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教学课件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社会历史现象扑朔迷离、纷繁复杂,认识社会、认识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还是英雄人物创造的?探讨和回答上述问题,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史观,理解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前言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单元第10课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社会的漫长历程有无规律可循?其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学习本课,我们将理解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将人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导语:01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0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目录第10课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框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一框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第一部分1.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微视频阅读与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思考问题阅读教材第84页“阅读与思考”,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马克思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习近平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习近平工厂劳动牧区放牧田间劳动1.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生存首先要获取吃、穿、住、用、行等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物质生产活动就一刻也不能停止。(1)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促进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产生,在推动经济繁荣的同时生产出新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2)物质生产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18世纪后至19世纪中期蒸汽机——英国成为首个现代工业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半叶电气化——欧美国家跻身世界工业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60年代末信息化为标志——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第三次工业革命21世纪至今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为技术突破口——?第四次工业革命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18世纪中期之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第一框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第二部分阅读与思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丰富。人们追求“舌尖上的美好生活”,绿色食品成为就餐风尚;人们追求“家居里的美好生活”,智能家居、个性定制进入百姓家庭; 人们追求“休闲中的美好生活”,旅游、健身、阅读培训充电渐成潮流,博物馆、剧场门前的队伍变长了......为什么在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丰富?思考问题观众欣赏戏曲表演解析: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丰富。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方面的“更”,突出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解决那些直接关系自身现实生活需要问题的渴望。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应将这八个方面的“更”作为重点,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的突出短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生活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构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1)社会生活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构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生产方式,还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以及情感、风俗、习惯等。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微视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拓展知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这体现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意识的影响,即物质生活的富足使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石头是社会存在,而我们知道石头是社会意识。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石头这一社会存在,就不会有我知道石头这一社会意识。这个例子说明了社会存在对于社会意识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社会存在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意识的不同。例如,在原始社会,人们只有朴素的族群公有观念;而在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制导致了等级制、终身制等社会意识的形成。这些例子都表明,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思考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现实例子解析:马克思的论述鲜明地告诉我们,是物质生活条件,尤其是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过程的主观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与不平衡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内容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例证我国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当时的社会意识还是以封建的儒家文化为主,因此社会存在超越了社会意识。而在1917年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但中国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封建的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这时社会意识发展超前于社会存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就是最进步、最先进的;同样,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不一定就是落后的。美式人权沦为霸权私器,美国政客站在“拯救世界”的人权制高点上高谈阔论,却对华盛顿白宫附近街区的无家可归者、加沙战火中生死挣扎的无辜孩子们视而不见。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相关链接阅读教材第86页“相关链接”,感受先进思想在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近代以来,思想解放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什么作用?思考问题练习时间到单项选择题1.(单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瞬间消灭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落后的社会意识先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B课后小结知识网络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意识(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二者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与不平衡性物质生产活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生产活动推动经济繁荣并生产出新的社会关系先进的社会意识起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阻碍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生活构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