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2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2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
第 1 框 集体生活成就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养成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行,处理好在集体中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学会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习 他人的优点。(道德修养)
2.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认同集体对成长的意义,愿意主动在集体中展示个性,发展个性,认识和完善自我。(健全人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美好集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集体生活中,勇于承担责任。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及文字。
从村小学来到镇初中,我的视野更开阔了、我的生 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提升,思维更活跃 了;赛场上,运动员的拼搏和啦啦队员的呐喊声,让我充 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想一想:“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 后人格始能立。”集体生活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在 集体中,我们感受温暖和力量,共同经历成长。集体生 活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同学们,集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人 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 需要,集体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二、新课讲授
(一)集体联结度
活动一:比一比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51 的“相关链接”,列出相关 项目。
同学之间比一比:集体联结度与哪些因素相关
提示:集体的联结度通常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成 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成员间相 互交流的频率,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成员间的 默契程度,集体存在的时间长短。通常情况下,以上因 素赋值越大,集体的联结度就越高。
教师总结:集体生活能带给我们温暖。 一般来说, 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温暖就越多。集体成
员间的相互体贴、团结互助,传递着关爱和温暖,让我们 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集体生活的作用
活动二:元元的感谢信
阅读教材P51 的“探究与分享”。 尊敬的刘老师:
您好!
谢谢您推荐我做班级黑板报主编。还记得您曾对我 说:“我注意到,你认真地看每期黑板报,我从你的眼神中看 出了你的渴望。”担任黑板报主编后,征稿、催稿、编辑、版面 设计……我忙得不亦乐乎。为了办好黑板报,我主动与同 学交流、合作,感觉自己比以前开朗了许多,生活也过得更 加充实。我会更加努力地完成这一任务,为大家呈现内容 更为丰富的黑板报,让我们的班级生活更加精彩。
再次感谢您的信任和指导!
学生:元元 ××××年××月××日
教师提问:(1)担任班级黑板报主编后,元元有哪些 收获
提示: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我 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和尊重,学会理解和包容,彼 此友好相处。
教师提问:(2)有人认为,为集体做事情会耽误自己 的时间。结合元元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教师总结:①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学会与人交往。 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交往的平台。每个人有着不同的 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我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和
尊重,学会理解和包容,彼此友好相处。②集体生活有 助于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 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 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活动三:集体与个性养成
阅读教材 P52 的“探究与分享”。
教师提问:(1)你了解自己的个性吗
提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个性的“明镜”。 教师提问:(2)集体生活对我们发展个性有什么影响 提示:集体的发展推动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健康成长。
教师总结:③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人与 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个性的“明镜”,在集体中学习 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发挥自己的优 势和特长。④集体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园地。在集体生 活中,我们展示自己,发展自己。集体的发展推动个人 提升能力和健康成长。让我们在集体生活中相互促进、 相互成就、共同发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集体的概念,知道 了集体联结度的重要性。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在集体中发 展自我,如学会与人交往,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发展自己的 个性等。最后,我们要学会在集体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
集体的特点
集体生活成就我
集体的作用
学会与人交往
培养责任感
发展个性
成长园地
4 教 学 反 思
1.本节课在课前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在教学环节中能够准确把握时间,避免出现重复性语言,使整节课的节 奏连贯紧凑,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效果较好。
2.恰当地采用多媒体手段,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框 共建美好集体
【教学目标】
1.感受集体的关爱,树立建设美好集体的责任意识。(健全人格)
2.认同共建美好集体的意义,自觉参与到建设美好集体中来。(道德修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设美好集体的做法。
教学难点:对集体主义的认同。
一、导入新课 思考:(1)关于班集体建设,你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展示图片及文字。 (2)如何在建设美好集体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我们班的事情都有明确的分工,大家各负其责;秋 游爬山的时候,有的同学体力不支,大家相互关爱、相互 支持,不让一个人掉队;我们班的班规、班训是大家共同 制订的,同学们都能自觉遵守。
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美好集体是什么样的 你为建 设美好集体做过什么
分享交流:请几个学生分享看法,给予发言同学肯定。
教师总结:在美好集体中,我们能感受集体的关爱, 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建设美好 集体离不开你我他,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和努力。①建设 美好集体,要确定共同的愿景。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 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拥有共同的梦想,向 往美好的未来,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 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美好集体的愿景。共同的 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二、新课讲授
(一)学生自治
活动一:阅读教材 P54 的“探究与分享”——为建设美 好集体建言献策
提示:(1)示例:班级干部可以定期组织班会,与同 学们面对面交流问题和解决方案。(2)①对于集体的事 务,应积极参与、共同商定。②对于集体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改 进建议。
教师总结:②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我们应主动作为,各负其责,各尽其能。③建设美好集 体,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我们要自觉遵守集体 的共同规则,使集体生活得以有序开展;要学会处理与 他人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推己及人,多些宽容和 理解;要弘扬正气,自觉抵制并机智应对欺凌行为。
(二)合作与竞争
活动二:阅读教材 P54~55 的“探究与分享”乒乓 球队的主力
两位同学都是学校乒乓球队的主力……
想一想:(1)结合材料,说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提示:合作与竞争并不必然矛盾,我们要处理好二 者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2)在集体生活中,你是如何处理合作与竞 争的关系的
提示: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
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教师总结:④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 竞争观念。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 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我们既要敢于竞争、勇于挑 战,又要善于合作、共同进步。
活动三:阅读教材 P55 的“方法与技能”
集体生活中的合作策略:①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 坦诚交流,彼此信任。②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 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足。③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 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④在他人需要的时候,给予 及时的支持与帮助。⑤经常自我反思,尝试自我改进。
请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在集体中合作时遇到的困难, 并结合上述的策略来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教师总结:⑤建设美好集体,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 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同时,要充分重 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发展。 活动四:播放视频《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张连钢》
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是怎样炼成的 为找 到这个答案,港口专家张连钢走了10年。
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当时处在
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放弃休息时间,不顾自己的身 体毅然挑起重担。那时候,国外垄断自动化码头技术, 相信自己的张连钢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
2017年5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投产,创下世 界自动化码头开港作业效率最高纪录。后来,张连钢团 队多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张连钢也从智慧码头 的“门外人”成为智慧码头的“推门人”。
想一想:是什么让张连钢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挑起 筹建智慧码头的重担
教师总结:集体主义是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 原则。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 是一致的,这一特点使集体主义原则能在全社会范围内 贯彻落实。只有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把国家利益和集体 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才能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建设美好集体的 具体做法,并且可以运用集体生活中的合作策略指导自 己的学习生活。同时,我们懂得了集体主义原则的内 涵,在生活中坚持贯彻集体主义精神。
③ 板书设计
要确定共同的愿景
共建美好集体
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4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授课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过多,整节课讲得比较匆忙,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 解,今后要针对这些现象及时做出调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采用了学生 喜欢的上课方式,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