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第1框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1.领会不同人生态度对个人的影响,感知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性。(道德修养)2.懂得积极人生态度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热爱学习、乐于实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全人格)【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什么是人生态度 不同人生态度的影响。教学难点: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名人名言,学生感悟总结后回答问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横渠语录》想一想:这些名人名言都体现出什么样的人生态 度 告诉我们人应该怎么活着 教师总结:人生的旅途,鲜花与荆棘同在,坦途与坎 坷交替,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复杂的人生境遇,关 系着我们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人,只能活一辈子,这 一辈子,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活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 探讨“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个话题。二、新课讲授( 一)走进人生态度活动一:阅读教材 P90 的“生活观察”找不同:阅读PPT 上的图片内容,联系教材相关内 容,请学生回答自己观察到的区别。小组合作探讨:(1)对待同一件事情,他们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 你更赞同谁的态度 (2)不同态度会对各自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一个很开心还有半杯水,一个很难过只剩半 杯水;一个下次还想参加,一个不想参加。说明前者有 积极的人生态度,后者抱有消极的人生态度。阅读教材内容,明确什么是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 态度、消极的人生态度。教师总结: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 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积极的人生态度, 会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 信心。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 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怠。我们应当努力拥有积极的人 生态度。(二)积极的人生态度活动二:小小讨论家阅读教材 P91 的“探究与分享”内容,小组合作讨 论5分钟后派代表发言。思考:(1)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诗词,谈谈你对积 极的人生态度的认识。(2)怎样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做人 做事呢 提示:(1)在生活中遭遇悲惨仍然态度乐观,在逆境 中乐观豁达、积极向上。(2)我们需要以乐观向上、认真 务实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活动三:阅读教材 P92 的“探究与分享”小组讨论:结合华罗庚的观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提示: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勤奋进取。勤奋进取是 一种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努力前行的勇毅品格。勤奋进取 的人不会满足现状、贪图安逸,而是勤学上进、追求卓越。活动四:小小分享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自己以积极的人 生态度所做的事。提示:课外阅读、郊游、做家务、参与集体活动等。教师汇总并讲述: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热爱学习, 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人生的阅历;敞开胸怀,不断尝 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三、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人生态度, 区分了消极的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要端正自己的 人生态度,以积极心态去活好自己的人生。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的内涵人生态度的类别心理 行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消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 认真务实 勤奋进取4 教 学 反 思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活动较多,把所有内容都安排进课堂,对时间的把握上不是特别理想。3.教学方法可以更加丰富,可以将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第 2 框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教学目标】1.初步养成应对顺境和逆境的积极态度。(道德修养)2.能够正确看待困难与挫折,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具备迎接挑战的能力。(健全人格)【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全面理解何为“顺境不骄、逆境不馁”。教学难点:明晰顺境与逆境的关系,并掌握合理应对困难与挫折的方法。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中国职业综合格斗运动员张伟丽从综合格斗领域的业余选手到世界冠军的故事,其中重点展示张伟丽2019年的傲人成绩与2021年的比赛失利。教师提问:假如同学们穿越时空,你想对2019年和 2021年的张伟丽分别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你的努力奋斗成就了你的梦想,此刻的 荣誉你值得;乱世出英雄,逆境之中出人才,一次两次的 失败是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加油!教师简单总结并进入新课讲授。设计意图:用典型人物案例导入新课,案例本身蕴 含本节课重点知识,即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也为后续 课堂的辩论赛提供背景素材。二、新课讲授(一)顺境不骄、逆境不馁活动一:人物故事大比拼(小组积分赛)出示人物素材:贝多芬、斯蒂芬 ·霍金、J.K. 罗琳、 司马迁、蒲松龄、张海迪、江梦南、史铁生等。游戏规则:小组抢答,选择一个或多个人物,用3分 钟进行人物故事梳理,用2分钟进行故事分享,如果小 组有额外补充人物故事则另加分。提问:游戏结束后,请同学们分享感受,如何看待在 顺境与逆境之中的不同态度,正确的态度是什么。教师总结: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 遇。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 键是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的境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典型人物故事中汲取核心内 容,在梳理与分享的过程中自行感受顺境与逆境中的正 确态度,并结合教材素材加深对“顺境不骄、逆境不馁” 含义的理解。(二)正确认识顺境与逆境的辩证关系活动二:“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还是“逆境更有利于 人的成长”的辩论赛(个人积分赛)比赛规则:正方观点为“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反方观点为“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10分钟论点论 据分析准备,接着开始10分钟辩论。学生分享辩论感受,教师简单总结归纳:顺境和逆 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孟子云:“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无论身 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 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 阶梯。设计意图:以辩论赛形式,加深学生对顺境与逆境 的理解,同时引发其对二者关系的思考,最后归纳总结。 顺境与逆境同等重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 学们要树立正确的成败观。活动三:“小小作家”班级杂志投稿 本期主题:顺境 逆境 绝境课后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并查询相关资料,谈 一谈顺境、逆境、绝境之间的关系,并向班级杂志投稿。设计意图:以写作的形式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同 时增加一些难度,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 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顺境和逆境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 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 长的阶梯。板 书 设 计良好心态应对不同境遇顺境不骄逆境不馁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顺境与逆境的关系教 学 反 思在知识点处理上,多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答案,但教师还需进行点拨和评析。在教法学法上,活动设置需再研究 一下学情,进行适当调整,因材施教。在案例选取上,可以尝试一例到底的方法,更能加深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