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 尊重他人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尊重他人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中的平等、公正、友善等理念。
2.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学会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尊重他人的人格、权 利和劳动成果,做到平等待人、换位思考和欣赏他人。
3.法治观念:明确尊重他人是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4.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同时也能尊重他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5.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尊重他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积极主 动地参与到营造尊重他人的社会氛围中。
二、授新课
【自主学习】
1.什么是尊重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为什么) 3.如何尊重他人 (怎么办)
【法治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公民通过法律手段成功维护自身权益的小故事,如消费者投诉后获得赔偿、农 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工资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的 你觉得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 什么作用 ”
【展示图片】
展示两幅场景图片,一幅是比赛中选手相互尊重的场景,另一幅是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场景。 思考:
(1)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2)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学生:场景一体现了对比赛对手的尊重;场景二是不尊重环卫工人的表现。在社会生活中,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做到换位思考,做到平等待人,做到欣赏他人等等。
教师: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这是尊重的最基本表现。
【设置疑问】
什么是尊重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呢
教师:尊重是尊敬、重视的意思。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展示一些不尊重他人的图片,如歧视他人、侮辱他人等。
思考:
1.这些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 2.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这些图片反映了一些人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种基 本的道德素养。
教师: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探究与分享】
呈现不同人物对尊重的看法:
人物1:我希望被他人尊重,因为受到尊重,心里感觉很好。 人物2: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
人物3:只有他人尊重我,我才会尊重他人。
人物4:别人是否尊重我,我不在乎,我只关心自己内心的感受。 思考:
(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1:我赞同人物2的观点,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
学生2:我认同“尊重比帮助更重要”的观点。帮助是给予他人实际的帮助,而尊重则是给予 他人精神上的支持和认可。尊重可以激发他人的自尊和自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 严。
教师: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探究与分享】
图书馆不允许衣冠不整者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学生1: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每个人都可以进馆阅读。
学生2:图书馆是文明学习的场所,衣冠不整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学生回答:我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文明的场所,衣冠不整者进馆读书可能会影响其他读者的阅 读体验,也不符合图书馆的氛围。但是,每个人都有阅读的权利,图书馆可以提供一些适当 的帮助,让衣冠不整者能够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再进馆阅读。
教师:读者甲看到每个人都有进馆阅读的权利,但是没有看到衣冠不整者进馆阅读是对其他 读者的不尊重;读者乙看到衣冠不整者不得进馆读书是对其他读者的尊重;读者丙没有看到 尊重是相互的,每个人享有穿着自由的权利,但也需要尊重他人。
教师总结: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情景展示】
情景一:小东打算放学后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 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情景二: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这时,几个提前约好的同学来他家一起 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情景三:小明的舅舅兴致勃勃地谈前一天晚上看过的电影,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学生:
情境一:我会帮助小萌解决问题后,再去参观美术馆。
情境二:我会停止看足球比赛,与同学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情境三:我会认真听舅舅谈昨晚看过的电影。
教师: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 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探究分享】
展示一些关于尊重他人的观点,如尊重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尊重言而有信的人等。 提问: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
(1)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2)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3)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而轻视、歧视他人。
教师: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 人格,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案例分析】
小军和小明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小军考了62分,他急忙问小明考了多 少,小明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小军偷偷看了小明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8分。小军于 是很骄傲地对小明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科代表小丽对小军说:“真是给 你一点阳光就灿烂,我考了95分,你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
思考:材料告诉我们应如何尊重他人
教师: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 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故事】骆驼与羊
展示骆驼与羊的故事图片,骆驼和羊在争论谁更高大,最后它们去找老牛评理,老牛说它们 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教师引导: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 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教师总结:怎样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三、课后小结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2.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怎样尊重他人
4.怎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5.为什么要平等待人 怎样平等待人 6.怎样换位思考
7.怎样欣赏他人 课堂练习
1.古人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 们不应该(
A. 尊重他人人格 B. 尊重他人劳动 C.对他人有礼貌
D. 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事事迁就自己 2.你想对辱骂清洁工的人说( )
①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要做到平等待人
②要自尊自爱,不要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③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④这样做侵犯了清洁工的荣誉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施予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 术,也是仁爱的情操”我们之所以要尊重他人,是因为( )
A. 尊重他人要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B.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C.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对待他人
D. 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和重视他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