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参考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参考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的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定方法。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
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降水的季节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课件展示沙漠景观和雨林景观图片,观察两幅图,你能根据这两幅景观图判断出两地的降水差异吗 你知道世界不同地区降水的分布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二、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三、师生互动 理解新知
(一)降水的变化
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降水的变化)
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
2.学生探究学习:
(1)降水的形式。
[提出问题] 针对“降水就是降雨”的说法,把学生分为甲、乙两组,争辩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分组辩论] 甲组:降水就是降雨是对的。
      乙组:降水不光是降雨,降雪、降冰雹也是降水……
[过渡] 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冰雹等其他形式。因此,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学生描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描述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和感受。
[判断]雨滴下落时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很少。(小雨)
雨滴下落时连续成线,落到地面四处飞溅,能听到雨声,地面积水较多。(中雨)
雨滴下落时模糊成片,落到地面溅得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很多。(大雨)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地面积水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暴雨)
(2)降水的测定。
①观看视频“降水量的测量”,指导学生读教材P79图4.17“雨量器和配套量筒”,了解测量降水量的工具。
②读P80思与学“古代如何观测和记录降水”,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成就。
[总结]在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那么,一个地方一年内各季的降水又如何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降水的季节变化。
过渡: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3)降水的季节变化。
活动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81活动1,了解降水量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指导学生根据资料中各月降水量的多少,依次画出12根柱形,注意提示学生每根柱要画在横坐标每等份的中央,即12根柱形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不要太粗或太细)
绘图:根据教师的指导及可见内容绘图。
活动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81、82活动2,读图分析:学生画好图后,鼠标点击读图要求,引导学生分析该地降水量在一年内的季节变化情况。
①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7、8、9月份)
②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1、2、3、4、11、12月份)
③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 (约749毫米)
④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该地全年降水较多,且不均匀,夏秋降水较多,冬春降水较少)
总结:根据以上分析,总结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先让1~2名学生谈谈,大家补充,最后归纳: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季节变化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季降水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等。
过渡: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二)降水的分布
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降水的分布)
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
2.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指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探究活动1:展示教材P82图4.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完成教材P83活动。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约为多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读图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得出结论。
(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约在200毫米以下。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4)乞拉朋齐,阿塔卡马沙漠。
探究活动2:展示课件,完成主题探究。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相关内容。
四、课堂小结 梳理新知
师生一起梳理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边检测,边质疑,边归纳知识要点。
五、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
见图书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一、降水的季节变化
二、降水的分布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