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 在社会中成长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 在社会中成长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注社会、 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 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 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 : 理解亲社会行为及其重要性, 初步培养亲社会的意识, 通过体验、 认知和践行, 养成亲社会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 : 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能够自觉培养亲社会行为, 同时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有为他人、 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健全人格 : 理解个人与社会、 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热爱社会、 热爱生活,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责任意识 : 树立“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 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服务活动, 具有奉献精神、 担当精神。
教材分析
《 在社会中成长》 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重要单元。 本单元以“在社会中成长”为主题,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 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以及个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实现自我成长。 教材内容涵盖了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 包括家庭、 学校、 社区等, 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 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也逐渐深入。 然而, 由于年龄和经验所限, 他们在理解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部分学生可能过于关注个人利益, 忽视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或者对社会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适应能力。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社会环境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引导学生克服个人主义倾向, 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 以适应社会环境。
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和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提升。
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鸿星尔克因向河南灾区捐献价值5000万元物资引发全民热议
7月25日,鸿星尔克董事长吴荣照通过微博澄清破产传言,称虽然转型很难,但也没有“濒临破产”。近日,河南水灾令自己感同身受,自己尽的这份力量,意外得到网友们浪潮般的力挺和关爱,感觉受宠若惊,又有点“蒙圈”。
思考:近几年鸿星尔克经营不佳,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谈谈它的收获
学生:......
教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丰富了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
赢得全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赢得了网友们浪潮般的力挺和关爱;
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
线上旗舰店库存售罄,线下实体店也受到市民朋友的关注;
销量直线上升……
【自主预习】1.什么是社会化?
2.为什么要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3.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具体表现
4.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探究一】鸿星尔克总裁吴荣照的成长之路
吴荣照出生于福建省普江市,父亲亮汉杰经营着一家制鞋厂接手父亲鞋厂——18岁时,他考上福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他远赴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留学————回国后,看到父亲鞋厂濒临倒闭——此后,临倒闭,他没有退缩,极主动寻求解决方案——接手父亲鞋厂后,他开始全面改造,注册了鸿星尔克实业有限公司——鸿星尔克在新加琥成功上市,成为业内首家在海外上市的服饰品牌,企业利用融资,产能迅速扩大。
问题1:结合课本想一想,吴荣照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哪些成长?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
学生:.....
教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要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从小就通过父母的养育、同伴的帮助、教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才得以变成生物人,又通过不断丰富知识技能、能力,增强规则意识,就这样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最后成为一个社会人。
知识归纳: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知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探究二】我们的穿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我们的吃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我们的住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我们的行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我们的精神生活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思考: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学生:......
教师:(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探究三】问题:鸿星尔克积极向有困难的灾区和群众捐赠物资,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什么行为?
学生:亲社会行为
教师: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探究四】自身困难还给河南捐款,鸿星尔克火上热搜后销量暴增,郑州一家门店货架基本都被买空,就连模特身上的样衣也没有被放过。
思考:鸿星尔克向河南灾区捐赠5000万元物资的行为为什么会受到网友们浪潮般的力挺和关爱?
学生:1.鸿星尔克捐赠物资行为是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社会离不开个人。鸿星尔克以自己的行动给河南
灾区带来温暖,激励大家亲社会化,营造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
教师归纳: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探究五】结合课本知识谈谈,通过鸿星尔克捐款事件及后续发展给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怎样的启示?
学生: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2.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看下列图片:思考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生:......
教师: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 10年来,刘艳芬个人累计收养或倡议救助孤儿,贫困,失亲,留守,残疾儿童近20人,个人资助和号召志愿者累计捐款100余万元,被评为威海市“最美志愿者”。经过大群众推选和评议,他被推选为“中国好人榜”,这表明
①亲近社会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②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③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回报和精神滋养
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对于中学生来说,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利于
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到真实本领
②认识更多的朋友,早期发财致富
③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④磨练坚强意志,提高自身素质。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19世纪,健康可爱的也登大公国的豪瑟王子不到 3岁时被篡夺王位的宫廷阴谋家绑架,并交给一个性格忧郁的女人抚养,一年后,他又被单独关入地牢,他17岁被解救出来时像白痴一样,表情简单如幼儿。这告诉我们
①人生离不开社会生活
②离开社会生活危害人的健康发展
③被关入地牢的人都是白痴
④剥夺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是非常残酷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