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周围的植物第5课 植物的变化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和一个多月的种植活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观察、描述的方法,对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比较欠缺,理解“植物是一个生命体”这样的抽象概念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梳理。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和种植活动,知道植物需要水、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科学思维: *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长的条件。 探究实践: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收集“植物生长过程中外部形态及其变化”的证据,发现植物的生长规律。 态度责任: *初步建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认识到要爱护身边的植物,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植物是会变化的,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难点 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在生长、有生命。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种植的植物学生准备 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一、聚焦 (6分钟) 1.出示绿豆变成了小苗,大蒜长出了叶片的图片或视频。提问:我们种植的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我的绿豆发芽了、我的植物长高了。 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对植物图片的前后比较作为植物长大的证据。二、探索 (24分钟) 1.观察我们种的植物。 2.学生对自己的种植经历进行大致讲述。 3.观察植物的变化。找出植物变化的证据。 (1)仔细观察每一次的记录,看看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把找到植物在变化的证据和小组同伴轻声说一说。 4.课件演示植物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再发现植物在变化的证据。 (预设:植物会发芽,会长大,我们需要给植物浇水,还需要把它放在阳光下。) 5.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树变化的图片。观察描述同一棵樱花树在不同的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这棵樱花树一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6.追问:下一年中这棵樱花树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 7.提问:通过今天的观察,你认为植物是会变化的吗?你能找出更多植物是会变化的证据吗? 8.总结:在血行活动手册上记录植物的变化过程,并完成班级记录单。 通过对自己种养植物的观察和描述,认识到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到植物在变化的证据。 通过分析、观察,找到充分的证据证明植物在变化,再通过班级记录单梳理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三、研讨 (7分钟)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我们是怎样照顾自己的植物的? 预设:会长大、会发芽;我们需要给植物浇水、给它充足的阳光和空气。 植物和动物、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会生长,生长的过程需要养分。我们要爱惜植物。四、拓展 (5分钟)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动物是会跑会跳的,那么植物会跑会跳吗?出示一些神奇的植物并解释它们的行为。(风滚草、跳舞草、捕蝇草)板书设计 5.植物的变化 植物会发生变化 会长大 需要阳光 会长叶 能开花 有果实 要浇水【教学反思】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提出疑问——找寻证据——分析证据——得到结论”的过程。知道植物长高了,长叶子了等生长变化;通过回答为种养的植物做了什么,知道了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等生存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