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1.1 奏响中学序曲 表格式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1.1 奏响中学序曲 表格式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 1 _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题 奏响中学序曲(总议题:感受并正确面对初中生活)
1.教学内容分析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端,本单元学生即将展开的初中生活进行了系统的阐释, 是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本单元着眼“梦想”,旨在以人生梦 想引领少年发展,立足“自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 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单元少年有梦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篇,具有统领意义,本单元在设计上以 “袁隆平院士的成长故事为主题大情境”探究少年有梦。本节是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 引导学生感受初中生活“新”在哪里,正确认识初中生活的重要价值,从而能够正确面对 初中生活的可能和挑战,为第二节规划初中生活奠定重要基础。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充满活力,思维活跃,对新课程充分兴趣,为本节的开展奠定基础;但初 一学生思想不够成熟、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对初中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对新角色 新要求和如何应该初中生活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3. 目标确定 通过对比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感受初中生活新在何处,能够积极转换角色, 适应新环境、新要求,学会包容、尊重他人、坚强、坚持,提升道德修养; 通过袁隆平院士谈中学生活对个人的意义,引导学生把握中学生活的重要性,在初中 时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健全人格; 通过分析初中面临的挑战和袁隆平院士对年轻人的嘱托,探究如何应对初中生活,提 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尽责中成长,增强责任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面对初中生活 教学难点: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展示课本生活观察漫画,引导学生思考,上了初中 你觉得自己长大了没有,你对初中生活有哪些期待 我们又将 要如何面对初中生活哪 导入新课奏响中学序曲。 子议题一:感中学生活之新 教师活动 议学情境:展示视频小学生到初一的感受。 议学任务: 1.畅所欲言:对比小学生活,你觉得中学生活有哪些变化 2.总结概括:中学生活“新”在哪些方面 议学成果: 中学生活新在哪 学生活动 观看漫画,积极回答 教师问题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代表发言
1 . 新身份P32 . 新机会P43 . 新要求P4 设计意图: 展示初中新生活,对比小学与初中生活的不同,明晰初中生活“新”在哪,增强比较分 析和归纳总结能力,能够积极转换角色,适应新环境、新要求,提升道德修养。
子议题二:明中学生活之意
教师活动 议学情境:中学时袁隆平院士在汉口博学中学(今武汉四中) 就读。他曾表示:“武汉四中是我最亲切的母校,她给予我培养 和教育,对我的成长起了决定性作用。”2002年10月1日,袁 隆平院士特地赶来参加母校100周年校庆。一群师生围着他问: “您觉得在附中上过的哪门课对您影响最大 ”大家本以为他 的答案是生物、地理甚至数理化。结果袁隆平脱口而出:“体育! 在体育课上的锻炼让我下地干活儿不累。”围观者追问:“其次 呢 ”“英语!因为使我能读懂外语文献,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议学任务: 结合袁隆平院士、课本钱学森院士对初中生活的回忆,请你谈 谈初中生活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 议学成果: 初中阶段的重要性:P2-P4 1.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 这段人生旅程给我们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 2.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初步形成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与栽培。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 通过榜样人物谈初中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更好的认同初中生活重要性, 在案例探究中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健全 人格,做到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子议题三:探中学生活之策
教师活动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心理研究人员分析初一学生面临的挑战 袁隆平院士对年轻人的嘱托。 议学任务: 畅所欲言: 1.进入初中以来你目前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 2.你打算如何应对这些困难与挑战,度过美好的初中生活 议学成果: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代表发言
如何面对初中生活 /如何正确对待初中的可能与挑战 P5.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心理研究人员分析的初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引发学生共鸣,畅谈进入初中 面临的挑战;接着通过观看袁隆平院士对年轻人的嘱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把 握如何面对初中生活,提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尽责中成长,增强责任 意识。
6.板书设计:
新身份
(
新机会
)是什么:中学生活新在哪
(
奏响中学序曲
)新要求
为什么:中学生活的重要性
怎么办:如何面对初中生活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后2-4人为小组,采访学校初三的学长学姐,制定采访清单,注意记录他们对一处
二阶段的回忆和对我们的建议,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9.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