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前解析】关注人物:王戎,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采秀彻。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关注出处:《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关注内容:本文讲述了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苦李”。关注词语:课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如,“诸”是“众”的意思,“竞”指“争着”,“必”是“一定”的意思。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如,“走”在文言文中常指“奔跑”。【教学目标】1. 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重点)4. 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王戎生平及《世说新语》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我们来看看课文《精卫填海》,回忆一下说一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今天,让我们走进另一篇小古文,出示课题。(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学生齐读课题。提问: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引导:“道旁”就是“道路旁边”,“李”指的是“李子”,一种水果。把这两个关键词的意思弄明白了,就知道课题的意思,也能猜到课文大概讲了什么故事了。二、介绍人物书籍资料1.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王戎。那么他到底是谁,有怎样的生平呢?谁来说一说?(学生汇报收集的关于王戎生平的资料)(出示王戎简介)2.课文出自哪本书?(《世说新语》)谁来说说《世说新语》是怎样一本书?(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出示《世说新语》简介)三、初读文言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好停顿。提示多音字“折”的读音。2.学习生字。重点指导“戎”“尝”二字的书写,学生练写。四、读懂文言文,练习讲故事(一)读懂文言文引导:同学们,这篇文言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还记得开始前我们说的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吗?请你用这些方法试着理解一下这个故事吧。1.出示第一句: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①理解“尝”:出示三种意思——品尝;曾经;尝试。你觉得在本课中“尝”是哪一种意思?试着翻译一下整个句子。借助注释和课文内容,知道“尝”在文中是“曾经”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②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展开想象,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2.过渡: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提问:①李树是什么样的?(呈现多子折枝的图片)②请一名同学连起来翻译这句话。借助图片和课文内容,知道这句话是说,(王戎和小朋友们)看见道边有李子树上的李子(多得)压弯了枝条。3.诸小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么做的?(板书:诸小儿:竞走取之)①理解“竞走”:引导学生在注释中得到解释,接着联系三年级《守株待兔》一课中“走”的解释,巩固“走”在古文中是“跑”的意思,和现在说法不一样。这句话是说:孩子们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②诸小儿去摘李子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动作是怎样的?用你自己的话讲一讲想到的情景吧。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前文,把自己代入诸小儿的角度去分析。4.王戎又是怎么做的?唯戎不动。联系上下文和注释,知道这句话是说,只有王戎不动。(板书:王戎:不动)5.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呢?预设:王戎认为那些肯定是很苦的李子,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用原文说一说。王戎为什么会有这个推论,谁能联系一下生活实际说一说?引导: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提问: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请同学举例)6.王戎的猜测正确吗?李子究竟苦不苦?结合“信然”注释,理解句意:取下李子(一尝),的确是这样啊。7.探究:“之”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意思一样吗?小组交流。(二)练习讲故事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指名汇报讲故事,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五、全班交流,讨论形象1.全班交流:在这则故事中,王戎性格中的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到王戎善于观察、冷静分析的特点。(板书:善于观察 冷静分析)3.学完这篇课文,王戎的善于观察,冷静分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你还能联想到谁?自主交流讲一讲相关的故事。4.挑战背诵。六、归纳总结,布置作业1.主题概括。2.课文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五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课文,学习了王戎的优秀品质。3.课堂演练。4.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三年级学习小古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主理解小古文的意思,做到了以学生为主,进而对于学生不太关注的三个“之”的意思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指代不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在品味“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我安排了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的环节,如果能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先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就能调动更多同学的积极性,不至于到后面分析王戎的品质环节说不上来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