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技术学科测试卷(五)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在利用数据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不会产生数据
B. 面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间,信息的价值都是相同的
C. 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以二进制方式存储和处理
D. 同一信息只能依附于相同的载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和信息。A选项错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例如,在线购物、社交媒体互动、浏览网页、使用各种应用等行为都会产生数据。B选项错误,信息的价值往往取决于接收者的需求、时间、情境等多个因素。同样的信息,对于不同的人群或在不同的时间,其价值可能会有所不同。D选项错误,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进行传播,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同一信息也可以同时通过多种载体进行传播。故选择C。
2.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深度学习是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
B. 在中国铁路12306APP中购票后自动生成二维码电子票的过程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C. 专家系统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智能水平
D. 人机协同作战机器人不是跨领域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选项B,这个说法虽然涉及到了技术应用,但并不能直接推断出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二维码电子票可能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但并不一定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选项C,专家系统主要是基于预定义的规则和知识库来模拟专家决策过程,它并不具备在与环境的交互中自我学习和提升智能水平的能力。选项D,人机协同机器人技术确实是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研究的交叉领域,旨在实现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军事、医疗、工业等,是跨领域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之一。选项A,深度学习确实是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它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领域,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工作方式,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并自动提取特征。故选择A。
3. 使用某APP时可通过手机相机拍照,并保存为1024×768像素,颜色位深度16位的BMP位图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像某个像素的颜色值编码表示可能为0000H
B. 拍照过程实现了信号的数模转换
C. 若将拍照图像转换为256级灰度BMP格式位图,则存储容量变为原来的2倍
D. 该图形格式在图像处理软件中任意放大,不会影响清晰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像数字化。B选项,拍照过程实际上是将光信号(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即模数转换(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而不是数模转换(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原始图像是16位颜色深度,即每个像素需要16位(2字节)来存储颜色信息。转换为256级灰度图像后,每个像素只需要8位(1字节)来存储灰度值。因此,存储容量将变为原来的一半,而不是两倍。这个选项是错误的。D选项,BMP是位图图像格式,当在图像处理软件中放大时,如果超过了原始图像的分辨率,那么图像将变得模糊,因为软件需要通过插值等方法来生成新的像素值。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A选项,由于颜色位深度为16位,每个像素的颜色值将是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在十六进制表示中,这个数值的范围是0000H到FFFFH。因此,某个像素的颜色值编码表示可能为0000H,这是正确的,故选择A。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网络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B. URL是用来在客户端中定位一个文件
C. 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等设备,为了方便访问和管理,尽量使用动态地址
D. 网络的三个主要功能与作用是数据通信功能、资源共享功能、分布处理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选项A错误,网络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以及网络软件和网络协议共同组成的。B选项不准确,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中文意为统一资源定位符,确实是通过互联网来定位和访问特定资源的地址。然而,这里的资源不仅限于文件,还可以是网页、图片、视频、文档或其他文件。C选项不准确,在某些情况下,如需要远程访问或特定网络服务,固定IP地址可能更合适。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等设备为了方便访问和管理就应该尽量使用动态地址。D选项,网络的三个主要功能确实是数据通信功能(允许数据在网络中传输)、资源共享功能(使网络资源可以被网络上的用户所共享)和分布处理功能(允许在网络上的多台计算机上共同处理大型任务)。其它选项错误,故选择D。
5.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通过安装车载电子标签(存储车型、车牌号等信息)与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短程通讯,自动感应识别车辆,并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无须停车就能交纳费用。该系统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车主可以通过ETC微信小程序查询通行和支付记录。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组成与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ETC微信小程序属于该信息系统的软件
B. ETC维护人员不属于该信息系统的用户
C. 通过车载电子标签采集车辆信息,属于该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功能
D. 车辆ETC通行记录存储于数据库,属于该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功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组成与功能的描述。该信息系统的用户包含工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等。故本题应选B。
6.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通过安装车载电子标签(存储车型、车牌号等信息)与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短程通讯,自动感应识别车辆,并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无须停车就能交纳费用。该系统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车主可以通过ETC微信小程序查询通行和支付记录。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应用和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收费系统每天定时备份数据,是保护系统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B ETC微信小程序采用手机短信验证绑定车牌,可确保该系统无任何安全隐患
C. 在ETC微信小程序获取电子发票,体现了系统跨越时空限制,服务随时随处的优势
D. 若车载电子标签电池失效,则该车无法通过ETC车道,说明系统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应用和安全。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应遭循预防为主的理念。故本题应选B。
7.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通过安装车载电子标签(存储车型、车牌号等信息)与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短程通讯,自动感应识别车辆,并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无须停车就能交纳费用。该系统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车主可以通过ETC微信小程序查询通行和支付记录。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中传感与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载电子标签不属于传感设备
B. 由于该电子标签上有太阳能电池板,所以属于无源标签
C. 在车辆识别过程中,系统没有使用射频识别技术
D. 在识别车辆、开关禁行杆过程中,系统使用了传感与控制技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感与控制。A选项错误,车载电子标签属于传感设备,因为它能够感应并传输车辆信息。B选项错误,无源标签是指不需要内置电源的标签,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因此该标签属于有源标签。C选项错误,车辆识别过程中使用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这是ETC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D选项正确,系统在识别车辆和控制开关禁行杆的过程中,确实使用了传感与控制技术,以实现自动收费和车辆管理。故答案为:D。
8. 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若输入m、n、x的值依次为10、2、5,则输出n的值是( )
A. 5 B. 6 C. 7 D. 8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流程图。程序运行过程如下所示。因此,最终输出n的值为7。故答案为:C。
m n x a
10 2 5 5
10 7 0 1
9. 某二叉树中序遍历结果为BCAED,后序遍历结果为CBED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树的高度为4
B. 该二叉树前序遍历结果为ACBDE
C. 该树度为2的节点有1个
D. 使用数组表示该二叉树至少需要7个存储空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二叉树。选项A,树的高度是从根节点到最远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上的节点数。这棵树的高度是3,故错误。选项B,这棵树的前序遍历结果是ABCDE,故错误。选项C,度为2的节点是指有两个子节点的节点。在这棵树中,只有根节点A有两个子节点B和D。选项D,是完全二叉树时,需要7个存储空间,故说法不准确。故选择C。
10.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st=[0]*10
a=[4,6,1,7,2,8,6]
top=0;st[top]=a[0]
for i in range(1,len(a)):
while top!=-1 and a[i]top-=1
top+=1
st[top]=a[i]
执行该程序段后,变量top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栈的操作。阅读程序可知,先入栈a[0],然后遍历列表a剩余元素,如果大于栈顶元素继续入栈,否则弹出栈顶元素。因此程序执行完后栈内元素为:126,故top值(top初始为0)为2。故选C。
11.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s=input()
occ=""
n=len(s)
rk=ans=0
for i in range(n):
while rk < n and s[rk] not in occ:
occ+=s[rk]
rk+=1
ans=max(ans,rk-i)
occ=occ[1:]
print(ans)
执行该程序段后,若输入字符串s的值为“ilovexuejun”,则输出ans的值为( )
A. 6 B. 7 C. 8 D. 9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给定字符串“ilovexuejun”,我们需要找出不包含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并输出其长度。程序使用了滑动窗口的方法,通过两个指针(i和rk)和一个临时字符串(occ)来实现。具体步骤如下:初始化:输入字符串s为“ilovexuejun”,occ为空字符串,n为字符串长度11,rk和ans都初始化为0。遍历字符串:对于每一个起始位置i,通过内循环移动rk指针找到最长的无重复字符子串,并更新occ和ans。内循环条件是rk未到达字符串末尾且字符s[rk]未出现在occ中。每次rk移动时,将当前字符s[rk]加入occ,并更新rk。内循环结束后,更新ans为当前最长无重复子串的长度rk-i。更新occ为去掉第一个字符的子串,为下一次迭代做准备。最后打印ans。根据以上过程,可知输出ans的值为:7。故答案为:B。
12.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import random
que=[0]*6
head=tail=0
t=0;ans=[]
k=100
for i in range(6):
t+=random.randint(1,200)
que[tail]=t;tail+=1
while que[head]< t-k:
head+=1
ans.append(tail-head)
执行该程序段后,ans的值不可能的是( )
A. [1,2,0,1,2,3] B. [1,2,2,2,2,2]
C. [1,1,1,1,1,1] D. [1,2,3,4,5,6]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程序分析。队列长度追加到ans列表,选项A,当tail=1,head=0,则1追加到ans中。当tail=2,head=0,则2追加到ans中。当tail=3时,head=3,则0追加到ans中。这时head不可能为3,选项A不可能出现。故选择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8分,第14小题9分,第15小题9分,共26分)
13. 近日某战区陆军组织实兵对抗演习,红军派出侦察员深入蓝军腹地,将侦查所得情报以数字形式进行编码、加密后发回红军指挥部。
如将某情报编码为25,0,78,78,78,78,78,78,78即为原文;
现将原文加密成密文,加密方法如下:
规则a:原文中某数不为0且相邻无重复,密文用该数本身;
规则b:原文中某数为0且相邻无重复,密文用两个数代替,第1个为0,第2个为0;
规则c:原文中某数相邻有重复,密文用3个数表示:第1个为0,第2个为重复数的个数,第3个为该数本身;
根据上述加密方法,示例加密过程如下图a所示。
图a
现在,红军指挥部要求编写了一个用于解密的Python程序,以便尽快提取情报。功能如下:输入密文数据,程序对密文进行解密后显示原文数据(保证输入的密文数据无误)程序运行界面如图b所示。
密文:25,0,0,0,7,78 原文:25,0,78,78,78,78,78,78,78
图b
(1)如果密文为“23,0,21,66,0,0,77,0,5,0”,则原文中有_________个0。
(2)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
#输入密文数据保存到列表1st1,如1st1=[25,0,0,0,7,78],代码略
Ist2=[];p=0
while p①____________
if c!=0:
1st2.append(c)#在列表Ist2末尾添加元素c
p=p+1
else:
next_c=lst1[p+1]
if next_c==0:
1st2.append(0)
②____________
else:
for i in range(next_c):
1st2.append(③____________)
p=p+3
#输出原文数据1st2,代码略
【答案】 ①. 6 ②. c = lst1[p] ③. p = p + 2 ④. lst1[p + 2]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综合应用。
(1)根据规则b和规则c进行解密:"23"->23;"0,21,66"->21个66;"0,0"->0;"77"->77";0,5,0"->5个0。因此,原文中的0有1个0(规则b)和5个0(规则c),总共6个0。故答案为:6。
(2)这里是从密文列表中读取当前要处理的数字。故答案为:c = lst1[p]。这里处理规则b的情况,遇到0且下一个也是0的情况,表示原文中的0,需要跳过两个位置。故答案为:p = p + 2。这是处理规则c的情况,遇到0且下一个不是0的情况,表示原文中的某数有重复,需要读取重复数和实际的数,并在原文中插入多个该数。故答案为:lst1[p + 2]。
14. 小梁基于Flask Web框架搭建鸟蛋孵化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测一窝鸟蛋在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值,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Web服务器,存储到数据库中;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查看实时监测结果和历史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的实现架构是___________(单选,填字母:A.B/S架构/B.C/S架构)。
(2)为实现系统功能,需要用到的硬件设备有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智能终端 B.温湿度传感器 C.超声波传感器 D.loT
(3)该系统服务器端程序的部分代码如下:
#导入Flask框架模块及其他相关模块,代码略
app=Flask(_name_)
@app.route('/update')
defrecv():
#接收智能终端上传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存储到数据库中,代码略
#服务器其他功能,代码略
if_name_=='_main_':
app.run(host='192.168.1.100',port=5000)
若当前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为36、湿度值80,分别通过参数t和h提交,则智能终端提交传感器数据到Web服务器的URL为http://_______________。
(4)小梁将系统中近期某月的温湿度数据导出,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分析该月每天温差(当天最高温度-当天最低温度)的变化情况,绘制如图b.所示的线形图,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
图a 图b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asplt
df=pd.read_excel("data.xlsx")#读取文件data.xlsx中数据
df.insert(0,"日期","") #插入列
for i in df.index:
df.at[i,"日期"]=df.at[i,"上传时间"][:10]
dfmax=df.groupby("日期",as_index=False).max()
dfmin=df.groupby("日期",as_index=False).min()
plt.plot(___________)
#设置绘图参数,显示如图b所示线形图,代码略
(5)小梁使用该系统同时采集多个鸟窝孵化数据,并上传到同一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但发现无法区分不同鸟窝的孵化数据,结合系统功能,请给出一个改进的方案_________。
【答案】 ①. A ②. ABD ③. 192.168.1.100:5000/update t=36&h=80 ④. dfmax["日期"], dfmax["温度"] - dfmin["温度"] ⑤. 可以在数据上传时增加一个唯一标识符(如鸟窝ID),以区分不同鸟窝的数据。具体方案如下:在传感器数据上传时,增加一个参数表示鸟窝ID,例如http://192.168.1.100:5000/update t=36&h=80&nid=1,其中nid为鸟窝ID。在数据库中增加一列存储鸟窝ID,以便区分和查询不同鸟窝的孵化数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应用。
(1)B/S(Browser/Server)架构是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C/S(Client/Server)架构是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用户通过特定客户端软件访问服务器。题目描述用户通过浏览器查看数据,因此是B/S架构。故答案为:A。
(2)智能终端: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查看监测结果。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鸟蛋孵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loT(物联网设备):用于将传感器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Web服务器。超声波传感器:不涉及温度和湿度的监测,因此不需要。故答案为:ABD。
(3)根据Flask应用的路由配置,数据通过URL参数提交,格式为http://:/ =&=,其中主机地址为192.168.1.100,端口为5000,路由为/update,参数t和h分别为温度和湿度值。故答案为:192.168.1.100:5000/update t=36&h=80。
(4)plt.plot(dfmax["日期"], dfmax["温度"] - dfmin["温度"])代码用于绘制日期与温差的线形图。dfmax["日期"]表示横轴日期,dfmax["温度"] - dfmin["温度"]表示纵轴温差。故答案为:dfmax["日期"], dfmax["温度"] - dfmin["温度"]。
(5)可以在数据上传时增加一个唯一标识符(如鸟窝ID),以区分不同鸟窝的数据。具体方案如下:在传感器数据上传时,增加一个参数表示鸟窝ID,例如http://192.168.1.100:5000/update t=36&h=80&nid=1,其中nid为鸟窝ID。在数据库中增加一列存储鸟窝ID,以便区分和查询不同鸟窝的孵化数据。
15. 如图a所示,“test.csv”文件中存放学生的答题数据,每一行为一位学生,由学号和m道选择题答案构成,小王编写了一个选择题批改程序,功能如下:
①从文件“test.csv”中读取学生的答题数据,依次存入列表;
图a
②对每位同学选择题答案进行批改,输出每位同学选择题总得分,每小题2分。单选题选对得2分,不选或选错得0分;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错选得0分。
③输出每位学生总得分,错误最多的3道选择题题号和错误学生学号(包括多选题少选的学生学号),程序输出结果如图b所示。
图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意,若第9题多选题标准答案为"AC",则学号A22004同学该题的得分为_______分。
(2)定义如下judge(qan,cans)函数用于计算一道题(单选题或多选题)的得分,其中参数qan为该题标准答案,cans为该题学生答案。
def judge(qan,cans):
result=0
if qan==cans:
result=2
else:
result=1
for c in :
if c not in :
result=0
break
return result
若将加框处代码"cans"与"qan"相互对换,则会导致某些情况无法得到符合函数功能的结果。调用judge(qan,cans)函数,下列4组数据中能测试出这一问题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judge("AC","AC") B.judge("BD","AC")
C.judge("AC","ACD") D.judge("ABD","AD")
(3)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
从文件"test.csv"中读取n个学生的答题数据,依次存入列表a的a[0]至a[n-1]中。a[i]包含11个数据项,a[i][0]存放学号,a[i][1]~a[1][10]分别存放第1题~第10题的答案,未作答时值为空格
代码略
```
m=10
qans=["B","C","A","B","D","C","C","B","AC","BCD"]#m个题标准答案
err=[[""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m)]
tail=[0]*m
link=[-1]*m
for i in range(n):
suma=0
for j in range(m):
ans=judge(qans[j],a[i][j+1])
if ans!=2:
①________
tail[j]+=1
suma+=ans
print("学号:",a[i][0],",选择题总得分:",suma)
head=0
for i in range(1,m):
p=q=head
while p!=-1 and tail[i]q=p
p=link[p]
if q==p:
link[i]=head
head=i
else:
②________
link[i]=p
print("错误最多的3道选择题是:")
p=q=head
k=0
while p!=-1:
k+=1
if③________:
break
print("第",p+1,"题","共有",tail[p],"人错误,学号:",err[p][:tail[p]])
q=p
p=link[p]
【答案】 ①. 1 ②. CD ③. err[j].append(a[i][0]) ④. link[q] = i ⑤. k >3 and tail[p] < tail[q]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程序分析。(1)学号A22004同学第9题选择A。标准答案为AC,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错选得0分,属于选对不全的,故得1分。(2)选项C,本来该得0分,得1分。选项D,本来该的1分,得0分。故选择CD。(3) ①根据程序分析可知,第j+1道题的索引为j,将该错误题的学生学号添加到列表err中,故err[j].append(a[i][0])。 ②该段链表操作将错题数量按照降序排序,故填写link[q] = i。③最后遍历链表输出错误最多的3道题,包括错误数量相同的题。if条件为判断循环结束,题量的计数变量k应该大于3,控制题量,还要保证能够将错误题量相同的题输出,判断条件tail[p] < tail[q],故最后填写k >3 and tail[p] < tail[q]。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技术学科测试卷(五)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在利用数据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不会产生数据
B. 面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间,信息的价值都是相同的
C. 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以二进制方式存储和处理的
D. 同一信息只能依附于相同的载体
2.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深度学习是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
B. 在中国铁路12306APP中购票后自动生成二维码电子票的过程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C. 专家系统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智能水平
D. 人机协同作战机器人不是跨领域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
3. 使用某APP时可通过手机相机拍照,并保存为1024×768像素,颜色位深度16位的BMP位图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像某个像素的颜色值编码表示可能为0000H
B. 拍照过程实现了信号的数模转换
C. 若将拍照图像转换为256级灰度BMP格式位图,则存储容量变为原来的2倍
D. 该图形格式在图像处理软件中任意放大,不会影响清晰度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网络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B. URL是用来在客户端中定位一个文件
C. 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等设备,为了方便访问和管理,尽量使用动态地址
D. 网络的三个主要功能与作用是数据通信功能、资源共享功能、分布处理功能
5.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通过安装车载电子标签(存储车型、车牌号等信息)与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短程通讯,自动感应识别车辆,并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无须停车就能交纳费用。该系统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车主可以通过ETC微信小程序查询通行和支付记录。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组成与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ETC微信小程序属于该信息系统的软件
B. ETC维护人员不属于该信息系统的用户
C. 通过车载电子标签采集车辆信息,属于该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功能
D. 车辆ETC通行记录存储于数据库,属于该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功能
6.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通过安装车载电子标签(存储车型、车牌号等信息)与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短程通讯,自动感应识别车辆,并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无须停车就能交纳费用。该系统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车主可以通过ETC微信小程序查询通行和支付记录。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应用和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收费系统每天定时备份数据,是保护系统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B. ETC微信小程序采用手机短信验证绑定车牌,可确保该系统无任何安全隐患
C. 在ETC微信小程序获取电子发票,体现了系统跨越时空限制,服务随时随处的优势
D. 若车载电子标签电池失效,则该车无法通过ETC车道,说明系统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
7.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通过安装车载电子标签(存储车型、车牌号等信息)与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短程通讯,自动感应识别车辆,并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实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无须停车就能交纳费用。该系统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车主可以通过ETC微信小程序查询通行和支付记录。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中传感与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载电子标签不属于传感设备
B. 由于该电子标签上有太阳能电池板,所以属于无源标签
C. 在车辆识别过程中,系统没有使用射频识别技术
D. 在识别车辆、开关禁行杆过程中,系统使用了传感与控制技术
8. 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若输入m、n、x的值依次为10、2、5,则输出n的值是( )
A. 5 B. 6 C. 7 D. 8
9. 某二叉树中序遍历结果为BCAED,后序遍历结果为CBED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树的高度为4
B. 该二叉树前序遍历结果为ACBDE
C. 该树度为2的节点有1个
D. 使用数组表示该二叉树至少需要7个存储空间
10.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st=[0]*10
a=[4,6,1,7,2,8,6]
top=0;st[top]=a[0]
for i in range(1,len(a)):
while top!=-1 and a[i]top-=1
top+=1
st[top]=a[i]
执行该程序段后,变量top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
11.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s=input()
occ=""
n=len(s)
rk=ans=0
for i in range(n):
while rk < n and s[rk] not in occ:
occ+=s[rk]
rk+=1
ans=max(ans,rk-i)
occ=occ[1:]
print(ans)
执行该程序段后,若输入字符串s的值为“ilovexuejun”,则输出ans的值为( )
A. 6 B. 7 C. 8 D. 9
12.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import random
que=[0]*6
head=tail=0
t=0;ans=[]
k=100
for i in range(6):
t+=random.randint(1,200)
que[tail]=t;tail+=1
while que[head]< t-k:
head+=1
ans.append(tail-head)
执行该程序段后,ans的值不可能的是( )
A. [1,2,0,1,2,3] B. [1,2,2,2,2,2]
C [1,1,1,1,1,1] D. [1,2,3,4,5,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8分,第14小题9分,第15小题9分,共26分)
13. 近日某战区陆军组织实兵对抗演习,红军派出侦察员深入蓝军腹地,将侦查所得情报以数字形式进行编码、加密后发回红军指挥部。
如将某情报编码为25,0,78,78,78,78,78,78,78即为原文;
现将原文加密成密文,加密方法如下:
规则a:原文中某数不为0且相邻无重复,密文用该数本身;
规则b:原文中某数为0且相邻无重复,密文用两个数代替,第1个为0,第2个为0;
规则c:原文中某数相邻有重复,密文用3个数表示:第1个为0,第2个为重复数的个数,第3个为该数本身;
根据上述加密方法,示例加密过程如下图a所示
图a
现在,红军指挥部要求编写了一个用于解密的Python程序,以便尽快提取情报。功能如下:输入密文数据,程序对密文进行解密后显示原文数据(保证输入的密文数据无误)程序运行界面如图b所示。
密文:25,0,0,0,7,78 原文:25,0,78,78,78,78,78,78,78
图b
(1)如果密文为“23,0,21,66,0,0,77,0,5,0”,则原文中有_________个0。
(2)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
#输入密文数据保存到列表1st1,如1st1=[25,0,0,0,7,78],代码略
Ist2=[];p=0
while p①____________
if c!=0:
1st2.append(c)#在列表Ist2末尾添加元素c
p=p+1
else:
next_c=lst1[p+1]
if next_c==0:
1st2.append(0)
②____________
else:
for i in range(next_c):
1st2.append(③____________)
p=p+3
#输出原文数据1st2,代码略
14. 小梁基于Flask Web框架搭建鸟蛋孵化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测一窝鸟蛋在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值,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Web服务器,存储到数据库中;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查看实时监测结果和历史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的实现架构是___________(单选,填字母:A.B/S架构/B.C/S架构)。
(2)为实现系统功能,需要用到的硬件设备有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智能终端 B.温湿度传感器 C.超声波传感器 D.loT
(3)该系统服务器端程序的部分代码如下:
#导入Flask框架模块及其他相关模块,代码略
app=Flask(_name_)
@approute('/update')
defrecv():
#接收智能终端上传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存储到数据库中,代码略
#服务器其他功能,代码略
if_name_=='_main_':
app.run(host='192.168.1.100',port=5000)
若当前传感器采集到温度值为36、湿度值80,分别通过参数t和h提交,则智能终端提交传感器数据到Web服务器的URL为http://_______________。
(4)小梁将系统中近期某月温湿度数据导出,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分析该月每天温差(当天最高温度-当天最低温度)的变化情况,绘制如图b.所示的线形图,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
图a 图b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asplt
df=pd.read_excel("data.xlsx")#读取文件data.xlsx中的数据
df.insert(0,"日期","") #插入列
for i in df.index:
df.at[i,"日期"]=df.at[i,"上传时间"][:10]
dfmax=df.groupby("日期",as_index=False).max()
dfmin=df.groupby("日期",as_index=False).min()
plt.plot(___________)
#设置绘图参数,显示如图b所示线形图,代码略
(5)小梁使用该系统同时采集多个鸟窝的孵化数据,并上传到同一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但发现无法区分不同鸟窝的孵化数据,结合系统功能,请给出一个改进的方案_________。
15. 如图a所示,“test.csv”文件中存放学生的答题数据,每一行为一位学生,由学号和m道选择题答案构成,小王编写了一个选择题批改程序,功能如下:
①从文件“test.csv”中读取学生的答题数据,依次存入列表;
图a
②对每位同学选择题答案进行批改,输出每位同学选择题总得分,每小题2分。单选题选对得2分,不选或选错得0分;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错选得0分。
③输出每位学生总得分,错误最多的3道选择题题号和错误学生学号(包括多选题少选的学生学号),程序输出结果如图b所示。
图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意,若第9题多选题标准答案为"AC",则学号A22004同学该题的得分为_______分。
(2)定义如下judge(qan,cans)函数用于计算一道题(单选题或多选题)的得分,其中参数qan为该题标准答案,cans为该题学生答案。
def judge(qan,cans):
result=0
if qan==cans:
result=2
else:
result=1
for c in :
if c not in :
result=0
break
return result
若将加框处代码"cans"与"qan"相互对换,则会导致某些情况无法得到符合函数功能的结果。调用judge(qan,cans)函数,下列4组数据中能测试出这一问题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judge("AC","AC") B.judge("BD","AC")
C.judge("AC","ACD") D.judge("ABD","AD")
(3)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
从文件"test.csv"中读取n个学生的答题数据,依次存入列表a的a[0]至a[n-1]中。a[i]包含11个数据项,a[i][0]存放学号,a[i][1]~a[1][10]分别存放第1题~第10题的答案,未作答时值为空格
代码略
```
m=10
qans=["B","C","A","B","D","C","C","B","AC","BCD"]#m个题的标准答案
err=[[""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m)]
tail=[0]*m
link=[-1]*m
for i in range(n):
suma=0
for j in range(m):
ans=judge(qans[j],a[i][j+1])
if ans!=2:
①________
tail[j]+=1
suma+=ans
print("学号:",a[i][0],",选择题总得分:",suma)
head=0
for i in range(1,m):
p=q=head
while p!=-1 and tail[i]q=p
p=link[p]
if q==p:
link[i]=head
head=i
else:
②________
link[i]=p
print("错误最多的3道选择题是:")
p=q=head
k=0
while p!=-1:
k+=1
if③________:
break
print("第",p+1,"题","共有",tail[p],"人错误,学号:",err[p][:tail[p]])
q=p
p=link[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