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地图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2.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教学重难点】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对比等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图、北京市地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模式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德国爱德华一家到北京旅游观光,但他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并不熟悉,请你说说他需要借助哪些工具 模式二 猜谜语(打一地理事物)谜面:(1)说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说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装得了。(2)有城没有街和房,有山没有峰和岗,有河没有水和鱼,有路不见车来往。谜底:地图 模式三 图片导入 想一想:地图由哪些要素组成 这些都是什么类型的地图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用的地图 二、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三、师生互动 理解新知(一)地图的语言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2.指导学生读教材P28图2.1“中国台湾岛地图”和图2.2“台南延平郡王祠”,了解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图例。(二)阅读地图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2.学生探究学习:(1)地图的语言——图例。说出图中各个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记得又快又多。(2)地图的语言——比例尺。①比例尺的公式:出示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并进行公式演化: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以台湾岛地图为例)。项目 比例尺 形式A 1∶4 000 000 数字式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文字式C 线段式 ③分小组计算距离。任务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完成距离 台北- 高雄 基隆- 台中 台东- 桃园 日月潭- 玉山图上距离 7.3厘米 3.8厘米 6.1厘米 1厘米实地距离 292千米 152千米 244千米 40千米 (3)地图的语言——方向。①一般定向法,动手指一指。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定向,动手画一画。画出指向标的步骤:在需要判断方向的点上顺着指向标画出其正北方向,再分别画出东、南、西三个方向。有时为了便于判断方向,需要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然后进行方向的判断。 ③经纬线定向,动手标一标。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时,需要先根据经线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根据纬线判断两点的南北方向,最后判断两点的方向。拓展提升,完成合作探究。四、课堂小结 梳理新知 师生一起梳理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边检测,边质疑,边归纳知识要点。五、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 见图书配套练习。【板书设计】地球的阅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