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1.2《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参考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1.2《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参考教案

资源简介

二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学目标】
1.运用地球仪,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重点】
1.运用地球仪,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难点】
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1个、昼夜形成演示仪1个,手电筒1个,地球公转运行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模式一 猜谜语(各打一地理事物)
谜面:横横竖竖织张网,全面包在地图上,一横一竖定位置,你在哪里我知道。
谜底:经纬网
分析经纬线的特点导入新课。
  模式二 新闻导入
2023年3月22日0时47分,在阿富汗发生6.9级地震,震中为北纬36.50度,东经70.80度,震源深度230千米。你能快速在地图上找到此次地震发生的位置吗
  模式三 生活实际导入
你如何在电影院里快速找到你的座位 如何在地球上准确找到一个点的位置
二、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三、师生互动 理解新知
(一)经线和经度
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经线和经度)
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
2.学生探究学习:
(1)经线和经度。
引导学生读教材P15、16,回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经线
②经线是什么形状的 指示什么方向
③找出本初子午线,观察经度的变化规律。
④如何区分度数相同的两条经线
⑤哪两条经线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⑥经度是如何变化的
⑦人们采用20°W和160°E经线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的原因是什么
  (2)总结规律。
①东西经度的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前进,经度增大,即为东经度;经度减小,即为西经度。
②经线圈的组成: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的经度值之和等于180°,经度代号相反(0°和180°经线除外)。
③南北极点的特色:
a.沿任意一条经线向北一直走,其终点必在北极点;沿任意一条经线向南一直走,其终点必在南极点;
b.由北极点向任意方向走,都是向南走;由南极点向任意方向走,都是向北走。
④判断东西半球的秘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若经度为西经度:小于20度在东半球、大于20度在西半球;若经度为东经:小于160度在东半球、大于160度在西半球)
(二)纬线和纬度
  引导学生读教材P17、18,回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纬线
②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指示什么方向 长度是否相等
③如何区分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
④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⑤认识赤道;区别南纬、北纬。
⑥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⑦请同学们在图上画出0°、30°、6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⑧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①纬线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长度越来越短。
②纬度大小: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越来越大。
③纬线特征: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承转:在新课开始时我们谈到了阿富汗地震,那么我们是如何找到震中的具体位置的 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像电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
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利用经纬网定位)
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
2.学生探究学习:
确定一个点的坐标,需要用到纬度和经度,学生在图中找出(20°S,40°W),(20°N,60°E),(40°S,20°W),(40°N,80°E)
  (1)绘图解图:指导学生阅读相应内容,让学生任意绘出一幅经纬网图,理解经纬网的构成,在此基础上了解经纬网的作用及应用领域。
(2)确定位置:充分利用地球仪或地图,让学生读取一些著名城市的经纬度或设计一些地点的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这些地点的位置。可以结合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时事材料,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3)完成教材P20活动。
四、课堂小结 梳理新知
师生一起梳理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边检测,边质疑,边归纳知识要点。
五、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
见图书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