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2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2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第 1 框 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识和安全提示,增强安全意识。(健全人格)
2.了解保护生命安全的法律法规,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
3.掌握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树立规则意识。
教学难点:增强风险意识。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设想视频中人物的行为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教师追问: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吗 你是怎 么处理的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阅读教材 P67 的“生活观察”
教师提问:(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想法和做法 (2)查找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同场所的安全 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同学分享。
教师讲述:
1.校园里的安全标识和提示。
2.博物馆里的安全标识和提示。
3.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安全标识和提示。 4.常见的安全标识牌和安全提示语。
新闻事件:2023 年 7 月 2 3 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市第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屋顶发生坍塌。事故发生时,馆 内共有19人,其中4人自行脱险,15人被困。事故共 造成11人死亡,7人受伤。
问题:这个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 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 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
教师板书: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活动二:阅读教材 P68 的“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
第五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 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 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 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 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 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经营者 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 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五十九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 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 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 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 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 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
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 求 (2)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
教师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 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以及为未成年 人实施上述行为提供条件。第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应 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 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 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学生回顾、学习《中小学生守则》: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 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 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 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 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 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 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 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
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 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 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教师讲述:生活中的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 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我们要自觉 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 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守 护生命安全,增强安全意识,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
活动三:阅读教材 P69 的“探究与分享”
假期将至,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
●不食用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 的食品,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
●不攀爬窗户和阳台护栏,不往窗外扔东西,不在 窗台和护栏边沿摆放可能坠落的物品。
●不爬野山,不游野泳,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 旅游。
●严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不乘坐无牌、无 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 不携带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不轻信网友,更不要擅自与网友会面;注意防范 游戏充值诈骗、冒充好友诈骗等情形。
教师提问:(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说说你的理 由。(2)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限制”
学生回顾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教师讲述: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居安思危,思则 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 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 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
观看叶志平的视频,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1)是什么原因让叶志平校长流泪 (2)分享你参加消防安全演练的经历和感受。
教师讲述: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 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 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三、课堂总结
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 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安全与每个人息息 相关,我们既要关注自己的安全,也要关注他人的安全, 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
③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了面向全 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的生活需要和感知为出发点,力求使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生命能有所感悟,懂得爱护生 命,增强安全意识。教学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纵观这节课,不足之处主要有如下两点。
1.活动与情境设计完成后,教师应注意妥善安排各活动之间的次序,做到环环相扣,突出整体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够精练,教学过程调控还需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心理体验还可以更深入,这是以 后的教学不断改进的方向。
第 2 框 提高防护能力
【教学目标】
懂得科学的自救方法,既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道德修养)
2.结合社会观察,提高危险预判能力、避险和逃生能力。(责任意识)
3.掌握基本防护和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在紧急时刻应用。(道德修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一、导入新课
阅读思考: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各地学校积极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并邀请消防员进课堂,给同学们讲解与演示抗灾 知识与技能,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增强日常风险意识,提升防范思维。
想一想: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阅读教材 P70 的“生活观察”
公共卫生安全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卫生、食品 安全等多个方面,保障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们要争做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小卫士。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注意手卫生、勤开窗通风、正确处理有害垃圾、分餐 制用公筷、做好免疫接种等。
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 和做法 (2)结合实例,说说在生活中如何提高我们的 防护能力。
生活小调查:
(1)当你外出时,特别是夜间或人员比较拥挤的时 候,你会怎么做
(2)你认为学习哪些知识会帮助你迅速应对危险
(3)你认为你家里或学校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4)你知道紧急电话吗
教师讲述: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对 周围的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
视频:《教科书式避险》。
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做到临危不乱
教师讲述:当生命遭遇危险时,如果我们掌握有效 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和救他的能力,就能保护 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活动二:阅读教材 P71 的“探究与分享”
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出口堵了上百辆车。车 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 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 一定程度,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时间紧迫,看着 如瀑布般灌进隧道的雨水,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 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
思考: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
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人们根据周围事物的变化 来预测天气变化,识别风雨阴晴,以此来应对灾害。民 间谚语往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显示出古人的智慧。
天气谚语: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大雨不久就来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视频:《地震来临前的七种预兆》。
教师讲述: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 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 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 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 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活动三:阅读教材 P71 的“探究与分享”
某地发生5.9级地震,小洋迅速躲到墙角,等到安 全后才逃出房间。小洋的学校每年都会进行应急演练, 他知道当地震来临时,如果不能立刻撤离到安全空旷区 域,可就近寻找合适的躲避位置,如承重墙的墙根、墙 角,并蹲下保护好头部,防止被楼板、墙体砸伤。在这次 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据演练中学到的方法来避险的。
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避险方法 (2)在生活中, 我们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教师讲述: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 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 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教师板书: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新闻事件:2024年1月19日晚,河南省南阳市某 学校一宿舍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3人遇难、4人受伤。
思考:(1)遭遇火灾的正确脱险方法是什么 (2)你 会使用灭火器吗
观看视频:《怎样正确使用灭火器》。
新闻事件:2023年11月13日上午,河南省焦作市 某初中七入年级部分男生在期中考试间隙如厕时,因上 下楼梯发生拥挤摔倒,造成踩踏事件,导致1人死亡、
5人受伤。
提问:当你在生活中遭遇拥堵时,正确的脱险方法 是什么
教师提示: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
①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 大的地方停留,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
②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不要盲目奔跑或逆流前 进,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体,等待人 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③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要 展开自我救助:先稳住双脚,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紧握另 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 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
④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绊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 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尽 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 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预防与自护的方法
各抒己见: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么正确处理
脚踝扭伤、眼睛进沙子、低血糖、飞虫钻进耳朵、蜂 蜇伤、鼻出血、烫伤、猫狗咬伤、煤气中毒、中暑……
教师讲述: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 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 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教师板书: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活动四:阅读教材 P73 的“启思导行”
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有50多万,其中 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 所采取的重要抢救措施。在最佳抢救时间的4分钟内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挽救生命。
问题:(1)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接受专业培训等学 习心肺复苏。(2)你还知道哪些急救常识 查阅相关资 料并与同学分享。
三、课堂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 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为了 守护生命安全,我们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 逃生能力,还要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只有这 样,我们才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才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板 书 设 计
危险预判能力
避险和逃生能力
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取的材料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新闻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提高防护能力不仅能保 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在生活中能够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和避险逃生能力,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 有实践意义的防护与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帮学生解决一些实践层面的实际问题,让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从而达到 守护生命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