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 地球的公转【教学目标】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教学难点】1.用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2.四季形成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1个、手电筒1个,地球公转运行仪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1.毛泽东诗词《七律——送瘟神》有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日行八万里”可能吗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就能较容易地解决这一问题。2.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那么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了解地球的运动,寻找产生四季的原因。3.近几年,候鸟度假理念受到追捧,去海南过冬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时尚风向标,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他们天冷时到海南过冬,待到春暖花开时再回来,这样组团或家庭去海南过冬的老人群体被称为“候鸟老人”。分析“候鸟老人”去海南过冬的原因,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三、师生互动 理解新知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2.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一:教师把手电筒(拎下灯罩,当作太阳)立在讲台中间,手拿地球仪绕其转动。请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地球的公转 (2)绕转中心、公转方向、公转周期是什么 (3)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 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正着身子 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4)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哪里 最南可以到达哪里 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承转:地球在公转时,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所以,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活动二:(1)读教材P25思与学,了解什么是回归线和极圈,知道太阳直射的意义。(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24图1.21“地球公转示意”,填写表格。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 北半球 季节 南半球 季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活动三:教师用两个手电筒,一个垂直照射黑板,一个斜射黑板,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承转:刚才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地方,季节不同,太阳光照不同;那么,在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地方,太阳光照的情况相同吗 由于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因此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随纬度而不同,从而产生五带。活动四:读教材P25图1.23“地球上的五带”,回答以下问题:(1)找出五带的名称和界线。(2)哪个带获得太阳热量最多,哪个带最少 (3)热、温、寒带各有什么气候特点 (教师展示几幅热、温、寒带的景观图片给学生观察)(4)有无阳光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些带 (5)中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四、课堂小结 梳理新知师生一起梳理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边检测,边质疑,边归纳知识要点。五、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见图书配套练习。【板书设计】地球的公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