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唱响 《国际歌》 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 唱响 《国际歌》 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构建《国际歌》创作到传承发展的时空脉络,建立事件间联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国际共产主义的兴起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时空观念】 2.研读史料,通过搜集、阅读、整理材料,以及运用调查、访问等手段,初步了解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国际歌》的精神实质,达成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到以“英特纳雄耐尔”为名的精神内涵,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树立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责任感。【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到以“英特纳雄耐尔”为名的精神内涵,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国际歌》的精神实质
创新处理
课魂:以“英特纳雄耐尔”为主题聚焦本课 主线:从三个角度“寻英特纳雄耐尔之路、以英特纳雄耐尔之名、鸣英特纳雄耐尔之音”探究,透过《国际歌》创作到传承发展等历史事件分析《国际歌》的精神实质。 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进行重新自我建构,以此启发对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深度理解。
教学策略
情景教学,激活历史 →推动 知识掌握 时空定位,史料实证 →达成 历史解释 历史反思,体验交流 →感悟 家国情怀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情景再现】 教师一身旗袍,带领学生回到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以中共一大会议最后代表们慷慨激昂唱起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的情景,聚焦主题“以英特纳雄耐尔之名唱响国际歌”查收学习任务单 分小组合作完成课前探寻之旅【合作探究】 推出小组的金牌代言人激活老去故事 激发探究欲望第一幕 寻英特纳雄耐尔之路创作背景 【小组展演】 请小组结合书本101页“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相关知识和网上资源,展示《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及其词曲作者。 【历史追问】 如果你是皮埃尔·狄盖特,要为《国际歌》谱曲,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速度(慢速、中速、快速);力度(弱、渐弱、中强、强);情绪(抒情、悲愤、快乐、力量)来处理? 《国际歌》法语版 【历史之音】 共同倾听法语版《国际歌》,感悟歌曲情绪及歌词精神。 翻译过程 【】【小组展演】 请小组介绍《国际歌》的中文版歌词及其翻译的历史过程 【历史追问】 Internationale原为“国际”之意,传 达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想,为 何瞿先生要直接音译呢? 小组讨论,写下你的猜测! 小组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通过搜集、阅读、整理材料,以及运用调查、访问等手段,初步了解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合作探究】 阐述编曲想法及其历史背景理由,初步理解学习历史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历史解释】 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国际歌》的精神实质,认识到以“英特纳雄耐尔”为名的精神内涵【历史解释】 建立时空联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变化发展观点辩证分析问题第二幕 以英特纳雄耐尔之名1.【百家讲坛】 展示小组讨论后写下的谈论成果 思维碰撞,采用史料来印证小组猜想。 2.【史料实证】 瞿秋白曾对人说过,“英特纳雄耐尔” 一词,在西欧各国文字里几乎是同音的,现在汉语用了音译,不但能唱了,更重要的是唱的时候,可以和各国的音一致,使中国劳动人民和世界无产者得以同声相应,收到万口同声,情感交融的效果。 ——《民国那些年(1911-1924)你所不知道的秘史逸闻》 “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是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欧仁·鲍狄埃》(列宁1913年为纪念鲍迪埃逝世25周年而作) 揭示实质:以英特纳雄耐尔之名,全世界无产阶级者 同声响应国际共产主义的理想,共鸣合音。讨论小组成果,阅读史料,展开史料分析和实证,分析瞿秋白直接音译的原因,运用史实说明。 【论从史出】 建立事件间联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国际共产主义的兴起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历史解释】论从史出,全面客观认识历史问题,达成历史解释第三幕 鸣英特纳雄耐尔之音【时空传递】 教师讲述历史上唱响《国际歌》的国内外革命事件及举例《国际歌》被列为国歌的史实。 1896年,法国工人党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当时活动遭到了人为破坏,工人群众则高唱《国际歌》回击暴徒。1935年红军长征时,瞿秋白因病留下进行游击战争,但最后在福建被俘。他高唱《国际歌》前往刑场,就义于罗汉岭。1922年到1944年,国际歌是苏联的国歌。1931年到1937年,它也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歌。如果你细心的对比《国际歌》和今日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你便会发现很多相似之处。如《国际歌》开头的歌词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由此向全世界无产阶级发出战斗的号令。而《义勇军进行曲》也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予以回应,号召人民群众站起来,为光明的生活和幸福的明天战斗。而就在2022年,法国爆发全国性的大罢工,民众同样高唱《国际歌》要求提高薪资。 【家国情怀】升华启迪 虽然历史经历了百年的变迁,但是《国际歌》革命旋律仍然未变,英特纳雄耐尔之音,它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诞生,在无产阶级建立公正平等社会的使命中传承。 【共鸣合音】 播放学生合唱《国际歌》视频,请屏幕前的学生共同合唱。【体验式学习,在时空讲述中启思】 自行融入历史时空,思考有启发性的问题 【思考】 站在历史时空和角色立场,深入分析历史动机及思想 反向提问,寻找本质 引发深层反思,映射现实拓展 作业你会如何续写“英特纳雄耐尔”之音呢? 请结合相关音乐创作和历史背景知识,对《国际歌》进行创编,可续写歌词也可谱写新曲,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录制作品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