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楷书经典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书法的演化过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3、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及书法评价标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4、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教学难点:如何鉴赏书法作品,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章法、结构、用笔、意境美。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演示法、练习实践法。器材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墨汁、毛笔、砚、宣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喜欢旅游吗?在游览中,你除了欣赏自然和人文景观,领略风土人情,品尝美食盛宴,是否留意过处处可见的书法作品?(欣赏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教师提问:1、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常常见到书法?(欣赏邓小平故居)2、为什么中国的汉字会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书法艺术?(世界上的文字有几百种,可是只有中国的汉字写成了一门艺术,我们称这门艺术为书法,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纵观世界漫长的书法发展史,中国书法已从汉字的书写技巧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视角艺术,它积累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二、何谓“书法”、“书体”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法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书体是由于汉字的出现,随着字体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最后从字体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义并逐渐丰富的具有各自独特面目和独特风格的汉字书写体系。三、了解书法的演变历程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四、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楷书之美(多宝塔碑)2、章法布局3、字体结构4、用笔特点5、楷书作品的意境之美(一)楷书的特点1、(欣赏三种字体)楷书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特点: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草书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2、(欣赏三幅书法作品)以上哪一幅作品可以用端庄劲美、气势雄厚来形容?(学生答:楷书),这三幅作品分别是:颜真卿的行书《三表帖》遭劲舒和,神采飞动。楷书《多宝塔碑》端庄劲美、气势雄厚来形容草书《湖州帖》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二)颜真卿:中国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今天我们重点学习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三)、创作的背景:颜真卿一生楷书代表作品颇多,《多宝塔碑》是他的早年书法。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塔感应碑文》,讲述的是唐代僧人楚金禅师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多宝塔时时出现在眼前,于是决定将其变为现实,在千福寺兴建多宝塔,耗时四年,是唐代重要碑刻,是唐代书法代表作品,,此碑为颜真卿44岁所书,是他前期的成名作品,也是后人初学书法的极佳范本。(四)、章法布局:布局规整,在章法上采用较为密集有序的排列方式,有别于褚、欧疏朗清秀的章法布置,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更紧密,大小字兼有,且都写得沉着雄浑,整篇浑然一体,疏密得当,保持整齐一律的楷书美学原则。(五)字体结构:结构平稳,字形严谨方正,以横竖笔画为主笔,横和竖穿插匀称,横画长而挺俊,竖画居中放置,重心平稳。(六)、用笔的特点:笔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用笔多中锋,起笔和收笔的顿按都非常明显,起笔藏锋为主,有些横画起笔较为外露,而收笔用顿笔和回锋较多,强调护尾,令人感觉到颜体的雄浑、大气,横竖笔画对比鲜明,富有节奏、韵律美感。撇画轻盈挺健、捺画粗壮有力,给人以刚健的动感。五、课堂练习: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作业展示:点评总结六、楷书作品的意境美:以书法表达真性格、真感受七、练习书法的心态:鲁迅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可见,书法是门艺术,不是简简单单地能写好字就是学好了书法,而是要用“心”去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