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第 17 课《松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课文生动形象说明松鼠的特点。2.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板块一:大脑运动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七课松鼠。请做好上课准备。(出示 PPT)1.课前准备书和笔 人坐正 勤思考2.思维训练放整齐 专心听 认真记阅读短文《天鹅》,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天鹅?文段: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等,家鹅只以野草和籽粒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 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作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的 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匹 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总之,天 鹅似乎是不怕任何暗算、任何攻击的, 因为它的勇敢程度不亚于它的灵巧与气力。(摘自《世界散文精华 · 欧洲卷》 )布封写的《自然史》正是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松鼠》给我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来看看他笔下的《天鹅》吧!阅读完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只怎样 的天鹅?(高人一等、灵巧、勇敢的天鹅)小结:通过抓住主要意思简要概括,我们能快速读懂这段文字,还从字里行间 感受到作者对天鹅浓浓的喜爱之情。【设计意图:回顾如何把握文章要点,初步体会文字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板块二: 目标导学PPT 出示:1. 知道课文生动形象说明松鼠的特点。2.通过对比,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板块三:知识点讲解(一)比较阅读一,体会情感1.比较阅读《松鼠》和《动物大百科》中的两段文字,说说自己的发现。想一 想,你分别会在什么场所或情景下,遇到这样的文字呢?文段 1:松鼠亦称“灰鼠 ”,哺乳纲,松鼠科。体长 20-28 厘米。它尾蓬松,长 16-24 厘 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它善于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雀的废巢。 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 1-4 窝,每窝产5-10 仔。分布于我 国东北至西北, 以及欧洲各地。(摘自《动物大百科》汕头大学出版社) 文段 2: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 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 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 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 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摘自布封的《松鼠》) 文段 1 这样的文字,我们常常会在百科全书、动物大百科、博物馆陈列的展览 说明中看到;而文段 2 那样的文字,在我们的课本中看到过,在童话、科幻故事、 相声、剧本这样的文学作品中,甚至关于动物的纪录片、动物世界的电视、电影解说里都会看到。文段 1 告诉了我们“松鼠是什么 ”。文段 2 语言生动,富有情 趣,表达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2. 初步了解两种不同风格的说明性文章这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说明性文章。文段 1 这一类说明性文章,它的写作目的 是向人们介绍科学知识或是说明科学现象。文段 2 也就是《松鼠》这一类的说明 性文章,采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寓科学知识在趣味中,读起来让我们情趣盎然。(二)细读文本,体会严谨1. 找出文中表述准确和严谨的词句,体会其作用。作为一篇说明性文章,即使它语言生动,仍然很注重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这在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你发现了吗?2.师示范找出文中用词严谨的表述。第二自然段:“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 玩耍、吃东西。”这个句子中,“好像 ”一词的运用正是追求准确,态度严谨的 表现。因为作者不能确定,只是猜想,所以用了“好像 ”一词。最后一个自然段:“松鼠一胎通常生三四个。”为什么要用“通常 ”呢?在介 绍松鼠的那段科普性文字看到,松鼠每窝产 5-10 仔,岂不是和布封写的有矛盾? 后来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第一年生育的雌鼠每胎只生三四个,第二年后才可产 5-10 仔,作者这样表述非常严谨。3.知识小结(PPT 出示图表):通过第一次对比,我们发现像《松鼠》这一类的文章情感更丰富,而介绍科 学知识一类的文章,表述科学、客观。但是,作为说明文,它们都做到用词准确、 严谨。不同风格的说明性文章 情感 用词《松鼠》 丰富 生动准确《动物大百科》 客观 严谨科学【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文艺性说明文充满情感又不失严谨的特点,体 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为下面分清说明性文章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作铺垫。】(三)比较阅读二,感悟语言风格1. 语言风格的对比。读课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一组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 的不同。聚焦课后练习第二题,这是一组出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句子,请你找出 与课文相对应的内容,画下来,体会它们表达上的不同。汇报交流:第一组句子对应的是课文第一自然段描写松鼠外形的句子。《中国大百科全 书》采用严谨的数据,告诉了我们松鼠具体的体长、尾长和体重,简洁明晰;而 课文介绍松鼠外形时,用上了很多的形容词,大尾巴是它外形上最突出的特点, 作者写得特别生动,读起来活泼有趣,真有意思!第二组句子对应的是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松鼠窝搭在哪里和如何搭窝的句 子。《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洁、清楚地介绍了松鼠搭窝的位置和用什么材料搭窝。 课文则详细写了松鼠的搭窝过程,动作有条理,还关心自己的孩子,我们所看到 的是乖巧聪明又能干的松鼠。第三组句子对应的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中国大百科全书》简练 地告诉了我们松鼠产仔的数量,以及什么时候产仔,非常客观。《松鼠》则语言 优美、生动,尤其最后一句,它们把自己的身体打理得干干净净,将松鼠乖巧可 爱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种提供给我们学习和检索的工具书,书里面的内容非 常非常多,所以不可能具体、详细地描写某一种事物,只能概括地、精炼地讲清 楚事物的特点,语言比较平实。而《松鼠》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活情趣, 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适合大众阅读。3.知识小结(PPT 出示图表):说明性文章因为功能的不同,也就是面向的读 者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平实、客观,有的活泼生动。不同风格的说明性文章 情感 用词 语言风格《松鼠》...... 丰富 生动准确 活泼《动物大百科》、 《中国大百科全书》...... 客观 严谨科学 平实(四)比较阅读三,体会表现手法1. 表达方法上的对比。请快速浏览《太阳》课后的一组句子,与《松鼠》的第一自然段作比较,同 样介绍了事物的特点,它们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汇报交流:《太阳》语言也比较平实,不过比起《中国大百科全书》写得更细致,它运用 具体的数字或者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来作比较、举例子,说明方法多样,来说明太 阳的特点。《松鼠》语言更加活泼、有亲切感,也用上说明方法,但不多。更多是运用比 喻、拟人写法,形容词、动词使用精当准确。2.思考两篇课文表达方法上的好处。《太阳》一课运用多种的说明方法,而《松鼠》一课运用丰富的修辞,这样 的写法分别有什么好处呢?汇报交流:太阳离我们太远了,它根本就不是我们熟悉的事物。像太阳、鲸这些我们比较 陌生的、不可触摸的事物,就应该使用具体的数字、生活中的例子来让我们清楚 地了解事物的特点。松鼠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观察到、接触到的小动物,从这篇文章我们发现,作 者对松鼠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所以用上丰富的修辞、生动的文字就能给人以一 种美的享受。3.归纳小结(ppt 出示图表):说明性文章的风格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平实, 也可以活泼。根据功能的不同、说明对象的不同以及对说明对象的了解程度,我 们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但无论是哪一种风格的说明性文章,都要做到清楚、 准确、有条理。不同风格的 说明性文章 情感 用词 语言风格 表达手法《松鼠》...... 丰富 生动准确 活泼 运用修辞《动物大百科》、 《中国大百科全书》、 客观 严谨科学 平实 说明方法多样《太阳》、《鲸》......【设计意图:通过三次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风格说明性文章情感、用词、 语言风格、表达手法的不同,让学生在思辨中激活思维。】板块四:拓展与练习(一)片段仿写,迁移能力1.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的手法,改写下面一段关于兔子“外 形 ”的说明性文字。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头部稍微像鼠,耳朵根据品种不同 有大有小,上唇中间分裂,是典型的三瓣嘴,尾短而且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 跑得很快。小型兔的体重大概是小于 4.5 磅, 中型兔大概是 4.5—8 磅,而大型兔则大概是 8—16 磅左右。(摘自网络百度百科—词条—野兔子)2.学生思考引路。我们发现,《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了松鼠的体形、尾长、体重。布封在介绍 松鼠外形的时候,按照先头部再尾部的顺序来写,其中面容、眼睛、四肢一笔带 过,重点写了它外形上最突出、最讨人喜欢的部分——尾巴。所以在介绍兔子外 形的时候要有顺序,有条理,抓住一个外形上最突出特点来描写,而其他部分可 以简单写。做到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二)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松鼠》两课时重要知识点回顾:1.理清了文章写作思路: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提取松鼠相关的信息并分条记录, 不仅了解了松鼠的很多知识,还知道课文按照外形特点、活动特点、行为特点和 其他习性的顺序介绍了松鼠漂亮、乖巧、驯良的特点。2.体会生动的写法:我们知道作者围绕松鼠的鲜明特点写得非常生动、具体。3.了解了说明性文章的不同:(出示对比图)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比,体会到说 明性文章是有不同风格的,有的语言平实,有的生动活泼,根据功能的不同、说 明对象的不同以及对说明对象的了解程度不同,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来表达。不同风格的 说明性文章 情感 用词 语言风格 表达手法《松鼠》...... 丰富 生动准确 活泼 善用修辞《动物大百科》、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太阳》、《鲸》...... 客观 严谨科学 平实 说明方法多样【设计意图:学生模仿课文写法,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动物的特点进行说 明,突出说明性文章的实用属性和读者意识。同时,巩固两个课时所学的知识。】板块五:布置作业作业:1.请把以下文段与布封的《松鼠》进行对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述呢 说一说你的理由。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头部稍微像鼠,耳朵 根据品种不同有大有小,上唇中间分裂,是典型的三瓣嘴,尾短而且向上翘,前 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小型兔的体重大概是小于 4.5 磅,中型兔大 概是 4.5—8 磅,而大型兔则大概是 8—16 磅左右。2.继续完成课堂上改写关于兔子外形的说明性文字的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