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课题 博物馆一日游——撰写家乡博物馆游学指南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教材(统编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 语言构建与运用。撰写博物馆游学指南并展示交流。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高效整理整合第一手资料,针对学习任务形成有效资源。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广泛索引,认识“游学指南”类应用文体的设计排版,提升审美能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游学指南的撰写,理解文化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传承家乡文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运用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获取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为任务所用。 2. 引导学生撰写游学指南,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语言的构建与运用,同时提高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3. 引导学生在博物馆实地考察和游学指南撰写的过程中,理解家乡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教学难点: 1. 游学指南是说明性的应用文,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情趣,需要教师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动手高质量地实现游学指南的撰写任务。 2. 本课时是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家园》中的一个任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本任务的完成,让他们比较深入地理解、欣赏并传承家乡文化。设计依据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是《家乡文化生活》,本单元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学习活动。学生需要通过采访、考察、查阅文献等各种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本课时通过完成“撰写家乡博物馆游学指南 ”这一核心任务,实现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本课时在新课标十八个任务群中,属“ 当代文化参与 ”。“博物馆一日游 ”这一主题的设立和“撰写游学指南 ”任务的安排,教师不能只看表面的内容,要考虑到这一课程资源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地域性,二是变化性。所谓文化的地域性,就是受特定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沿革、民族传统影响所形成的生活风貌及文化特点;文化的变化性是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变化出新的,尤其是现代传播媒体的进步,不断催生出许多新的文化现象。对应这两个方面,教师在设计这一课堂教学的时候,就要十分注意这两点:一是博物馆与民族文化,二是游学指南在当前的实用性。课程策略与学习策略【课程策略】 本堂课将“博物馆一日游——撰写家乡博物馆游学指南 ”这一任务,通过四个名词“家 乡 ”、“博物馆 ”、“游学 ”、“指南 ”的分析,拆分成三个小任务。一、通过网络查阅的方式, 确定博物馆一日游的核心主题。二、学生实地考察博物馆,搜集一手资料,为撰写指南做准备。三、撰写指南,展示交流。学生通过这三个小任务,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并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撰写前的准备对应锻炼了学生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的活动能力;设计路线与整理整合资料实现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在指南撰写排版的同时也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鉴赏创造能力,并最终实现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学习策略】 1. 自主学习。网上查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与“恩施州博物馆 ”等内容,确保资料的客观准确。 2. 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游学主题,实地考察,通过手写、拍照、视频等方式获取与主题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3. 小组合作。围绕各小组自定主题,撰写游学指南,兼顾文学性与实用性。教学过程一、 课程导入 家乡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地方博物馆是我们学习认识、理解传承家乡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完成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任务——博物馆一 日游,撰写家乡博物馆游学指南。 二、 分词解析,理解任务 通过分析四个名词的主要内涵,理解“撰写家乡博物馆游学指南 ”。 家乡:地方文化、民族文化; 博物馆:研究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重要场所; 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指南:为人们提供指导性资料或情况的文本; 根据以上四个名词的分析,寻找对应的学习方法,网上查阅、实地考察、撰写指南。 三、分解任务,分步实施 根据分词理解任务,可将游学指南撰写任务拆分为三个小任务: 1.理解写作任务,确定游学主题; 2.实地考察并做如实记录; 3.撰写指南,并在班级汇报交流。 【分步任务一:博索而求实,确定游学主题】 课堂引导:博索求实,既需要广泛查阅资料,又保证资料内容的客观严谨。 学生任务: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交流,确定游学主题。 教师提示:官方网站的数据与文字通常相对严谨和权威;可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丰富表达交流的方式和内容。 课堂预设评价: ①资料严谨权威。学生搜集的资料可能过分庞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来源、 内容审读、专家评价等各方面筛选权威信息,保证资料的严谨性。 ②信息来源广泛。学生搜集信息资料的来源可以有:出版书籍、报刊、图片影视资料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 【分步任务二:笃实力行,实地考察】 游学指南撰写前的实地考察。学生分组按照各自计划路线出发至博物馆,根据既定游学主题,进行实地考察。 ①交通工具的选择和路线的设计安排考察。应当注意安全性与便捷性兼顾,交通工具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公交车,有正规运营资质的的士车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包车服务,如提前预约校车或者选择有正规运营资质的大巴车等。 ②到达后博物馆参观考察。恩施州博物馆有三个常设馆,分别是武陵足音、恩施记忆和生态恩施,游览路线、参观重点(镇馆之宝)和游览时长需要在考察时重点记录。 ③其他临时状况也需如实记录:1.临时馆的主题与设立,临时馆的参观路线;2.博物馆参观游览过程中的基本生活服务;3.其他注意事项。 返程。返校后整理第一手资料,撰写游学指南并展示汇报。 【分步任务三:撰写指南,万木吐翠】 撰写准备:引导学生在网络查阅搜集“游学指南 ”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方式和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围绕科学性、文学性、设计性、实用性等各方面形成指南,主题突出,并排版得当。 学生分组撰写制作“恩施州博物馆游学指南 ”,并交流制作思路及游学主题思想,示例: 【小结】 博物馆一日游——游学指南撰写注意: 1.主题的提取,本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博物馆游学指南的撰写任务,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关联紧密,提取主题时需要注意地域性与时代性; 2.“指南”的撰写注意事项,“指南”是说明类应用文体,需要注意与其他文体区分。 本类说明应用文体的撰写注意: 1.科学性,是什么就是什么,客观严谨; 2.文学性,增强文学性是实现指南可读性的一种方式,如第二小组的展示; 3.设计性,也就是要有可赏,这需要我们要有审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 4.实用性,游学指南是指导性的文本,要可实地操作。如路线的考察设计。 作业 依据本节课实地考察的实践经验,再次实地调查家乡博物馆相关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 同时为家乡博物馆布展等相关建设提建议: 1.家乡博物馆馆藏情况调查 2.家乡博物馆参观情况调查 3.家乡博物馆历史展厅情况调查 …… 教师提示:游学指南的实地考察是从参观者的角度进行,这个作业中的实地考察就是博物馆管理者的角度。请同学们斟酌身份,注意情境,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湖北省使用部编版新教材如今才是第四年,必修上的第四单元活动单元在绝大部分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经验里是一块空白,对我来说也不例外。所以选定本课节点为研究对象,于我个人而言是下了很大决心的:现有的各种媒介都没有此类课的样例范本,甚至连文字提示也很少,我只能硬着头皮试着开荒。于是,我将自己选定本课的初衷设置为,为后来者提供一点微薄的经验参考,哪怕是教训提醒吧。 好在本堂课整体来讲是成功的,学生通过分布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了实地考察——访谈、调 查问卷和记录信息——的能力,同时在这一教学情境中习得了撰写游学指南的能力,对自己家乡的博物馆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增加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有比较愉悦的学习体验,最终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学习成果。但也 有细微处可以改进,课时结构安排比较紧凑,一个课时有教、学和学生展示,没有能让他们更充分地展示交流,略有遗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