自我介绍,结交新朋友 根据问题链引导,罗列出自我介绍的思路; 能够使用第三人称对文章进行转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Ⅲ、单元内容思维导图
Ⅳ、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语篇
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在语境中,问候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朋友,并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与不认识人互相了解。 1.对话 Section A ,1b&c (第1课时 听说课)
使用基本的语音知识(包括发/i:/, /i/, /e/和 / /音的字母及字母组合)以及朗读基本知识(包括连读和语调),有礼貌地介绍朋友与他人认识。 2.对话 Section B, 2a (第2课时 听说&语音课)
总结归纳be动词和代词的匹配并正确使用be动词介绍自己和他人。 3.介绍类语篇 Grammar Focus 3c (第3课时 语法课)
通过阅读,归纳出自我介绍的维度并梳理出自我介绍使用的句型,写出简单的自我介绍。 4.论坛帖子 Section B, 1b (第4课时 读写课)
能够制作个人英文简历并进行更深入的自我介绍。 5.介绍类语篇 Project, 3b (第5课时 项目课)
Ⅳ、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 1a-1d 听说课
单元 Big Question How do we make new friends
课时 Big Question How do we get to know each other
课时文本分析 【What】 初中新生入学初次见面场景下,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相互认识: 对话1:Meimei 和 Peter 互相认识; 对话2:Mr. Li 和 Emma 师生间互相问候了解。 【Why】 帮助学生学会在初次见面的场景下如何进行口头交际从而破冰认识更多的同学。 【How】 对话1使用了“May I have your name ”帮助学生主动社交时进行姓名的提问,更礼貌。同时询问“How do you spell your name ”引导学生准确记住对方的名字可以帮助更好的社交; 对话2通过使用一般疑问句帮助学生学会确认自己认识但又不确定的同学并通过询问姓氏来记住同学。
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 学生在小学和预备单元已学过一些基本的破冰交际用语,也可进行简单自我介绍。 【存在障碍】 学生可使用的句型较为单一,仅可简单的做最多两个轮次的对话。语言准确性也有待提高。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学生对姓和名的顺序把握不当。缺乏了解破冰中的注意事项。 【拟解决措施】 在学习活动中加入西方姓名顺序的训练以及渗透真实情境中社交的注意事项。使用评价量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度和得体性。
课时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用恰当的听力策略(观察图片人物关系和朗读关键词)听懂新生入学场景下的破冰对话,并获取、梳理对话中新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互相认识可涉及到的内容,交际用语以及句型。(学习理解) 简要评价对话中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否有礼貌以及是否达到破冰的效果。(应用实践) 在班级内,与不熟悉的同学进行破冰对话。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从姓名、年龄以及班级三个角度进行破冰对话。 学习难点:礼貌地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破冰对话。
学习评价设计 能根据听力文本内容进行破冰对话。(检测学习目标1) 能说出对话的得体性和破冰效果。(检测学习目标2) 能与至少3位同学进行破冰对话。(检测学习目标3)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核心语言 【核心句型】 询问个人基本信息 Name: May I have your name What's your full / first / last name I’m ... . My name is ... Are you ... Country: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 . Age: How old are you I’m ... years old. Class & Grade What/Which class are you in I’m in Class .., Grade ... . Class teacher: Who is your class teacher Mr./ Mrs. .. is my class teacher. 确认是否是认识的人 Are you ... 初次见面交际用语 Nice to meet you. 【核心词汇】 get to know, each other, full name, last name, first name, class teacher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用恰当的听力策略(观察图片人物关系和朗读关键词)听懂新生入学场景下的破冰对话,并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对话中新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互相认识可涉及到的内容,交际用语以及句型。 (学习理解) 1.学生思考并自由回答。 How do you get to know a new classmate or a new friend or break the ice What will you say, talk or ask 对答案进行排序后,组成简单的小对话。 name, ag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name, group... 学生基于图片和已有经验,在教师的启发下,使用1a的提示句型,预测对话中的问题并回答。 学生听对话,验证预测。 对图片进行排序并圈出细节信息。 学生小组合作梳理出破冰对话的内容以及目标句型。 7.分角色角色对话。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 互动和交流,主动分享 个人对该主题已有的知 识、经验,并根据需要调整提问方式,进行追问或给予鼓励。 教师观察学生完成图片排序以及圈出细节活动的情况,根据学生表现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主动进行小组合作并梳理总结出主要内容和句型, 及时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 导入主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激活学生关于社交破冰可问的问题和可聊的话题;通过预测任务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利用情境线索进行推断预测的能力;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对话内容,并培养学生准确找出关键信息的能力。梳理、学习和内化关键句型与重点语言,为进一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做好铺垫。(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
简要评价对话中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否有礼貌以及是否达到破冰的效果。 (应用实践) 8.借助破冰要素表,在教师指导下,就两组对话破冰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体会对话中语言的选择不同表达的含义不同 . 语用分析:It’s important to get people’s names right. 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朗读并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对话,重点模仿部分语句的语音、 语调和节奏,感知、体会和明确其表意功能。 学生讨论: 如何能让他人快速的对自己产生好感? 教师根据学生对对话破冰功能的评价,鼓励学生使用恰当的句型礼貌的进行破冰。 观察班朗读和模仿表达是否正确,把握学生对重点语言表达的学习和内化情况。 教师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学生朗读对话的情况,给予指导或鼓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语用知识和语音知识,为进一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做好铺垫。(描述与阐释、内化与运用)
在班级内,与不熟悉的同学进行破冰对话。 (迁移创新) 学生找到自己叫不上名字的同学进行主动的破冰。 选与一位破冰成功的同学展示破冰过程,并根据抽签随机问题,进行深入的对话。 学习小结。 教师观察学生在班内运用所学语言交流的情况, 给予鼓励或帮助。 教师观察学生展示破冰过程的情况,评价教与学的成效。
设计意图: 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迁移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破冰交流,认识班级更多的同学。
课堂语言知识点总结与小测
作业设计 利用思维导图总结破冰对话的结构和句型。 编写1组破冰对话。 阅读关于如何破冰的文章,并总结建议。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 Pronunciation&2a 听说课&语音课
单元 Big Question How do we make new friends
课时 Big Question How do we get to know each other
课时文本分析 【What】 Chen Jie 向 Mr. Smith 介绍自己的新朋友 Peter,Mr. Smith 和 Peter 互相认识。 【Why】 礼貌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并帮助两人互相了解 【How】 对话的顺序是先向老师介绍同学,同学礼貌地回应老师的问题。当叫错他人姓名的时候,及时改正。
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 学生可以简单从姓名和班级方面简单介绍自己和介绍他人。学生能根据自然拼读规律读出单词。对预测类的学习活动比较感兴趣,愿意小组合作猜测图片中的对话内容。 【存在障碍】 对于三者之间的互相介绍的对话不熟悉。在角色表演中,不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恰当的语调和肢体语言找不到更多的话题进行进一步沟通。 【拟解决措施】 使用分类的方式加强对语音知识的梳理;通过 shadow reading,进行语音语调的模仿练习;教师指导和鼓励学生使用肢体语言进行交际和表达。
课时学习目标 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在个人介绍的对话中,梳理发/i://i:/, /i/, /e/和 / /音的字母及字母组合,辨析并准确读出be动词缩写式和展开式的发音。(学习理解) 用恰当的听力策略(观察图片人物关系)听懂介绍新朋友类的对话,并获取、梳理对话中介绍和相互认识可涉及到的内容,交际用语以及句型。(学习理解、应用实践) 了解中英文姓名的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学习理解) 使用正确的语音、 语调和肢体语言,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实践)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在介绍类互相认识的对话中,使用正确的语音、 语调和肢体语言,分角色对话。 学习难点: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多轮次对话。
学习评价设计 正确读出单词且be动词缩写式和展开式。(检测学习目标1) 说出介绍新朋友类对话涉及到的内容。(检测学习目标2) 纠正错误的名字。(检测学习目标3) 完成介绍他人角色对话。(检测学习目标4)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核心语言 【核心句型】 介绍他人认识 This is my new friend, Peter. Peter, this is our English teacher. He is from the US. What / Which class are you in Who is your class teacher 老朋友见面交际用语 How are you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在个人介绍的对话中,梳理发/i:/, /i/, /e/和 / /音的字母及字母组合,辨析并准确读出be动词缩写式和展开式的发音。 (学习理解) 1. 拍苍蝇游戏。学生听录音并找到所读单词。 2. 学生跟读,在出现/i://i:/, /i/, /e/和 / /音的单词上配合对应的肢体手势进行跟读。 3. 学生根据录音中的单词发音,将听到的单词归类到/i:/, /i/, /e/和 / /的分类方框中。 4.听对话,圈出所听到的句子,辨析出缩写式和展开式的发音区别。 教师观察学生的反应速度,判断学生对发音的熟悉程度并给予及时的讲解和纠正。
设计意图: 设计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智特点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利用肢体手势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记忆。通过分类和辨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语音知识网络。
用恰当的听力策略(观察图片人物关系)听懂介绍新朋友类的对话,并获取、梳理对话中介绍和相互认识可涉及到的内容,交际用语以及句型。 (学习理解、应用实践) 5.学生基于图片和已有经验,在教师的启发下,预测对话的主旨。 6.学生听对话,验证预测。 7.听对话,完成单选题和表格。 8.学生小组合作梳理对话中介绍和相互认识可涉及到的内容,交际用语以及句型。 How do we get to know each other 9.学生听录音跟读、圈出有/i:/, /i/, /e/和 / /发音的单词以及缩写,模仿朗读。 10.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对话,重点模仿部分语句的语音、 语调和节奏,感知、体会和明确其表意功能。 观察学生是否能在启发下预测对话是破冰还是介绍他人。 检查并统计学生细节题的正确率,针对错题进行进一步策略指导。 引导学生利用导图进行知识系统梳理。 观察学生是否能圈出已学的语音知识并鼓励学生大声模仿朗读。
设计意图: 通过预测激活已知知识。在小组合作中总结介绍他人的对话内容。在语境中再次复现语音知识进行内化和应用。
了解中英文姓名的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 (学习理解) 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分析中英文姓名的差异并完成表格。 学生纠正姓名中的错误并读出正确的姓名。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介绍图片人物。 观察学生是否能分析出姓名的不同并纠正错误。 引导学生根据所示问题和目标句型介绍人物。
设计意图: 在纠正乱序名字学习活动中,理解文化差异。
使用正确的语音、 语调和肢体语言,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应用实践) 12.学生加入新的角色,续编2a对话,四人一组进行角色表演。 13.学习小结。 观察小组讨论和展示中学生是否能合理分配角色,复现本节课做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根据表现,对语音知识做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设计意图: 在续编对话中加入角色,可以使学生扩充出更多的话题并进行多轮次对话。
课堂语言知识点总结与小测
作业设计 利用思维导图总结Starter 1-3 & Unit 1-2发/i://i:/, /i/, /e/和 / /音的字母及字母组合以及对应的单词并大声朗读。 写出课上小组对话的剧本并朗读。 设计一组你介绍朋友和班级同学认识的对话的手账。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语法课
单元 Big Question How do we make new friends
课时 Big Question How do we get to know each other
课时文本分析 【What】 Liu Yu介绍自己和新同学或好朋友。 【Why】 在新环境中,迅速让他人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同学并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How】 介绍的基本信息的结构包括姓名,年龄,国家地区,最喜欢的动物和最喜欢的中国食物。在介绍自己和他人是都融入了中国元素包括中国的象征之一——大熊猫以及成都及川菜。
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 学生通过两节课的语言积累,对于be动词与代词的搭配已有初步的感知,也可以简单从姓名、年龄、国家地区、年级班级等方面介绍自己和他人。 【存在障碍】 缺乏系统化的梳理和整合的能力以及抽象出语法结构的能力。不介绍个人信息方面可介绍的内容受限,有待拓展。 【拟解决措施】 引导学生使用观察和小组探究的形式进行整合。给出介绍的文本范例并拓展更多的方面。
课时学习目标 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根据例句,总结归纳出be动词和代词的搭配。(学习理解) 正确使用主谓一致be动词进行简单的在自我介绍并梳理出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句型。(学习理解、应用实践) 在小组中,利用所学语法,所总结的内容和句型互相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组内其他成员。(迁移创新)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正确使用be动词进行简单的在自我介绍。 学习难点:向同学和老师介绍组内其他成员。
学习评价设计 小组讨论总结出代词所搭配的be动词。(检测学习目标1) 在单句和语篇中选出或填出主谓一致所需的be动词。(检测学习目标2) 组内互相介绍自己,班内展示自己并介绍全组其他成员。(检测学习目标3)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核心语言 【核心句型】 I am ... years old. I am from ... . I live in ... with ... . My favorite .... is ... . I like ... . She/He is ... years old. She/He is from ... . She/He lives in ... with ... . Her/His favorite .... is ... . She/He likes ... . Sally and I are good friends.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Review: 呈现2a图片,三人一组对话。 教师观察学生的对话是否涵盖上节课所学的维度且句子是否正确。
根据例句,总结归纳出be动词和代词的搭配。 (学习理解) 对随机一位同学进行深度的提问,从而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同学。(ask questions about school, sport, music...) 根据图片,猜测人物对话内容并填写对话。 观察例句,总结出be动词和代词的搭配。 观察学生是否可以利用挖空的问句和图片或语言提示进行提问并将问答内容变成一段多轮次对话。指导学生观察例句并小组合作整理be动词和代词的搭配。
设计意图: 根据提问猜测班级同学的游戏进行课前热身并熟悉句型。根据图片猜测人物对话的内容,提供总结使用的例句并方便学生进行归纳。
正确使用主谓一致be动词进行简单的在自我介绍并梳理出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句型。 (学习理解、应用实践) 学生完成主谓一致的练习,圈出对应的be动词。 学生完成个人自我介绍短文的be动词挖空练习。 小组合作总结出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以及内容相对应可使用的句型。 学生寻找一些中国元素,并将中国元素融入自我介绍中。 检查并统计学生的正确率并引导学生梳理自我介绍的内容和对应的句型。观察学生是否能说出代表中国的元素并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主谓一致的练习,在介绍个人信息的单句或语段中内化be动词的使用,同时以读促写,提取出目标句型。在语篇中加入中国元素,提升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在小组中,利用所学语法,所总结的内容和句型互相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组内其他成员。 (迁移创新) 7.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自我介绍后,并轮流介绍组内其他同学。 8.学习小结。 观察学生是否能使用评价量表完善介绍内容并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介绍自己和他人。
设计意图: 在语境中利用所学语法表达自己并介绍他人。
课堂语言知识点总结与小测
作业设计 制作be动词使用的思维导图。 将课堂的口头介绍写成简单的语段。 查阅资料,从更多的角度,介绍自己并配图。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B Reading and Writing 读写课
单元 Big Question How do we make new friends
课时 Big Question What do we need to know about a new friend
课时文本分析 【What】 Pauline Lee 和 Peter Brown 在论坛帖子上介绍自己。 【Why】 为了在中国结交同龄人的新朋友。 【How】 通过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爱好,对中国的热爱等,结实中国朋友。文本中的中国元素体现出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包括说汉语以及中国烤鸭。
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自我介绍。 【存在障碍】 对于自我介绍的目的和功能不太了解,也不擅长通过恰当的回应他人的交友愿望,结交新的朋友。 【拟解决措施】 帮助学生学会识别他人个人信息的特点,通过找异同的方式,重新进行不同场景下的自我介绍,从而结交新的朋友。
课时学习目标 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根据图片,预测文章内容并简单介绍照片墙上的主人公。(学习理解) 根据关键物品找到照片的主人,并完成两位主人公的个人信息填写。(学习理解) 使用韦恩图对比分析我和两位主人公的异同并选出一位同学做朋友。(应用实践) 有效地回复论坛帖子并改进帖子初稿的结构内容和语言。(迁移创新)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梳理两位主人公的个人信息。 学习难点:对比分析我与主人公的不同并写出回复。
学习评价设计 利用图片简单说出他人的自我介绍。(检测学习目标1) 完成个人信息表格填写。(检测学习目标2) 完成两位外国朋友和自己的对比。(检测学习目标3) 根据对比分析,完成交友帖子回复。(检测学习目标4)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核心语言 【核心句型】 Name I'm Pauline Lee. My name is Peter Brown Age I am 13 years old Country I am from London, UK. Family I live in Singapore with my big family. I live in Beijing with parents Pet I have a pet bird. It's a parrot. Her name is Coco. She even speaks some Chinese. Favorites Favorite sports My favorite sport is tennis. I often play it with my friends after school. Favorite pet What' his/her favorite pet Favorite food mapao tofu Beijing roast duck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Review: 全体起立,两人一组,一人自我介绍,一人向组长介绍同桌,4组组长互换,检测对手组情况,完成最快且正确率最高的组获胜。 观察学生自述和转述是否正确,组长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根据图片,预测文章内容并简单介绍照片墙上的主人公。 (学习理解) 学生根据老师搜集的班级同学的照片,介绍班级同学并猜测是班内哪一位同学。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make foreign friends测场景中,根据1a的照片,简单介绍照片的主人公,并选出自己想结交的朋友及原因。 观察学生是否能使用已学知识参与游戏;观察学生是否能根据图片提示介绍他人。
设计意图: 猜同学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知知识并启动学习热情。学生在读前进行预测并初步选出想结交的朋友,判断学生是否可以初步进行自己和他人的对比分析。
根据关键物品找到照片的主人,并完成两位主人公的个人信息填写。 (学习理解) 学生快速阅读论坛中两篇交友帖子,将图片与其主人匹配。 学生寻读文章,梳理两位外国朋友个人介绍的主要内容并填写表格。 学生根据图片提示,说出对应的短语或搭配。 学生根据表格信息和图片提示,简单介绍Pauline和Peter。 观察学生是否能迅速且正确的完成图文匹配;学生是否能对细节信息进行分类并写出关键词;是否能利用表格信息,连词成句完成复述并及时鼓励和指导。
设计意图: 通过速读帮助学生学会抓关键词完成匹配题;通过利用介绍维度的表格可视化工具,完成细节信息的梳理并更好的掌握自我介绍的各个维度,从而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自我介绍。
使用韦恩图对比分析我和两位主人公的异同并选出一位同学做朋友。 (应用实践) 学生利用韦恩图对比我和两位主人公的异同。 根据阅读和对比,最终选出一位同学做朋友并说出具体原因。 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完成信息的分析对比。观察学生是否能根据分析结果,选出朋友及原因,及时指导和鼓励。
设计意图: 通过可视化工具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比较中培养思维品质。并学会使用原因来表达和支撑自己的观点。
有效地回复论坛帖子并改进帖子初稿的结构内容和语言。 (迁移创新) 根据表格信息和目标句型,写出至少10句话介绍自己。 回复任意一位同学的帖子,表达个人愿意和她/他交朋友并介绍自己。 使用写作评分量表,自评和师评初稿并进行修改。 思考“How can you be a good friend ” 学习小结。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语法、词汇和句型写出单句并根据分析结果完成初稿,给予及时指导;指导学生使用评价量表进行写作和评分。
设计意图: 巧用支架写作,从单句出发,写出主要内容,再根据分析的结果,整理成表达观点的自我介绍语段,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写作。在“How can you be a good friend 的问题思考中,回顾前四个课时的内容并结合个人经验,学会成为一个称职的朋友。
扩展资源: *Reading Plus Making New Friends at School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确定文章的体裁并说出文章的大意。 学生回答问题:How can you make new friends at school 阅读文章并选出体裁和大意。 观察学生是否能发散思维自由回答;观察学生是否能快速阅读并确定体裁和大意。
找出作者的建议。 根据衔接语,找出作者的建议并填写表格。 梳理归纳表建议的句型和语言特点。 观察学生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填写细节信息并归纳所用句型。观察学生时候可以再小组内讨论,并找出文章的语言特点并及时指导。
提出自己的建议。 5.学生思考回答: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好朋友? 6.小组合作,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说出更多的建议。 观察学生是否能利用总结出的句型给出更多的建议并提供及时的指导。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在入学新环境的交友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建议。
课堂语言知识点总结与小测
作业设计 图文匹配介绍文章中的两位外国朋友。 根据课堂评价,完善初稿并给出修改版本。 画出你的好朋友并介绍她/他。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Unit 1 You and Me Project 项目课
项目主题 Make your own personal profile.
单元项目背景 本次的项目任务是完成校园英语口才社团的海选。学生们根据社团需求和自己的情况,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荐和他荐,完成英语口才社团的海选。
单元项目 实施过程 项目阶段项目活动入项阶段教师公布海选流程及规则;项目阶段(一)学生填写英文个人简历。项目阶段(二)学生自荐。项目阶段(三)学生推荐同学。出项阶段公布海选晋级名单及晋级原因
课时文本分析 【What】 Andre Kalu 自我介绍 【Why】 掌握在不同场景下的通用自我介绍。 【How】 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爱好,对中国牛肉面的热爱。文本中的中国元素牛肉面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课时学习目标 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根据校园英语口才社团的海选需求,完成个人简历表格的填写;(应用实践) 简单介绍自己和展示自己;(迁移创新) 推荐并介绍班级其他同学。(迁移创新)
学习评价设计 完成填写个人简历的表格版。(检测学习目标1) 展示自我介绍的作文并口头介绍自己。(检测学习目标2) 推荐和介绍他人。(检测学习目标3)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核心语言 【核心句型】 Name I'm ... . My name is ... . Age I am ... years old Country I am from ... . Family I live in ... e with my big family. I live in... with parents Pet I have a pet bird. It's a parrot. Her name is Coco. She even speaks some Chinese. Favorites Favorite sports My favorite sport is ... . I often play it with my friends after school. Favorite pet What' his/her favorite ... Favorite food beef noodles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根据学校英语口才社团的海选需求,完成个人简历的填写;(应用实践) 学生阅读教师展示的校园英语口才社团的的海报需求,引入单元主题,提出项目驱动问题: How can you make your own personal profile 学生阅读海选流程图和规则。 学生根据需求,填写个人简历表格。 观察学生是否能看懂海报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填写个人简历,及时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 在真正的情境中,从招募需求出发,进行个人自我介绍。
2.简单介绍自己和展示自己。 学生根据 profile 样例、海选需求和简历内容,在组内口头介绍自己后,在班级展示申请入选。 观众根据评价量表现场举手表决,呈现海选结果并说明原因。 观察学生是否能根据需求和个人简历,选择重要的内容进行自我介绍。观察其他学生是否能根据评价量表给出及时的回应,选出进入海选的名单。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敢于参加社团并介绍和表达自己。
3.推荐并介绍班级其他同学。(迁移创新) 学生阅读组内其他同学的简历,介绍他人并说明原因。 观众学生根据评价量表现场举手表决,呈现海选结果并说明原因。 学生听公布海选结果并根据选手表现的点评修改自己的个人简历。 观察同学是否能根据他人已有的简历,进行筛选并推荐。 观察学生是否能根据海报需求进行判断并及时统计结果。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复现单三的语言知识。通过推荐他人,在班内更好的社交。
课堂语言知识点总结与小测
作业设计 搜索并模仿自荐信的格式,写一封自荐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