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坚持改革开放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坚持改革开放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拥护党的领 导。 道德修养: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 者。 法治观念:提升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知能力,正确分析改革开放带来的 影响。 健全人格:通过了解我国腾飞的表现,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责任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心及白豪感,关心国家发展,白觉参与改革开 放进程。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的意义,理解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深入理解其作为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
导入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思考: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授新课 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但在近代却遭受: 思考:这一一系列惨痛遭遇使中国明白了什么 学生: 教师: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②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想一想】谁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呢 又做出哪些努力 呢
学生:中国共产党 教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 国,彻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78年三中全会——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 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教师可讲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 革命和建设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正确道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推翻了压 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强国富民目标的最终实现奠 定了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不断推进改革 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改革开放,中国 逐渐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促进了国内经济的 快速增长。中国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分析】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郑重签下一
(
份“契约”,开始分田到户,尝试“大包干”的做法。这成为中国改革
的标志。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广大农村迅速推开,小岗村也
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Y




4
思考:你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吗
学生:
教师:时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
过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关链接】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思考:连一连 领导核心———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立国之本— 兴国之要— 强国之路— 奋斗目标— 【案例分享】案例1:197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拉开了中 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1979年,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为改革开放的试点省份。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 决 定 》 。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基本经济制度。 · ··
(
收入分配
改革
)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是有效的 国家 资源配置方式+宏观调控 (决定) (弥补) (
手拉手
向前走
无形手
有形手
)
案例2:1977年10月21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中断的高等学校统一 招生考试制度得到恢复。参加高考的570万考生从农村、工厂、部队奔向 考场,年龄最小的十三四岁,最大的三十六七岁。 案例3:创业之初,马化腾和自己的四个小伙伴一起凑了50万创业,于 1998年创立腾讯,现已身价近3000亿。 思考: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学生: 教师:①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的社会主 义基本经济制度。 ②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 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交流讨论】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8.0%,网民规模 近11亿人。上半年,我国互联网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互联网基础资 源夯实发展根基,数字消费激发内需潜力,数字应用释放创新活力,更 多人群接入互联网,共享数字时代的便捷和红利。 “一带一路”发展情况也呈现积极态势,合作范围不断扩大,项目成果 丰硕。中国企业已在非洲等国参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 港口等,有效提升了当地通达水平和贸易发展动能。中国连续15年稳居 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非贸易额占非洲整体外贸总额比重稳步 上升,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2821亿美元。 绿色发展: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坚持绿色低碳方向,推动建设绿 色发展工程,深化能源伙伴关系。 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
学生: 教师:(1):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 生产力。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 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 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强) (2):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 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 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富) (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 的重要力量——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影响世界)
课堂小结 (
故革开放促
发展
中日南飞谱
新第
1.1






) 1.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 2.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怎样走上强国富民之路 3.改革开放的开端、作用、地位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哪些辉煌成就 5.中国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6.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课堂练习 1.“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1978年,党带领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 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 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深刻改变了中国,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③让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梦 ④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是当代中国鲜明的特色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跃上 新台阶,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的腾飞 证明( ) A.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发生改变 3.深圳,40多年前的小渔村已经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都市。“无数个第一 ” 见证了它的发展: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诞生……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可见( )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