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与社会》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增强社会责任感。 道德修养 : 培养公共道德意识, 尊重他人, 爱护公共财物。 法治观念 : 初步了解法律对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健全人格 : 通过参与社会生活, 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责任意识 : 认识到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培养亲社会行为。 教学重点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认识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 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导入 2022年4月,上海疫情告急,急需支援。王晶晶第一时间报名援沪。她说,自己是急诊科护士,在这关键时刻理应挺身而出。可是她却忘了自己还是一个母亲,13岁的儿子需要她陪伴、接送、辅导作业…4月2日,她和战友们入驻上海临床方舱医院,开启了紧张“守沪”模式。王晶晶作为小组里唯一一名急诊科专科护士,勇挑重担,担任责任组长。他除了分管病情较重的患者,还要负责组员的进舱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各种抢救流程和仪器使用。 思考:王晶晶为什么愿意无私奉献自己?授新课 【情境创设】 思考: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提示:(1)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关注社区治理、关心国家发展;等等。 学生:...... 教师:(1)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关注社区治理、关心国家发展;等等。 (2)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探究一】 小米:家、学习(学校、图书馆、绘画等)、娱乐(聚会、旅行、各种社交软件) 康叔:家、医院、工作、银行、机场、饭店、各种会议等,范围更广。对于国家政策发展更加关注。 宝宝:家、游乐场 思考:1.不同阶段的人,参与的社会生活一样吗?有哪些? 2.从不同年龄的社会生活变化,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 教师: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探究二】疫情形势严峻,你发现你们小区存在哪些问题?就这些问题,你会给你的小区提出哪些建议? 学生:...... 教师: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探究三】“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会干涸” “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须要过共同的生活。”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思考:结合以上三句话,根据你的认识,表达你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 学生:...... 教师: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探究三】“宅男”、“宅女”一般指长期足不出户,但与人面对面交往较少、看似生活圈狭小,或没有工作在家待业,亦或有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很少外出,以及一些居家就业者皆被一般大众划为此类。 讨论并回答:“宅男宅女”们有没有脱离社会呢? 学生: 教师:因为他们只是不善于或不想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正面交往,但却用另外一种方式继续和社会发生联系。吃穿住用行都来自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交流与思考】“我”的身份:在学校是学生, 在家里是子女, 在社会是社会成员 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学生:...... 教师: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拓展】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①血缘关系 因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②地缘关系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③业缘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这说明( ) A.我们可以尽情享受生活 B.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发展了 C.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我们生活中需要的产品物美价廉 2.下列对个人与社会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社会犹如一张“大网” ,每个人都是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C.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众多人的集合体 D.个人就是社会,社会就是个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