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白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陈忠实,积累文中重要词语,如“惬意、蜕变、风烛残年”等。2. 梳理作者和白鸽相处的经历,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赏析相关语段,深刻体会作者在文中融注的思想感情。4. 体会作者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激发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懂得欣赏美、追求美。【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梳理作者与白鸽的相处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2)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以及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提高写作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欢乐和温暖。今天,我们将 一起走进陈忠实先生的《我的白鸽》,去感受他与白鸽之间的特殊情感。二、作者介绍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中篇小说集《初夏》, 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告别白鸽》等。《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三、字词积累1. 教师板书重点字词,学生朗读。喙 (huì) 惬意 (qiè) 排解 (jiě) 邋遢 (lā ta)豁朗 (huò) 蜕变(tuì) 骊山 (lí)孵化 (fū) 诞生 (dàn) 蔑视 (miè) 怦然 (pēng)肮脏(āng) 雌鸽 (cí) 土坯 (pī)亢奋 (kàng) 南麓 (lù) 诱饵(ěr) 按捺 (nà)兵谏 (jiàn) 翱翔(áo) 聆听 (líng) 2.多音字辨析解 :(jiě) 排解 (jiè) 解送 (xiè) 解数 幢:(zhuàng) 一幢 (chuáng) 经幢间 :(jiàn) 间 隙 (jiān) 中间 迫:(pò) 强迫 (pǎi) 迫机炮 笼:(lǒng) 笼罩 (lóng) 笼子 3. 词语解释惬意:满意,称心。蜕变: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 邋遢:肮脏,不整洁。亭亭玉立: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文中形容姿态端正美好。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文中指即将不再存在。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四、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白鸽写了哪些事情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我”喂食白鸽,白鸽主动飞到“我”的手臂上啄食,白鸽产卵,“我” 观察初生形态的白鸽,看见长成的幼鸽,欣赏墙头落栖的白鸽,看四只白鸽在家乡的山川上空 齐飞等事情。2.梳理“我”与白鸽之间的事件和“我”的情感变化,完成表格。时间 事件 “我”的情 感起始 喂食白鸽 喜爱、关切那天早晨 白鸽主动飞到“我”的手臂上 啄食 激动、欣慰又是一个堪称美丽的早晨 发现白鸽产卵 欣喜、期盼这一天 观察初生形态的白鸽 急切、期盼时间 事件 “我”的情 感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 看见长成的幼鸽 喜悦、放心那是一个下午 欣赏墙头落栖的白鸽 震颤、畏怯黄昏(夕阳绚烂的光线投射过 来 ) 看四只白鸽在家乡的山川上空齐 飞 陶醉、满足五、深入探究1. 思考:“寂寞”一词在文中两次出现,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寂寞” 明确:“我”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写作,无人述说,无从排解,也看不到希望的曙 光,因而感到寂寞。2. 讨论:“获得了生气”的仅仅是破败的“老屋”吗 明确:不仅仅是破败的“老屋”,“我”也因为白鸽的到来而感受到生命的灵动,传达出 “我”对白鸽到来的欣喜和对白鸽的喜爱。3.分析:“终于出现奇迹”的“奇迹”是指什么 明确:“奇迹”指白鸽终于对“我”放下戒备,开始信赖“我”,愿意落在“我”手臂 上啄食。4. 赏析:“接着又是扑啦啦一声响,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的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 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这句话有什么好处 明确:“飞落”“跳弹”“挤”“抢”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喂食时白鸽落到“我”身 上争抢着啄食的情景,表现出白鸽对“我”的信赖及“我”与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5.体会:“终于听到了破壳出卵的幼鸽的细嫩的叫声。”中“终于”一词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心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期待已久的愿望得以实现时的惊喜、满足之情。6.品读:“哦!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 眼睛刚刚睁开,两只肉翅同样光秃秃的,它俩紧紧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等待母亲或父亲归来哺食。我第一次看到了初生形态的鸽子,那丑陋的形态反而使我更急切地期盼它们的蜕变和成长。” 这句话的表达效果。明确:细致描绘初生的小鸽丑陋的形态,与后文小白鸽长成后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7. 探究:“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我在往地上撒下一把玉米粒儿的时候,两只白鸽先后飞 下来,它们显然都瘦了,毛色也有点儿灰脏有点儿邋遢。我无意间往墙上的纸箱一瞅,两只幼 鸽挤在四方洞口,以惊异稚气的眼睛瞅着正在地上啄食的父亲和母亲。那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 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这句话中老白鸽的消瘦、邋遢与幼鸽的漂 亮形成对比,有什么作用 明确:突出老白鸽为养育后代付出了很多,暗含对它们的赞美之情。8. 品味:“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鸽,胆怯的眼光 如此显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 是天宫降临的仙女。”这句话的表达效果。明确:将纯白的幼鸽比作仙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幼鸽的纯洁、本真之美,表现了对幼鸽由衷 的喜爱之情。9.思考:作者面对幼鸽的“本真之美”,心灵受到了怎样的触动 明确:幼鸽的“本真之美”让作者感到无法形容,使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美感体验,并产生 了一种微妙的自卑之感,不敢逼视,感到畏怯;体现出作者对小白鸽本真之美的极度喜爱和赞 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命的敬畏和追求。10. 理解:“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这句话的含义。明确:这里的“白鸽”既指“我”眼中自由飞翔的两代白鸽,又指像白鸽一样迷人、令 “我”陶醉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白鸽飞翔于故乡山原河川上空 景象的陶醉,对自己养的小白鸽能独立飞翔的骄傲、自豪。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陈忠实,积累了文中的字词,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了作者与白 鸽之间的情感变化,通过对重点语句的赏析,体会了作者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白鸽》,谁能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我”与四只白鸽相伴相依的一段经历,包括喂食白鸽、白鸽主动啄食、 白鸽产卵、观察幼鸽成长、欣赏白鸽飞翔等事件,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和珍视、对家乡山 水田园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2. 回顾:作者在与白鸽相处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喜爱、关切、激动、欣慰、欣喜、期盼、急切、喜悦、放心、震颤、 畏怯、陶醉、满足等变化。二 、深入文本1.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问:文章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表现白鸽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明确: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老白鸽的消瘦、邋遢与幼鸽的漂亮形成对比,突出了老白鸽 为养育后代的付出,也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同时,作者还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通 过描绘夕阳晚照下的山水田园的美丽和生机勃勃,衬托了白鸽的美,烘托出“我”愉悦的心 情。提问:这些写作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些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能够更好地表现白鸽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 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提问: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如“接着又是扑啦啦一声响,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 的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通过“飞落”“跳弹” “挤”“抢”等动词,生动地描绘出白鸽啄食的情景;同时,文章的语言还富有情感,如“我 第一次看到了初生形态的鸽子,那丑陋的形态反而使我更急切地期盼它们的蜕变和成长”,表 达了作者对幼鸽的喜爱和期盼之情。提问: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的 明确:作者通过对白鸽的动作、形态等细节描写,以及自己的心理感受的描写,来表达对白鸽 的喜爱、珍视和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之情。3.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问: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明确:文章通过写“我”与四只白鸽相伴相依的一段经历,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和珍视、 对家乡山水田园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提问: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件来体现主题思想的 明确:作者通过描写白鸽的成长过程,如白鸽产卵、幼鸽破壳、幼鸽成长等事件,表现了生命的美好和神奇;同时,作者通过描写自己与白鸽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白鸽的喜爱和珍视之 情,表达了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此外,作者还通过描绘家乡的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 家乡的热爱之情。三 、拓展延伸1.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动物 明确: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不伤害它们,给它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 的生活环境。2. 讨论:你有没有类似与动物相处的经历,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明确:学生分享自己与动物相处的经历,并从中获得启示,如要关爱动物、珍惜生命、学会与 动物和谐相处等。3. 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动物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沈石溪的《狼王梦》、杰克 ·伦敦 的《野性的呼唤》等,进一步感受动物的魅力和生命的意义。四、课堂总结1. 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2. 强调在生活中要尊重和保护动物,珍惜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五、布置作业1. 仿照课文中对白鸽的描写,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动物的短文,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手 法来表现动物的特点。2. 收集一些关于保护动物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动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