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课题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教科书 书 名:中外历史纲要(下)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 知道历史年表的定义。 2. 利用历史年表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能自己制作历史年表。 3. 认识历史年表与历史认识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利用历史年表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教学难点: 1. 认识历史年表与历史认识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 提问:历史如此浩瀚,如何简洁地表达历史?(激发学生思考。) 简介恩格斯的时空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事件”是常用的历史表达方式。) 出示司马迁《史记》、尤西比乌斯《编年史》。(引导学生对历史上的历史年表产生初步印象。) 认识年表 (一)年表的定义 出示翦伯赞《中外历史年表》对历史年表的定义。(引导学生廓清概念,知道历史年表的定义。) 出示教科书附录《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简介历史年表的格式。(引导学生认识与熟悉《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为本课第二部分“使用年表”做铺垫。) (二)年表的形成 1.以《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距今约1万年”为例,回归教材,提问:对比《纲要(上)》附录《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与教材第1课相关内容,该年表对教材内容有何取舍?你认为为何会作此取舍?(引导学生对新石器时代的案例进行思考,为下一题认识历史年表与历史认识的关系做铺垫。) 2.对比《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与《纲要(下)》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两份年表,你认为《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为何作此取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认识到历史年表本身是制表者历史认识的结果。) 使用年表 简介历史年表在检索史实与建构史识两方面的作用,分门别类地以案例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历史年表: (1)纵向对比——因果联系:根据年表,概括新航路开辟与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历史发展的关系。 (2)横向对比——整体认知:根据年表,你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在世界史中的地位? (3)综合对比——专题研究:你所在的历史学习小组打算开展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性学习,尝试在充分利用《中外历史大事年表》的基础上制定你的研究计划。 (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利用历史年表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认识到历史年表是使用者形成历史认识的工具。) 2.布置课后作业:新中国外交与时俱进。根据《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检索与“新中国外交”相关的历史事件,并选取其中一次外交战略调整,论述其国际国内背景。 (学生在课后进行后续思考,综合运用本部分的所学知识使用年表,完成主题研究。) 自制年表 1.以2015年安徽省高考题目为例,引导学生学习改造现有年表: (1)内容调整——增添史事: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横轴调整——甄选视角:在已有年表的基础上,根据历史研究时选取的不同视角,适当调整年表的横轴。 (3)纵轴调整——整合时段:在已有年表的基础上,根据历史研究时选取的不同时段,适当调整年表的纵轴。 (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已有历史年表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改造与革新,逐渐掌握自制年表的技巧;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年表表达自己的历史认识,并利用历史年表进行初步的历史研究。) 2.出示历史上多种形式的历史年表:18世纪20年代初德国韦格尔出版的“年代纪圆盘”、1769年普雷斯特利《新编历史图表》、20世纪50年代用巨型红杉树横截面制成的历史年表、1966年乔治·马修纳斯《激浪派(其历史发展演进以及与先锋派运动的关系)》,提问:这些年表的表达形式适合用于什么历史主题?(引导学生拓宽思路,认识到历史年表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并且不同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历史主题,如国别史、环境史、思想史等。) 结语: 出示刘易斯·卡罗尔《猎鲨记》的空白地图,提问:你认为什么形式的历史年表是最好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年表的形式没有高低之别,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探讨主题的形式来帮助自己构建历史认识。) 2.布置课后作业: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为主题自制年表,形式不限。(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进一步熟悉对年表的认识与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