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微生物概述及细菌第一节第一课时第五单元 第十八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学习目标0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生命观念)02概述细菌的形态、结构、代谢和繁殖特点。(生命观念)想一想这些都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知识点一 微生物1.概念少数种类如霉菌和大型真菌等,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在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的统称。绝大多数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2.种类类群 数量 举例单细胞多细胞没有细胞结构占微生物中的大多数占微生物中的少数较少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以及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各种霉菌、大型真菌等病毒知识点一 微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能为微生物提供各种营养物质。3.微生物的分布分布广泛(1)土壤活动的重要场所,因其各种条件适宜微生物生活。岩石、矿山、荒漠,上至10000m的高空,深至11000m的海洋。(2)动植物体表和体内(3)其他环境知识点一 微生物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的生活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会迅速繁殖和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菌落。4.发现我们身边的微生物(1)活动原理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培养基根据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营养需求而配制的含丰富营养的物质。知识点一 微生物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过程可以用琼脂与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等)混合在一起配制而成。①配制培养基杀灭培养基和培养皿上原有的细菌和真菌及芽孢和孢子等。②高温灭菌知识点一 微生物③冷却接种④恒温培养待高温灭菌的培养基冷却后,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箱或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知识点一 微生物(2)提出问题手指上有微生物存在吗?(3)制订计划可选用一种培养基,用无菌的棉棒轻擦手指,然后将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几下,将培养基放在温暖的地方,观察有无微生物菌落的产生,如此便能检测出手指上有无微生物。(4)实施计划①取两个无菌的、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用笔分别标上1号、2号。12知识点一 微生物防止空气中的真菌的孢子或细菌等落在培养基上,影响实验结果。②用无菌棉棒在手指上轻擦几下,再在无菌环境下,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几下,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封好。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用透明胶带封好,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1、2号培养皿形成对照在操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盖。为了使探究的结果更加准确。设置重复组,再换几个同学进行实验。知识点一 微生物121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形成了较多的菌落,而2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无菌落形成。记录实验结果参考培养皿标号 天数1 2 3 4 5 61 无 有 有 较多 多 多2 无 无 无 无 无 无(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①分析结果手指上有微生物存在。②结论知识点一 微生物根据实际情况回答。讨论:讨论本组的实验结果和结论,看一看与假设的结果是否一致。讨论:交流本组的实验结论,看一看对身边微生物的分布能得出什么共同的结论。实验得知,微生物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广泛地分布于空气中、器物上,甚至在我们的身体上。知识点一 微生物知识点二 细菌1.分布分布广泛细菌的分布针头上的细菌2.细菌的形态个体十分微小(1)细菌的大小放大30000倍细菌的形态知识点二 细菌种类形态图片(2)细菌的形态及分类球菌球形杆菌杆形螺旋菌弯曲、螺旋形知识点二 细菌3.细菌的结构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知识点二 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荚膜鞭毛保护、营养作用遗传物质支持和保护流动,加快物质交换控制物质的进出摆动,使细菌运动基本结构特殊结构(2)细菌的结构知识点二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遗传物质(DNA)集中的区域—拟核。原核生物。说明了细菌的原始性。能够摆动。可以在水中游动。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是从细胞膜上的一个基点生出的穿过细胞壁和荚膜的细长丝状物—鞭毛。知识点二 细菌探究:细菌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不具有遗传物质吗?与动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但细菌细胞中具有核区,只是遗传物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知识点二 细菌绝大多数细菌不含叶绿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1)异养(2)自养少数细菌能够以无机物为原料,靠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命。4.细菌的营养方式知识点二 细菌腐生细菌细菌的生活方式(1)腐生(2)寄生寄生细菌依靠分解动物尸体、粪便和植物的枯枝落叶等获得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依靠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取有机养料,进行寄生生活。枯草杆菌结核杆菌知识点二 细菌探究: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比较项目 细菌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特殊结构有有含有遗传物质DNA,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有的有荚膜、鞭毛有有有有多数有叶绿体无有有有—知识点二 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一个细菌通过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形状、大小、结构相似的新个体。5.细菌的生殖(1)方式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时,20~30min就能分裂一次。(2)能力细菌分裂后数目的计算方法n个细菌分裂m次后的数目为n 2m个。知识点二 细菌芽孢细胞壁增厚形成。对高温和干燥等恶劣环境抵抗力强。芽孢不是生殖细胞,是休眠体。知识点二 细菌探究: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是什么?(1)细菌个体微小,很容易被各种媒介携带。(2)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产生大量的个体。(3)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知识点二 细菌课堂小结主要场所:土壤重要场所:动植物体表、体内其他场所:营养贫乏的岩石、矿山、荒漠等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微生物分类单细胞微生物:细菌、酵母菌等多细胞微生物:蘑菇、木耳等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病毒生活场所多样,生长繁殖速度快细菌生殖代谢方式形态个体微小,呈球形、杆形、螺旋形等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的还有鞭毛、荚膜生殖方式分裂生殖挑战闯关1.链球菌可导致扁桃体发炎,下列关于链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体内无叶绿体C.分裂生殖 D.单细胞生物A解析: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故选A。挑战闯关2.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菌,能够使人患肺结核等疾病。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核杆菌是一类微小的生物B.结核杆菌体内无成形的细胞核C.结核杆菌没有遗传物质D.结核杆菌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生物C解析: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一类微小的生物,A正确;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核区,核区内有遗传物质,B、D正确,C错误。挑战闯关3.在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好培养基,立即培养细菌B.将接触过硬币的培养基隔水加热C.将接触过硬币的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D.A、B、C三项都不正确D解析:在做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的实验时,实验前应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以杀灭杂菌,故配制好培养基后,不能立即培养细菌,A错误;接种过菌种的培养基不能再进行隔水加热的灭菌处理,否则会把菌种杀死,B错误;将接触过硬币的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杂菌会落入培养基中,干扰实验,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挑战闯关4.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可以通过芽孢来繁殖后代B.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它属于单细胞生物C.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A解析: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它不是细菌的生殖结构,A错误。挑战闯关5.对于“发现我们身边的微生物”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C.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进行接种D.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B解析:“发现我们身边的微生物”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需要设置对照实验,A正确;接种后的培养基不能再次高温灭菌,以防杀死接种后的细菌和真菌,B错误;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是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接种是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C正确;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防杂菌污染,D正确。挑战闯关6.在“发现我们身边的微生物”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完成步骤甲只要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就可以了,培养皿不用灭菌B.实验步骤中,乙是接种过程C.完成步骤丙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D.实验时必须有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A挑战闯关解析: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的微生物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因素的污染,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若只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培养皿不进行高温灭菌,就不能确定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还是由培养皿引起的,A错误;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涂抹是接种过程,B正确;实验中使用的培养皿要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或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C正确;选取两套培养皿,一套培养皿不做处理,为对照组,另一套培养皿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涂抹,为实验组,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