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目标】1.结合举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2.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和魏格纳对大陆漂移的发现和研究,加强对学生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3.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4.能够运用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教学重点】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到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2.说出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的基本观点,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用板块运动学说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大板块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模式一 视频导入播放动画“沧海桑田”的故事。播放完后,启发提问:传说中的“麻姑”看到的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的事情在地球上真的会发生吗 为什么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导入新课。模式二 图片导入 以上是某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图,你能说出世界地震分布规律吗 为什么这些地区多发生地震 导入新课。模式三 材料导入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柳沟乡(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截至2023年12月20日8时,共记录到余震423次,其中3.0级及以上余震10次。分析积石山地震的原因,导入新课。 模式四 史实导入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至今还残存着2 000多年前古罗马时代建筑物留下的三根高大的大理石柱。从古罗马时代建筑物的建成到20世纪中期,这里的地壳经历了几次上升,几次下沉 海边石柱的沧桑历史说明了什么 结合海陆变迁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三、师生互动 理解新知(一)沧海桑田 大陆漂移说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2.学生探究学习:(1)沧海桑田。活动一:课件展示教材P57图3.18,读图回答问题。①请你解释这些现象 你能推断出什么变化 ②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 承转:课件演示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喜马拉雅山脉为什么由海变成陆地 而东部陆地为什么会变成了海洋 活动二:读图观察,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1: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位置,由陆地变为海洋 (可用的材料:水)实验2: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位置,由海洋变为陆地 (可用的材料:沙土)播放实验动画,总结归纳。(2)大陆漂移说。活动三:提问:南极洲大陆地处极地,被称为“冰雪大陆”,但科学家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下面发现很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最丰富的是铁和煤。对于在南极洲上发现大量煤的事实,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承转:教师展示动画“穿越时空”,现在的海陆分布是这样的,2亿年前的大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活动四:①把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看看是否能拼合成一个整体。②有哪些证据能证明该假说成立 ③学生阅读P61活动,找证据:拼合大陆古老岩层的相似性,古生物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分布的相同性。 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其科学性 小组代表用剪好的南美洲和非洲地图,演示并分析。承转:大陆漂移的畅想,描绘了一部惊心动魄的地球演化史。是什么力量推动大陆漂移呢 (二)板块的运动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2.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一:观察教材P62图3.26,回答下列问题:①地球表层是整体的一块吗 不是的话,有几大块构成 ②板块有哪两种运动形式 它们的运动结果分别是什么 ③引导学生用书本作为实验材料,演示板块运动以及所受力的方向。④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导致什么结果 两个板块在碰撞过程中,除了形成山脉,预测一下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当板块发生张裂时,又会导致什么结果 ⑤读教材P63、64活动,用板块运动的知识解释现象。活动二:①学生合作探究,完成相关内容。②浏览汶川地震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的成因。③小组成员合作,探究防震措施,了解地震后应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学生感知,掌握方法,教师归纳总结。四、课堂小结 梳理新知师生一起梳理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边检测,边质疑,边归纳知识要点。五、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见图书配套练习。【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