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网络改变世界 科目与年级 八年级道法教学目标 1、通过设置情景,能够认识网络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2、通过案例剖析,能归纳总结出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3.以案说理,分析生活中的例子,感知网络的弊端,树立合理利用网络的意识,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学过程一、导: 1.“击鼓传花”游戏。 分享内容:课余时间,同学们都用互联网干些什么呢? 二、学: 环节一:新课讲授。 议题一:应有尽有,看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 【议学材料】网络那些事之小明的喜悦。 周末,小明9:00起床看新闻后打开手机查看班级优化大师,我就收到各科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作业真不少。9:30——12:00做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难题,就打开微信,向成绩好的同学视频求助,12:30。用手机的美团点了个午饭。 【议学任务】 (1)互联网给小明带来了什么喜悦呢? 【学生活动】 根据材料说关键词,并进行延伸。 【议学小结】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议学任务】 (2)除了以上提及,网络还给你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呢? 【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 【议学小结】 网络还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改变,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现代农业、交通运输、天气监测、森林防火、金融汇兑、疫情大数据管理、教育学情分析....... 议题二:欣欣向荣,察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 【议学材料】网络那些事之小明的感悟一: 结束作业后,小明一家一同观看电视。刚刚打开电视,一句广告语,引起了小明的兴趣。 【议学任务】 (1)小明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 【议学小结】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知识拓展:“互联网+”。 【议学材料】网络那些事之小明的感悟二: 广告过后,小明正准备切换电影频道,看到正在播放“破凉小镇想改名,群众建言献策多”的新闻引起了小明的思考:“网络对民主政治有什作用呢?” 【议学任务】 (2)网络对民主政治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谈感悟。 【议学小结】 网络拓宽了民主政治的渠道,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知识拓展:邯郸市人民政府信息平台 【议学材料】网络那些事之小明的感悟三: 打开电视的小明收获颇多,小明的刚刚惊讶的一举一动都被一旁的表弟看在眼里。表弟突然凑过来说:“你看这VR真厉害呀!” 【议学任务】 (3)猜一猜:网络又给哪个领域带来改变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谈感悟。 【议学小结】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创建新的平台。 议题三:理性对待,析网络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议学情景剧】网络那些事之小明的委屈。 小明在床上睡的正香。 妈妈:“都该吃中午饭了还不起床!晚上天天玩手机不睡觉,作业也不写,一天天没精打采的。” 小明带着起床气说到:“我手机不是白玩儿的,我昨天晚上刷抖音中大奖了呢,还给你挣钱呢,到时候直接打你卡上了,你还夸我呢。” 妈妈赶紧看银行卡记录说:“我的银行卡怎么少了一万多?” 故事未完待续…… 【议学任务】 续写提示:1.接下来妈妈会怎么做呢? 2.经过此事的小明,会发生哪些改变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续写故事。 【议学小结】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要合理分配使用网络的时间,让网络助力我们的生活。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个人隐私被侵犯等。 环节二: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网络改变世界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传递和交流更便捷;促进人际交往;生活便利丰富。 利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新活力;民主政治进步;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网络是把双刃剑信息良莠不齐;影响工作和学习;侵犯个人隐私。弊三、练(1-2必做,3选做). 1.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2年11月10日闭幕。本届进博会首次创新搭建“数字进博”平台,吸引368家技术装备企业线上参展,组织直播或转播活动64场,浏览量达60万次,总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这主要体现了( ) ①互联网成为经济贸易的新途径②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④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中国科普博览这个“奇妙的网上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虚拟博物馆群,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各大主题,以科学系统的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目光,成为互联网上独树一帜的科普阵地。这表明( ) A.网络交往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B.网络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C.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 D.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3.情景练习:在学完《网络改变世界》这一课时之后,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绿色上网,健康你我他”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情境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电脑储存的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信息交流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实现了海量知识、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 情境一表明: 情境二:象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只要有网络,用电器、数码产品、日用品等都可以在网上购买。 情境二表明: 情境三:小林通过QQ、微信等与相隔甚远的朋友倾吐烦恼,分享趣事。 情境三表明: 四、理。 主题活动:“正确认识网络”的宣誓词。 我宣誓: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宣誓人:张三 新课标理念解读: 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案例中感知互联网给我们日常生活生活带来的改变。落实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新课标理念解读: 通过一句简短的广告词引出新型的销售模式,拓宽农民销售渠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网络产生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通过新闻事件中群众建言献策的方式,学生既可感知网络拓宽民主的渠道,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落实了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理念解读: 知识拓展使学生了解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科技让文物活起来不仅展示网络平台推动科技进步还促进文化传播,同时丰富人们日常生活,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新课标理念解读: 通过小明的委屈,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续写故事。了解网络的消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落实法治观念的核心素养。同时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有序参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落实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