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第 3 课《简易电路》教学设计执教教师: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棠澍小学 王携欣指导教师: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曾雪红备课成员:花都区小学科学线上课程备课团队【教材简析】本课是“ 电路 ”单元的第 3 课,是学生形成电路概念的核心课。通过前两 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可以自己连接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易电路。在这一课中,他们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以及用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 断。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电池盒、灯座、开关、导线的使用能够解放学生的双手,他们不用再手持电池、 灯泡等实验材料,从而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电流流 动过程、发现电路更多秘密等核心知识方面,为学生顺利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建构电路相关科学概念、达成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提供支持。【学情分析】关于电路,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并能用一根导线、 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建立起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易电路。在此基础上,学生将 电池盒、小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并不会有太大难度。在这一课中,他们将 学会使用小灯座、电池盒、导线和开关连接完整的电路。对学生来说,将电器 元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是首次接触到,注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并能够 画出比较规范的电路图。【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电从能够持续提供电能的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 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2.可以在电路中安装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电池盒、灯座和开关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功能。2.能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3.会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能画出简易电路图。科学态度目标1.进一步培养探究电路的兴趣。2.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科技在不断的需求中创新和发展。2.体验电池盒、灯座等的发明对人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将电池盒、小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组成闭合的通路,并能用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与断。难点:会使用简单的符号画出简易电路图。【教学准备】课件、音频、视频、活动手册、白纸和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回顾学习点亮小灯泡的知识,点亮小灯泡需要用 1 根导线和 1 节电池, 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电路。2. 播放点亮小灯泡的小视频,提出实验困惑,学生思考问题:如何解放双 手来点亮小灯泡?3. 出示图片介绍学生解放双手来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播放学生的讲解语音。二、活动 1:组装一个简易电路1. 认识小灯座和电池盒:出示图片讲解小灯座和电池盒的构造。介绍生活 中的灯座和电池盒,让学生加深理解其构造。2. 出示组装一个简易电路的实验的具体步骤: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一根 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用连接电池盒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 确定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把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观察现象。3.组装一个简易电路:学生观看实验视频,教师播放视频,演示利用一个 小灯座和一个小灯泡,两根导线,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组装一个电路。4. 提出困难:想关闭小灯泡,就要把导线从连接处断开,这样很不方便。 解决的方法是利用开关。三、活动 2:在电路中安装开关1. 认识开关:出示图片讲解开关的结构。2.组装一个有开关的电路:学生观看实验视频,教师播放视频,演示利用 一个小灯座和一个小灯泡,三根导线,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一个开关组装 一个简易电路。3.出示开关闭合和开关断开的简易电路连接图,学生观察开关是怎样控制 电路中的电流的通和断的。四、活动 3:画电路连接图1. 出示学生画的电路连接图。播放学生语音,讲一讲自己是怎么画电路连 接图。2.学生完成科学活动手册:画一画电路连接图,在小灯泡和电池的连接点 处用圆点标示出来。3.电流在电路的流动:在简易电路图的基础上,思考电在这个电路中是怎 样流动的?4. 教师播放视频,展示电流的动态流动过程。5. 学生思考:电路中的哪些元件是必要的?如果将小灯泡换成小风扇或小 电机,会有什么现象?播放学生语音: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这些元件是 必要的。小风扇或小电机会动起来。五、课堂小结教师进行小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六、拓展延伸:1. 利用实验材料包或者身边的材料,制作小灯座和电池盒,连接一个简易 电路。2. 继续完成活动手册的记录。温馨提示:不能用家里 220V 的交流电做实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