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议题式教学课件(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议题式教学课件(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一课时 维护秩序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目 录
CONTENTS
01
大单元
03
大视野
06
对点练
04
议题学
05
划重点
02
新课标
01 大单元
单元知识结构
遵守社会规则
维护秩序
遵守规则
尊重他人
以礼待人
法不可违
社会秩序、社会规则
自由与规则、遵守维护改进规则
含义;原因、要求
违法行为的类别、区分;遵守法律
刑法;犯罪;刑罚;远离犯罪
法律服务机构;维权途径;诉讼;应对违法犯罪
诚实守信
含义;原因、要求
含义;原因、要求
刑法、犯罪、刑罚
遵章守法、预防犯罪
善用法律
道德
法律
杜绝不良行为
02 新课标
单元学习指导
  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遵守规则;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认识犯罪的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霸凌和违法犯罪行为;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自身民事权利和尊重他人民事权利。
(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9、P37)
03 大视野
导入:热点速递
2023年9月,青岛地铁上,两位大妈因座位问题争执,一旁大爷上前理论,大爷在理论中说了一句“我占10个座你也管不着”。随后,站在大爷旁边的小伙突然出手打了大爷一巴掌,然后掉头就走。
针对此事,有网友调侃称该小伙为“地铁判官”,也有网友认为该小伙的做法太过分了。“地铁判官”走红网络,也不能简单看作是对暴力的美化和追捧,背后的原因的确值得深思。一言以蔽之,维护公共秩序,需要的并不是“判官”。
思考:为什么要强调维护公共秩序?
04 议题学
总议题:维护秩序
子议题1:社会运行讲秩序
子议题2:维护秩序靠规则
议题一:社会运行讲秩序
疫情之下,中美两国的社会秩序
议题一:社会运行讲秩序
思考1:图片中疫情之下的中美两国社会秩序,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态?
中国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状态;美国呈现出混乱的社会生活状态
疫情之下,中美两国的社会秩序
议题感悟
1.社会秩序的含义?
议题一:社会运行讲秩序
秩序
“秩”即条理;
“序”即次序。
秩序是指一种有序化的状态。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社会秩序的内容有哪些?
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议题一:社会运行讲秩序
议题感悟
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请对应连线。
议题一:社会运行讲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地铁站,人们排长队进行安全检查
交警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和安全提示
医院的候诊室,大家自觉保持安静
工厂里,流水线工人正在规范作业
交通秩序
社会管理秩序
生产秩序
议题一:社会运行讲秩序
“校门口的交通乱象”
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背着书包的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但拥挤的车辆和人群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
思考2: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影响学生正常放学、出现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议题一:社会运行讲秩序
“校门口的交通乱象”
思考3: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状况?
①交警维持交通秩序;②学校可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
③家长遵守规则在路边等待;④学生排队依次出校门等。
思考4:从这些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议题感悟
3.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的重要性有哪些?)
 【社会层面】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有序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议题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3.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的重要性有哪些?)
 【个人层面】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议题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议题感悟
思考1:小明上学分别遵守了哪些规则?
议题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上学穿校服
上学路上走斑马线
扶老人过马路
按时到学校
纪律
法律
道德
纪律
议题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议题感悟
4.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
(1)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分类:
①道德:人们的约定俗成和共识。②纪律:所表达的是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统一的意志,用来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强制性。
议题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请对应连线?
道德
上下楼梯靠右走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对吸烟行为人处 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纪律
法律
议题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思考2:这说明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是怎样的关系?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并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议题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章 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议题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议题感悟
5.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各得其所)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05 划重点
观点梳理
1.社会秩序的含义、分类?
2.社会秩序的作用?(重点、难点)
3.社会规则的含义、分类?
4.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重点、难点)
06 对点练
历年真题
1.在公园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②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社会秩序保障规则的实现 ④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历年真题
1.【解析】考查点:社会规则和秩序。
解题思路:
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在公园、图书馆、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树立标志和标语提醒民众,体现了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启示我们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以下发生在学校的情境中符合新时代中学生的道德规范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历年真题
C
2.【解析】考查点:社会规则。
解题思路: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遵守新时代中学生的道德规范。
②④:同学们之间分工合作打扫教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都是遵守新时代中学生道德规范的表现,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感到自卑、在寝室玩游戏没有遵守中学生道德规范,作为中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并保持自信的状态、不能带手机进校园,故①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历年真题
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交通道路口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这告诉我们( )
A.公民的规则意识偏低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遵守规则主要靠警示
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历年真题
D
3.【解析】考查点:规则的重要性。
解题思路:
D:分析题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这充分说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需要有规则来规范和约束,体现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故D符合题意;
A:不能仅因为有警示图标就得出公民的规则意识偏低的结论,A错误;
B:题干主要强调的是规则的存在和重要性,而非规则的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遵守规则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和自律,警示图标只是起到辅助提醒的作用,故C错误。
故本题选D。
历年真题
4.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下列行为属于维护秩序的是( )
①在动车上吸烟且不听劝阻 ②车间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
③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④乘客在排队安检时任意插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历年真题
C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秩序。
②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我们要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题干中车间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维护生产秩序;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做法正确,故②③正确;
①④:动车上不听劝阻地吸烟、排队时任意插队都是破坏社会秩序的表现,故①④错误;
故本题选C。
历年真题
5.材料一: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备的一种意识。规则意识有三个层次,它首先是指关于规则的知识。比如说,不偷不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等。
(1)根据材料一说说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历年真题
5.材料二:“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讲规则、立规矩”的重要性,中国人古已知之。今天,一个拥有8 700多万党员、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执政大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2)阅读材料二后,有的同学认为,遵守规则是党员的事情,中学生是否遵守规则无所谓。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为什么?
历年真题
5.【答案】
(1)道德、法律、纪律等。
(2)不赞成。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
历年真题
【解析】解题思路:
(1)本题要求说说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学生可以根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
(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遵守规则是党员的事情,中学生是否遵守规则无所谓。
历年真题
【解析】解题思路:
(2)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正误判断:观点错误,不赞成。
论据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论据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论据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
历年真题
【解析】解题思路:
(2)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判断题中观点是否正确,然后结合教材知识给出合理的理由即可。
历年真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