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第2课《观察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科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第2课《观察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科学

资源简介

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第2课《观察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知识
- 学生能够详细描述一种或多种植物的外部特征,包括根、茎、叶、花(如果有的话)和果实的形态、颜色、大小等。
- 理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知道使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重要性。
2. 科学探究
- 掌握并运用观察技能,包括按顺序观察、细致观察、记录观察结果等。
-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尺子)辅助观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细致度。
3. 科学态度
-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形成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
- 鼓励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 认识到观察是了解自然环境、认识植物生长变化的基础。
- 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理解保护植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详细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
- 理解并实践使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植物细节上的不同,并能准确记录。
-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 教学课件(包含植物图片、观察指南、视频资料等)。
- 多种植物样本(如绿萝、向日葵幼苗、多肉植物等),确保每组学生至少有一种植物进行观察。
- 观察工具(放大镜、尺子、记录本、彩笔等),每组一套。
- 班级观察记录表,用于汇总各组观察结果。
学生准备
- 观察记录本、铅笔、彩笔。
- 可选:自带一种感兴趣的植物进行观察(需提前与教师沟通)。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展示一幅植物茂密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幅图片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图片中的植物入手,谈论植物的美丽和多样性。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植物无处不在,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更好地观察植物,发现它们的秘密。”
(二)认识观察工具(约5分钟)
教师介绍观察工具(放大镜、尺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亲手尝试使用这些工具,感受它们对观察的帮助。
(三)观察植物的方法(约10分钟)
1. 初步观察
教师:“现在,请每组同学领取一份植物样本,我们先从整体上观察这株植物。”
- 引导学生使用眼睛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 鼓励学生用鼻子闻一闻植物的气味(注意安全,避免有毒植物)。
- 提醒学生不要随意触摸未知植物,但可以轻轻触摸已知安全的叶片感受其质感。
2. 细致观察
- 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细节,如叶脉的走向、叶片上的细小绒毛等。
- 使用尺子测量植物的高度、叶片的长度等,培养学生量化观察的能力。
- 提醒学生按顺序观察,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四)分组观察并记录(约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每组负责一种植物。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并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五)分享与交流(约15分钟)
1. 小组汇报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汇报内容包括植物的名称、外部特征、使用的观察工具及方法等。
2. 集体讨论
-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植物之间的异同点。
- 鼓励学生提出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的新知识。
- 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周围的植物,维护生态平衡。
(六)习题设计与巩固(约10分钟)
1. 填空题
- 植物的身体一般由()、()、()、()和()五部分组成。(答案:根、茎、叶、花、果实)
- 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植物的细节。(答案:放大镜)
2. 简答题
- 在观察植物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 你认为保护植物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好处?
3. 实践题
- 请在家中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连续一周的观察,每天记录其生长变化,并尝试预测其未来的生长趋势。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
1总结与作业布置(续)
总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来观察植物,详细描述了植物的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我们才能发现自然界的奥秘。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保护植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继续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成为小小植物学家。”
作业布置:
1. 观察日记:请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植物(可以是家里的盆栽、校园里的花草等),连续观察一周,并记录下植物的生长变化、环境条件(如光照、水分)对植物的影响等。鼓励使用图画、文字或拍照的方式记录,并尝试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 植物小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我身边的植物”的小报。内容包括介绍小组选择的植物种类、植物的生长习性、观察过程中的趣事、保护植物的小贴士等。小报要求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能够吸引他人的注意。
3. 家庭探索任务:与家人一起,在小区或附近的公园进行一次植物探索活动。尝试识别并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样本(注意安全,不要采摘受保护的植物),回家后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资料查找这些植物的名称和相关信息。最后,整理成一份植物探索报告,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观察植物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通过分享与交流环节,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分心,需要教师在巡回指导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另外,部分学生对于植物生长变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点,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我也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科学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