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第2框《明辨是非,追求真理》同步课堂精品课件-【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第2框《明辨是非,追求真理》同步课堂精品课件-【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教学课件
基础模块
哲学

人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认识的获得离不开实践,人类是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人类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怎样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增长才干,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前言
实践出真知
创新增才干
第三单元
第8课 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
为什么水会往低处流?为什么木头会浮在水上而石头却会沉到水里?为什么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大干世界,纷繁复杂,变化多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探索着世间万物的奥秘,不断地发现未知、追寻真知。学习本课,我们将了解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懂得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识别真象与假象,在明辨是非、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能力,提升人生境界。
导语:
01
学会识别真象与假象
02
在追求真理中提升人生境界


第8课 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能力
第二框 明辨是非,追求真理
学会识别真象与假象
第二框 明辨是非,追求真理
第一部分
微视频
播放视频《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结合教材第70页“阅读与思考”,讨论分享思考题。
阅读与思考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这是苏东坡在《登州海市》中描写的海市蜃楼景象,这里所说的登州包括今天的山东蓬莱。
自古以来,海市蜃楼就为人们所关注我国古代把它看成仙境,秦始皇就曾派人前往蓬莱寻访仙境,寻求灵丹妙药。现代科学证明,海市蜃楼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显著的折射或全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
人们对海市蜃楼现象的认识说明了什么
思考问题
海市蜃楼
解析:
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或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其本质是一种光学现象。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海市蜃楼是一种假象,面对海市蜃楼的人看似眼前有实物,而实物本身在其他处。
海市蜃楼正是 “眼见不一定为实”的生动体现。
1. 学会识别真象与假象
(1)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事物的现象是复杂多样并且不断变化的,经常存在着真假混淆的情况,容易给人造成错觉。我们需要辨别事物的真象和假象,不要被假象迷惑双眼。
1. 学会识别真象与假象
(1)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张图你可以分清,人到底是站在墙内还是柱子旁吗?
在你的视觉中,这个球是在缓慢转动还是纹丝不动呢?
大家第一眼看到这张图是什么感觉呢?这是一个人的正脸还是侧脸呢?
视觉效应一直是人们在讨论的问题,有时眼睛看到的却往往变成了假象。大脑是不能直接获得事物的完整信息的。
相关链接
我们在生活中总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同伴交往是青年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有人和朋友共同成长,有人却因为交友误入歧途。究竟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孔子曾明确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古语还有“日久见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等说法。
这都说明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要学会分辨真假,辨别出谁才是真正值得交往的人。
1. 学会识别真象与假象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真象:是以正面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是以反面的、歪曲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的。
无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微视频
真象与假象
1. 学会识别真象与假象
(3)学会理性分析、明辨是非。
在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并没有黑白分明的标签。我们需要学会理性分析、判断,识别真象与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区分善恶;从而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遵纪守法,扬善抑恶。
唯物论的要求:要实事求是地观察现象,防止个人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消极影响。
辩证法的思维方法:要辩证地把握事物,切忌停留于表面现象,不深入本质。
认识论观点的要求:要深入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增强“眼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 正确辨别真象和假象,识真伪、辨曲直。
在追求真理中提升人生境界
第二框 明辨是非,追求真理
第二部分
阅读与思考
1920年年初,在浙江义乌的一个小山村,陈望道在家里专心致志地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了翻译好这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陈望道夜以继日地钻研,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求贴切、精准、生动。
一天,陈望道的母亲特意包了粽子,并叮嘱他吃粽子时记得蘸红糖水。过了一会儿,母亲在门外问:“粽子吃了吗 ”他答道:“吃了吃了,甜极了。”母亲进门一看,只见他正埋头写书,嘴上全是墨汁。原来,陈望道过于聚精会神,竟错把墨汁当作红糖水,吃完也浑然不觉。
经过两个多月的呕心沥血,《共产党宣言》中文译稿终于完成。这就是有名的“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
为什么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思考问题
阅读与思考
为什么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思考问题
解析:
真理的“甜”就在于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指引人类社会前行,照亮人生发展道路。墨汁当然不是甜的,但在有信仰的共产党人心中,真理的味道比糖更甜。
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甚至付出鲜血与生命的代价。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不懈追求真理,追求真理的人一定是幸福的,真理的味道一定是“甜”的。
2. 在追求真理中提升人生境界
(1)真理与谬误的含义。
真理:符合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背离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2. 在追求真理中提升人生境界
(2)坚持和发展真理,必须同谬误作斗争。
坚持和发展真理,必须同谬误作斗争。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追求真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失去生命。
我们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做真理的追求者、捍卫者、践行者。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
相关链接
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中,许多革命先烈为了追求真理,抛头颅、洒热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李大钊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的庄严信条。
夏明翰在就义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言壮语。
方志敏身陷囹圄仍然坚守“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我们的信仰”的忠贞誓言。
李大钊 夏明翰 方志敏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历史。
2. 在追求真理中提升人生境界
(3)真理指引人类社会前行,照亮人生发展道路。
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着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自身的认识,引领和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进步。
在人生的道路上,真理指引我们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行,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人生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要在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中,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练习时间到
(1)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说明现象表现本质具有( )。
D
(2)“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
C
单选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单一性
多样性
简单性
复杂性
凡温良恭谦者为假仁假义之徒
真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真象和假象混为一谈,无法辨认
练习时间到
问答题
答:真象和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1)真象是以正面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2)假象是以反面的、歪曲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答:(1)真理是符合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2)坚持和发展真理,必须同谬误作斗争。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追求真理会付出
很大的代价,甚至失去生命。我们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做真理
的追求者、 捍卫者、践行者。
答:认识事物的本质不易,不仅因为事物本身是复杂多变的,还因为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在认识过程中,我们要做到:
(1)唯物论的要求:要实事求是地观察现象,防止个人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消极影响。
(2)辩证法的思维方法:要辩证地把握事物,切忌停留于表面现象,不深入本质。
(3)认识论观点的要求:要深入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增强“眼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 正确辨别真象和假象,识真伪、辨曲直。
什么是真象?什么是假象?
如何识别真象与假象?
什么是真理?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和发展真理?
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