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四通八达的交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家乡交通在发展 怎能忘记他们》授课教师 学校学科 道德与法治 适用对象 三年级学生教学 内容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 11 课《四通八达的交通》(第二课时)教材 内容 分析 本单元围绕“交通与通信 ”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慧 眼看交通》《万里一线牵》三课的内容。 三课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先从正面介绍交通的发展,再从反面思考 交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最后引入有关通信的主题。本单元从学生的出行体 验和了解的交通工具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多样的交通方式及其特点。同时,也 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了解本地区的交通发展,并能够体会各类交通行业人员 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交通发展, 了解交通迅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人们采取的应对措施,帮助学生对公共生 活中的交通事业有整体而深入的认识。 交通运输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发展速 度和总体规模大幅度提高,地上、地下、水上、空中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 体交通网络,常用的交通工具更是日新月异。交通发展使人们出行方式发生巨 大变化,同时,也给社会经济活动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有必要 让学生从小关注交通,知道常见的交通方式,学会收集交通与人们生活之间关 系的数据、信息等,了解家乡交通发展的实际状况,体会交通岗位上的工作人 员作出的贡献。学情 分析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能够从中提高认知,获得发展。作为现代生 活中重大的公共基础设施,交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学生可1以从自己的出行体验中感受到交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在不同情况下,联 系交通工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需要老师进一步指导。 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空间在不断扩大,新式交通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 式,也扩大了活动半径。有些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在出行中不懂得遵守规 则,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多数学生对常见的交通方式有一定的了解,现存的 传统交通方式易被忽略,需要在课堂的交流中,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对交通 有整体而深入的认识。教学 目标 1.了解我国交通发展变化,初步认识我国的交通发展状况。 2.了解不同的建设者对交通的不同贡献,认识到交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交 通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和贡献。 3.激发对建设者和交通工作人员的尊重、敬佩之情。教学 重点 1.了解我国交通发展变化,初步认识我国的交通发展状况。 2.了解不同的建设者对交通的不同贡献,认识到交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交 通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和贡献。教学 难点 激发对建设者和交通工作人员的尊重、敬佩之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自我介绍 明确目标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11 课《四通八 达的交通》第二课时,《家乡交通在发展 怎能忘记他们》。 希望大家准备好笔和纸,耐心地聆听,积极地思考。 这是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听。【出示 PPT】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交通发展变化,初步认识我国的交通发展 状况。 2.了解不同的建设者对交通的不同贡献,认识到交通 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和贡献。 3.激发对建设者和交通工作人员的尊重、敬佩之情。 课堂热身2今天的学习开始了。一、初步 感知看发 展 1.回顾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通八达的 现代交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想去什么地方 都能实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1 课《四通八达的交 通》,共同探究家乡交通的发展。 2.下面请看一个视频,了解我国的交通发展。 【播放视频】 3.提问:同学们,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 1】我感受到我国的交通发展变化可真大呀! 【生 2】我国的交通发展很迅速,农村和城市的交通 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生 3】是呀,交通人逢山开道,逢水架桥,他们真 了不起啊! 4.小结:是的,我国的交通发展变化大,速度快,电 视机前的小朋友,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呢? 回顾导入,进 入新课。 通过观看我 国交通发展的视 频,让孩子们初步 感知我国交通发 展的,从而让孩子 们对我 国的 交通 发展状况有一个 初步认识。二、家乡 调查知变 化 1.谈话:同学们,如今我们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那 你知道家乡过去的交通是怎样的吗? 【出示调查表】 家乡交通发展调查表 家乡的交通变化调查方式:采访长辈或查找资料调查范围:家乡四十年以来的交通发展调查内容:道路建设、城市公交、地铁、铁路过去的交通:现在的交通:通过对家乡 的交通变化调查,3我的发现和感受: 引导学生了解家 乡的交通变化,从 而加深对我国交 通发展变化大的 感受。2.说一说:课前让大家调查了家乡的交通变化,现在 请你们根据自己的调查说一说自己家乡的交通变化吧。 【生 1】我的家乡在广州,妈妈说,四十年前自行车 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现在,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一辆 小汽车,出行方便省时。 【师】老师的家乡也在广州,除了小汽车,现在的地 铁、BRT、高铁、飞机、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也给我们 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生 2】老师,我的家乡在重庆,爸爸告诉我,小时 候家门前都是泥泞路,就算少有的村公路也都是“断头 路 ”,现在已经实现了公路“村村通 ”,很方便。 【师】老师也去过重庆,重庆是一座山城,但是现在 公路是从山脚修建到山顶的,很高很壮观。 【生 3】我的家乡在北京,爷爷说,那时候车少线路 少,坐公交车的人特别多,挤得不得了,而且车上除了喇 叭不响,其余地方都咣咣地响。现在都换成了高科技的新 能源纯电动车,不仅环保有劲,还安静安全。 【师】是的,截止到 2021 年,北京公交的运营线路 总数达 3275 条,真是四通八达。 【生 4】老师,我的家乡在西藏,通过查阅资料,我 知道那时候没有铁路,后来建成了青藏铁路、拉日铁路、 川藏铁路,带动了西藏的经济发展。 3.互动:是的,随着铁路运输能力的增强,西藏驶入 了“铁路经济 ”的快车道,有机会呀,老师也想要去西藏 看看。看来通过调查,同学们不仅发现了生活中交通工具 的变化,还发现了家乡公共交通设施的变化。 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你的家乡交通发展变化又是怎 么样的呢?44.过渡:其实呀,我们透过小朋友们的家乡交通发展 变化可以看到国家的交通发展变化。下面,我们可以通过 一组数据变化看改革开放 40 年的交通发展。 【播放视频】 5.小结:从这些震撼的数据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我 国的交通发展呈现速度快、变化大的特点。三、联系 生活辩发 展 1.提问:我们看到现在的交通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那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呢? 【生 1】交通的发展让家乡的美食种类越来越丰富了, 我现在还能吃上海南当季新鲜的水果呢。 【生 2】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我和爸爸妈妈每年寒 暑假都会去不同的省份旅游,有时候还会出国呢! 【生 3】以前没有地铁,我上学得转好几趟车,现在 地铁就在家门口,我上下学都很方便。 【师】是呀,老师上下班也很方便,既可以选择公交 车,也可以选择坐地铁,还可以乘坐网约车。电视机前的 小朋友们,你们还感受到其他的变化吗? 2.拓展。 【师】其实呀,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带来 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拓展 1:你看,交通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购房理 念,出行是否方便已成为现代人购房的必备条件之一。 拓展 2:不仅如此,交通的发展还带动了服饰文化的 传播,推动了服装行业的发展。我们在手机上就可以挑选 全国各地款式多样、不同材料的衣服,两三天就可以快递 到家了。 3.过渡:衣食住行都在变,看来交通的发展真的给我 通过挖掘交 通和人们生活的 关系,知道交通的 发展给人们在衣 食住行方面带来 了更多选择的机 会。5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很多的变化呢。(板书:衣食住行都 在变) 【出示句子】 想要富,先修路。 4.提问:同学们,有人说“想要富,先修路。”你觉 得这句话有道理吗?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你的理 解吧。 【生 1】我住在农村,村里的道路修通后,村民把村 里的砂糖橘、皇帝柑卖了个好价钱,还吸引了很多游客前 来采摘,村民们可高兴了! 【生 2】我发现城里新建的道路通车后,道路两边的 商铺多了起来,人来人往的,很热闹。 【生 3】是的,道路两旁还建起新楼盘,盖起了高楼 大厦。 5.小结:嗯,看来,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确实是, “想要富,先修路 ”呢。电视机前的你们,又是怎么理解 呢?可以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哦。 6.追问:同学们,交通发展仅仅是大大推动了当地的 经济发展吗? 【生 1】老师,我认为不是的。你看, 自从城里和山 里的道路修通了,我们学校组织了“手拉手 ”下乡帮扶活 动,我还和山区学校的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 【师】哦!看来还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学习。 【生 2】老师,我还在新闻中看到习近平爷爷提出了 “一带一路 ”的倡议,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帮助沿线的一些 国家与地区修建了铁路。 7.小结:是的,你说的很好,交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 当地经济文化的大发展,还加强了国家间的交往和交流。 (板书:经济文化大发展) 通 过 联 系生 活经验谈对“想要 富,先修路。”这 句话的理解,引导 学生从生活小事 中体会这句话的 意思,知道交通的 发展可以促进经 济发展。6四、互动 交流探辛 苦 (一)了解探辛苦。 1.谈话:同学们,短短几十年交通的发展就如此发达, 离不开交通岗位上工作人员的辛苦劳动和贡献。那你知道 有哪些交通工作人员吗?他们的工作又是做什么的呢? 【生 1】交通警察的工作是指挥交通,维护交通秩序, 及时处理交通事故,保障交通畅通。 【生 2】火车站安检员的工作是检查旅客的行李,保 障旅客的人身安全。 【生 3】道路桥梁设计师的工作是设计道路、桥梁的 修建方案。 2.追问:那你觉得他们的工作辛苦吗? 【生 1】辛苦,因为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交通 警察都要坚守岗位。 【生 2】不辛苦,因为有的工作很简单,比如安检员、 售票员坐在那里就可以轻松完成。 【生 3】不太辛苦,因为他们的工作很多都是重复性 的,只要不出错就行。 【师】看来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呢!那我们一起在下 面的视频当中寻找答案吧! 【播放视频】 3.提问:同学们,看完视频,你认为乘务员的工作辛 苦吗?为什么? 【生 1】乘务员一会儿整理行李架上的物品,一会儿 检查车票,一会儿清洁车厢卫生,她好忙啊! 【生 2】乘务员一趟趟穿梭在车厢内,为车厢里所有 有需要的人服务,一会照顾小孩,一会照顾老人,她也不 容易啊! 【生 3】是呀,说不定有时候还会遇到乘客的刁难。 通过观看短 片、体验活动和交 流感受,引导学生 了解交通工作人 员的辛苦。7原来乘务员在工作中要做的事情是又杂又多的,他们真的 很辛苦。 【师】嗯,看来每一位交通工作人员都不容易啊!电 视机前的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交通工作人员的工作到底辛 不辛苦呢? (二)体验探辛苦。 1.活动体验: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刻的体会,老师在我 们班还开展了一个体验活动,体验一分钟交通警察的工 作,请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也站起来跟着我们班的同学一 起做一做吧。 【播放学生体验交通警察视频】 2.提问:同学们,体验结束了,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们, 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 1】一开始,我觉得很好玩,但是后来我发现就 单单是把指挥动作做标准都很不简单。 【生 2】就这样不断地重复指挥动作,不但脚会站得 很累,手也会很酸。 【师】是的,还要根据不同的交通情况做出正确的判 断和指挥,保持道路的畅通。 【生 3】老师,指挥交通时常常需要日晒雨淋,十分 辛苦。不仅这样,交警叔叔的工作还要一直穿梭在车流之 中,很危险。 3.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了每一位交通工 作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了自己的辛苦劳动,我们不 能忘记他们。(板书:辛苦劳动) 4.追问:那还有哪些交通工作人员是我们不能忘记的 呢?为什么? 【生 1】老师,道路桥梁设计师是我们不该忘记的人。 他们需要提前观察地形,反复修改方案,很不简单。8【生 2】筑路工人和架桥工人也是我们不该忘记的人。 他们经常要在户外工作,遇到刮风下雨是常有的事,很辛 苦。 【生 3】还有公共交通驾驶员也值得我们铭记。他们 在驾驶中要时刻注意路况,精神高度集中,把乘客安全放 在第一位,很了不起。 5.追问:是呀,不同的交通工作人员对交通都有不同 的贡献,那如果没有他们,交通会陷入怎样的状况呢? 【生 1】老师,如果没有交警叔叔,交通就会陷入混 乱,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生 2】老师,没有道路桥梁设计师和工人就不会有 那么多道路和桥梁,出行也会很不方便。 【生 3】没错,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出行方式就会 很单一,什么都得靠自己,很麻烦。 【生4】是的,如果没有每一位交通工作人员的默默 付出,无私奉献,也就没有了现在四通八达的交通了。 6.小结:没错,交通发展离不开每位交通工作人员的 辛苦付出,在交通工作中无论从事哪一项工作,我们都不 能忘记他们的无私奉献。(板书:无私奉献) (三)阅读探辛苦。 1.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一名春运售票员 的故事吧。 【出示阅读角阅读材料】 2.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 77 页,阅读“ 阅 读角 ”的故事,并思考:售票员为交通事业作出了哪些贡 献? 3.互动:同学们,你们读完了吗?售票员为交通事业 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生 1】春运售票员为交通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通过阅读“ 阅 读角 ”,了解一名 普通交通工作人 员平凡工作的一 天,从而引导学生 明白每一位普通 的交通工作者都 在 自 己 的岗位上 辛苦付出。9他们没有假期,一天都要坐在窗口售票,几句话重复上千 遍,每天售票超过一千张。 【生 2】是的,他们为了乘客可以早点回家,就算嗓 子已经干燥、沙哑了,她们也不敢多喝水,生怕上厕所会 浪费时间。 4.追问:试想一下,一天中,如果让你把几句话重复 上千遍,你会怎么样? 【生 1】重复几句话上千遍,实在是太枯燥无味了。 【生 2】平时在家朗读课文 10 分钟都觉得很累,更何 况是一天呢! 【生 3】是呀,太累了, 口干舌燥,还不能停,太辛 苦了!5.追问:从大家的感受当中,我们看到了一名售票员 日常工作的艰辛。同学们,其实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交通工作人员的身影,请你谈 谈他们的感人瞬间。 【生 1】我看到了抢修道路的交通工作者,他们总是 走在危险的前方,抢险救灾,他们的双手撑起了很多鲜活 的生命。 【生 2】我在新闻里看到过一位公交车的驾驶员,他 在驾驶过程中突发身体不适,他却强忍着疼痛,把车开到 安全地带,保证车上乘客的安全才松开生命的方向盘。6.小结:是的,每一位普通的交通工作者都在自己的 岗位上辛苦付出,发光发热。让我们一起向交通人致敬!1.过渡:同学们,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交通工作人员 每天重复着平平凡凡的工作,无私奉献,才保障了我们出 行的安全和畅通。 2.说一说:接下来请你们分析一下,下面这些做法合 通过生活情 景分析,引导学生 养成正确的价值 观,从而能在实际10五、知行 合一见行 动 适吗?为什么? 【出示情景】 情景一:违法停车。 (1)提问:这位车主把车随意停放在路边。你们觉 得他的做法合适吗? 【生 1】这位车主的做法不合适,将小汽车停放在路 边,不仅挡住了路口, 占用了车道,还阻碍了交通。 【生 2】是呀,我们行人通过路口时也会变得更危险。 (2)追问: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那我们应该怎么 做呢? 【生 3】我们应该自觉把小汽车停放在停车位上。 (3)小结:是的,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就是不给交 通工作人员添麻烦。 情景二:不配合安检。 (1)提问:地铁安检处,这位乘客不按规定接受检 查,正与工作人员吵架。你们觉得他的做法合适吗? 【生 1】这位乘客的做法不合适,只要乘坐地铁,就 必须要接受检查,这是对自己安全的保证也是对别人安全 的负责。 【生 2】这位乘客没有按规定接受检查,还与工作人 员吵架,这是不尊重安检人员的工作和劳动的行为。 (2)追问: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我们又该怎么做 呢? 【生 3】老师,我们应该遵守规则,理解安检人员的 工作职责,配合安检。 (3)小结:没错,面对交通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我 们更要用实际行动尊重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他们,是我们 不能忘记的交通人! 生活中落到行动 上。11六、畅谈 收获理思 路 1.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呢? 【生 1】我了解了家乡交通的过去和现在,知道了交 通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大发 展。 【生 2】我了解了不同岗位的交通工作者对交通的不 同贡献。 【生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还知道了交通事业的 发展离不开交通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和贡献。 2.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家 乡交通的发展变化,了解了不同的建设者对交通的不同贡 献和辛苦付出。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辛苦劳动和无私奉献。希望同学们做 一名守规则、讲文明的小公民。 通过畅谈收 获,引导学生梳理 学习收获和学习 思路,加深学生对 本节课所学内容 的印象。布置课后 任务 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 观看——今年春节不停工,贺岁微电影《过年啰》, 并跟家人说一说观看后的感受。 课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 课后让孩子 观看这部今年春 节不停工,贺岁微 电影《过年啰》, 深刻体会到每一 个坚守岗位、默默 奉献的平凡人,都 了不起。板书设计 11 四通八达的交通 衣食住行都在变 家乡交通在发展 经济文化大发展 怎能忘记他们 辛苦劳动 无私奉献12课后答疑 【问题一】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是第 11 课 《四通八达的交通》第二课时《家乡交通在发展 怎能忘 记他们》的答疑时间。 1.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吗? 【生 1】老师,我在新闻上看到港珠澳大桥上还有一 种特别的交通工作人员——焊工,我特别想知道他们的工 作是怎样的,您能跟我说说吗? 2.解决问题:孩子,你能关注到这些在背后默默奉献 的交通工作人员,真的很棒。老师这有一个视频,相信可 以带你了解他们的工作。 【播放视频】 3.追问:看了视频,你了解他们的工作了吗? 【生 1】老师,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把材料焊接起来。 【生 2】老师,原来焊接时需要很高的精准度。 【生 3】不仅这样,在焊接过程中,他们还会面临视 力的下降、脱皮、灼伤等危害。 【生4】是呀,看了视频,我知道了他们的工作很累 很辛苦,我很敬佩他们。 4.小结:是的,同学们,所有的建设者都是伟大的,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问题二】 1.提出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同学们还有其他疑问 吗? 【生 2】老师,我在上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共享单 车被乱停乱放,甚至被扔到了路边花基上,阻碍了交通, 如果想要改善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2.解决问题:孩子,你说的这个现象李老师也看到过, 看到你想要为城市建设出一份力,我很欣慰。13那我们作为小学生,可以怎么做呢?我们听听下面几 个同学是怎么说的。 【生 1】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做到文明用车, 还要提醒爸爸妈妈一起行动哦! 【生 2】我们可以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利用周末时 间一起整理共享单车。 【生 3】我们还可以亲手制作一些海报、宣传标语等, 积极宣传文明用车,安全骑车。 【生4】我们还可以通过写信等方式给城市管理部门 提建议,建议他们加强管理,出台文明用车的相关规定, 约束广大用户的用车行为。 3.互动:其实想要改善乱停放的问题是需要多方面一 起努力的。作为小学生,原来我们也可以做这么多力所能 及的事。提到骑车,老师还有一个温馨提示告诉你们哦! 4.温馨提示: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 12 周岁。 因此,我们未满 12 周岁并不能独自骑车上路哦!电视机 前的小朋友们,你们记住了吗? 5.小结 城市文明靠大家,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做一名文 明用车的小公民哦! 本次的答疑时间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再见!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