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延续文化血脉复习议题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政治认同)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道德修养)3.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2.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何在”为议题,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当代价值。一、导——课前预习。1.【易错点】中华文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2.【易错点】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_______________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4.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具有深刻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5.坚定_________,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继承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__,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7.【易错点】中华传统美德是_________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8.青少年要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二、学——课堂精讲。环节一:子议题1——探寻文化价值。议题情境:无论是《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等节目受到观众欢迎,还是“数字敦煌”资源库、故宫“数字文物库”等项目给人带来全新文化体验,抑或是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走红,都启示我们,让文物活起来、让考古火起来。学生任务:任务1:这些文创类成果为什么能够让“让文物活起来、让考古火起来”?答案示例:①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②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新的传播方式,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充分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能够增强中国人民内心的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环节二:子议题2——感受文化魅力。议题情境: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心存感恩、孝敬父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爱国奉献、担当有为……古典诗词以这样情感充沛、润物无声的方式赋予我们精神能量。诗词的功能当然不止于此。让诗词进一步融入时代大潮、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给人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学生任务:任务2:据此及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诗词文化蕴含了哪些道德资源,这些道德资源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答案示例:孝敬父母的伦理规范、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这些道德资源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任务3:对于古诗文的传承与发展,老师搜集了以下观点,邀请同学们对这些观点进行思考,就古诗文的保护与传承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一:有些古诗文在今天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观点二:古诗文的传承就是要注重守正,保持本色,不忘历史。观点三:古诗文的传承要注重创新,符合时代需要,让它们“潮”起来。答案示例:①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诗文,对于延续文化血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②古诗文的传承要做到守正创新,既要保持传统特色,又要融合时代需要;③传承古诗文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环节三:担当文化使命。议题情境:“作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我常常走进博物馆,为大家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我也在一次次讲解中,不但有了新的思考,更明白了其蕴含的意义。从文物身上,我们能看到中华文明所彰显的智慧光芒。”在传统文化我来讲——全国“红领巾讲解员”交流展示活动中,来自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正中学初一年级的一名学生从容大方地向比赛评委讲述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分享作为“红领巾讲解员”的感悟。学生任务:任务4: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应如何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答案示例:①学习传统文化、守护传统文化并激发创新性思维;②继承革命文化,学习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践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练——课堂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某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何在”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下面是同学们为本次班会搜集的资料卡。资料卡一:回望历史长河,在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的演变历程中,中国哲学论域不断拓宽、创见持续迸发;耒耜、石犁、铁犁、曲辕犁等耕具的更替,见证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提高;军功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人才选拔制度之变,让更多有才之士脱颖而出……资料卡二:从开发数字化应用及文创产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到《典籍里的中国》《“字”从遇见你》等文化节目和纪录片借助新型视听技术,或让今人跨越千年与古代先贤对话,或将典籍中的衣食住行复刻眼前,视觉化再现古代社会,让典籍从文字文本变成生动丰盈的视听世界。资料卡三: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中国旅游文化周”等活动框架下展示中国非遗;京剧、剪纸等非遗亮相孔子学院课堂;中外博物馆联合举办非遗展览……世界文明的百花园里,灿烂的中国非遗魅力绽放,促进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彼此欣赏。(1)据资料卡一,透过历史的长镜头,你能概括总结出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4分)(2)据资料卡二,请你以“科技和文化”为话题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现实事例简要论证。(3分)(3)据资料卡三,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国非遗走向世界的文化价值。(3分)(4)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说说青少年如何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2分)四、测——课堂/后小测。一、选择题1.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并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开馆。作为新时代标志性文化传世工程,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开馆后将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这体现了(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④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经历了2000多年的沿袭和发展,中华书法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墨宝,站在它们的面前,我们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们可以去瞻仰、去体会那份古朴的优雅和博大的深邃,给新时代的我们注入新的精神启迪。这表明,中华书法艺术( )A.海纳百川,熔铸百家B.继承发展,摒弃外来C.个性鲜明,独树一帜D.薪火相传,历久弥新3.奔月的“嫦娥”、落月的“玉兔”、飞天的“神舟”和“天问”、指路的“北斗”……中国航天太会起名了!这些大国重器的名字里,充满着科技探索与传统智慧相结合的诗意,被网友们称为“硬核浪漫”。这些名字(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魅力②决定了国运兴衰、文化安全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④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挖掘中国文化、中国记忆、中华老字号等传统文化基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消费场景,推进国潮品牌建设”。这启示我们( )①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④不忘本来,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4.(2023承德隆化县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春联,起源于周代的桃符,讲究内容的寓意、书法的神韵、结构的和谐等。一副小小的春联,承载着浓浓的乡情和年味。一般除夕那天贴春联,一家人团团圆圆、喜气洋洋。如今,每年全球华人贴出的春联若连在一起,竟能将地球绕成一个“红线团儿”。材料二:《典籍里的中国》以沉浸式体验展现了典籍的魅力,《国家宝藏》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徐徐展开,“唐宫小姐姐”从古老画卷中走出……一次次播放点赞,一条条留言评论,观众既成为走近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又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材料三:河北易县清宫传统刺绣于2013年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等特点深受人们欢迎。近年来,当地积极引导清宫传统刺绣做大做强,举办各类培训,吸引上千人参与清宫传统刺绣制作,年人均收入3万多元,产品远销法国、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1)据材料一,从春联中感悟中华文化,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一点即可,2分)(2)材料二中,《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的播出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什么启示 (2分)(3)据材料三,从文化方面提出一个观点,然后运用材料中的信息简要论证这一观点。(4分)(4)据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2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