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 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道德与法治- 年级:三年级- 学期:秋季- 课题:1.1 学习伴我成长- 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认识到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每个人都是在学习中成长的。2. 道德修养:体验“做”中学的乐趣,理解学习是成长的重要途径。3. 法治观念:珍惜学习机会,初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4. 健全人格: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形成自我驱动力。5. 责任意识:明确学习的责任,理解学习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对学习的理解可能仍停留在课堂学习的层面,对生活中的学习缺乏深刻认识。此外,他们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品质的提升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多样性和普遍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学习照片或视频,准备分享学习故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视频、案例等)、预习任务单、小组讨论话题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吗?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学习?”2. 展示图片或视频:播放不同学习场景(如阅读、绘画、科学实验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多样性。3. 引出课题:“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它伴随我们成长的每一步。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学习伴我成长’这个话题。”学生活动:- 积极回应教师的提问,分享自己对学习的看法。- 观看图片或视频,感受学习的多样性。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二)新课学习第一环节:认识学习的多样性教师活动:1. 案例分析:讲述“狼孩”和“方仲永”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狼孩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方仲永长大后写诗的才能为什么会变平庸。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是什么”,并分享自己认为的学习形式。3. 汇报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学生活动:- 认真聆听案例分析,积极思考并讨论。- 分享自己的学习形式和看法,积极参与讨论。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拓宽学习视野。第二环节: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老师、家长、同学等角色,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学习互动。2. 情境讨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如何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3. 学生讲述: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故事或感受,可以是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学生活动:- 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学习感受。- 针对情境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分享自己的学习故事或感受,接受其他同学的点评和教师的引导。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第三环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活动:1. 展示社会现象:展示社会中不同年龄层人群学习的照片或视频(如老年人学习书法、中年人学习编程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2. 法律条文解读:解读我国关于学习的法律条文,让学生明确学习既是权利也是义务。3.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学生活动:- 观看展示内容,感受学习的普遍性。- 了解法律条文,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总结学习经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社会现象和法律条文解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三)习题设计习题一:判断题1. 学习只发生在学校里,离开学校就不需要学习了。( )- 答案:错。学习无处不在,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2. “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 答案:对。狼孩的故事展示了缺乏人类社会学习和文化熏陶的后果,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习题二:选择题3. 下列哪项不属于学习的范畴?( )A. 阅读一本好书 B. 和朋友聊天了解新知识C. 观看一部电影 D. 躺在床上发呆- 答案:D。躺在床上发呆并没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或技能,不属于学习的范畴。4. 终身学习理念强调的是( )A. 只在年轻时努力学习 B. 完成学业后就不需要再学习C. 学习是一生的事业 D. 学习只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 答案:C。终身学习理念强调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过程,不仅仅是年轻时的任务或找工作的手段。习题三:简答题5.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学习给你带来了哪些变化或成长?- 参考答案:此题答案开放,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例如,可以说学习让我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学习也让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我学会了坚持和毅力等。习题四:实践活动6. 设计一份“周末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和预期目标,并简要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 参考答案: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计划,例如:- 学习内容:阅读《小王子》一书,学习30分钟英语口语,练习一小时钢琴。- 时间安排:上午9:00-10:30阅读《小王子》,10:30-11:00休息并做眼保健操,11:00-11:30英语口语学习;下午2:00-3:00钢琴练习。- 预期目标:通过阅读《小王子》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通过英语口语学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钢琴练习巩固技巧并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选择这些内容是因为我对这些领域感兴趣,同时它们也对我的全面发展有帮助。(四)课堂总结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习的多样性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表扬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的学生,鼓励大家继续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学生活动:- 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回顾和总结,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 发表自己的学习感悟和未来的学习规划。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观察并记录自己一周内的学习行为(包括时间、地点、内容等),思考这些学习行为对自己成长的影响。3. 准备一个关于“我在生活中学习”的小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