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共33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共33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2.2合理利用网络







道德修养: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社会公德,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Contents目录
Part
01
Part
02
传播网络
正能量
Part
03
Part
04
随堂练习
理性参与
网络生活
本课小结
01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考考你:巴黎奥运热点知多少?
1. 巴黎奥运会的吉祥物是?
A. B.
C. D.
考考你:巴黎奥运热点知多少?
2. 以下哪个项目是巴黎奥运会新增的比赛项目?
A. 台球 B. 武术
C. 霹雳舞 D.滑雪
考考你:巴黎奥运热点知多少?
3. 巴黎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是?
A. 黄雨婷/盛李豪 B. 陈艺文/昌雅妮
C. 全红婵/陈芋汐 D.孙颖莎/王楚钦
考考你:巴黎奥运热点知多少?
4. 巴黎奥运会的举办时间是?
A. 7月16日-8月1日
B. 7月20日-8月5日
C. 7月26日-8月11日
D.8月1日至8月17日
这些与奥运会有关的信息你是从何得知的?
除了关注热点新闻,你还会用网络干什么?
小调查:当你使用手机时你都在看什么?
查找资料
上网课
了解时事
刷视频
打游戏
购物消费
小调查:当你使用手机时你都在看什么?
你在网上花更多的时间充实自己还是选择休闲娱乐呢?
上网时的选择差异反映出来的其实就是人们的媒介素养!
相关链接:媒介素养
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是否浏览)、理解(是否合适)、质疑(是否正确)、评估(是否有用)等能力。
小调查:你上网时是否出现以下情况...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网络信息却是无限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无限的
网络信息
矛盾
有限的
时间和精力
学会
“信息节食”
你是否也听说过这些“小道消息”?
中国体育代表团自带空调和床垫?
事件回顾:7月24日,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对网络流传的奥运村自装空调、中国队携带床垫等传闻进行辟谣。
真相: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张新说,奥运村可以提供移动空调租赁服务,代表团会根据天气情况考虑租用,自带空调安装确实是不实的,整个代表团自带床垫也是不实的。
你是否也听说过这些“小道消息”?
盛李豪的启蒙教练是射击摊的老板?
事件回顾:7月29日,盛李豪在巴黎奥运会夺得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并打破奥运纪录。网友热传“盛李豪最早是在公园玩游戏时,被射击摊老板看中才走向射击道路”。
真相:传闻的原型即盛李豪的启蒙教练袁康回应称,他并非在公园摆射击摊的老板,“我是去盛李豪所在的东莱小学选才,我看他有天赋,就让他到我俱乐部来训练,孩子很稳也很努力。”
你是否也听说过这些“小道消息”?
徐卓一高考取得705分?
事件回顾:8月4日,巴黎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
中国选手徐卓一以小组第一晋级半决赛,因长相与实力的超绝反差感而被网友戏称为““现实版马继业”。
真相:徐卓一在上海参加高考,上海卷满分660分。
电影《抓娃娃》中马继业高考成绩705分却选择了体育专业,网友玩梗结果被一些媒体误传成徐卓一是高考705分的超级学霸。
法律小讲堂
“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两百次以上的可被定为侮辱罪、诽谤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根据刑法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方法与技能: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5.向他人求助。
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救助。
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
1.注意信息出处
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
2.关注官方信息
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谣言会及时澄清。
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4.辨识信息内容。
你如何看待“网暴”的行为?
近日,巴黎奥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手枪金牌获得者谢瑜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妈妈最近被网暴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妈妈没有跟我说,只是说她被网暴了。”谢瑜希望网友不要再攻击,“不要被带节奏的人带跑了,我妈妈前段时间得了癌症,才出院没多久。”
相关链接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1.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02
传播网络正能量
奥运季|加入“全民健身”建言团看奥运,聊健身,好city啊
为有效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的指导下,人民日报体育部联合人民网网上群众工作部在“领导留言板”推出“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建言征集活动。
关于全民健身,你有什么好建议、好举措?一起来聊聊!
小调查:你上网时是否注意过类似的活动?
这些活动的举办说明我们可以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作为当代青年,如果让你利用网络建言献策,你想就哪些社会领域发表建议和意见呢?
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分享奥运期间你在网上感受到的正能量
为中国队加油
赛场上奋力拼搏
最亲的队友最好的对手
尊重对手遵守规则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你还能想到哪些网络传达“善意”的例子?
据媒体报道,全进华称做账号直播带货是希望为乡亲们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全进华的选择,是对乡土深情的最好诠释。他没有选择站在妹妹的光环下享受既得利益,而是以实际行动回馈滋养他的那片土地。在直播带货的浪潮中,他成为了一名三农主播,用镜头连接起城市与乡村,让农民的汗水找到了价值的归宿。这份看似简单的带货之举,实则蕴含着对家乡发展的深切关怀。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总书记寄语
思维导图
合理利用网络
传播网络正能量
辨析网络信息
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积极传播正能量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媒介素养
信息节食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03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2024河南开封求实学校月考)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随处都能看到有人用智能手机发微信、打游戏、看电影……人们在享受智能手机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也会受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中小学生成了十足的“手机控”“低头族”。告别“手机控”“低头族”,我们应该(  )
A.明辨是非善恶,杜绝手机上网
B.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安全
C.克服从众心理,抵制不良诱惑
D.提高自控能力,合理利用网络
D
随堂练习
2.(新中考·教材素材应用)(2023山西大同期中)《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我们(  )
①遵守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②远离网络,回归现实生活
③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④拒绝网络,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随堂练习
3.(2024陕西洋县小江初中月考)青少年网民数量超过全国网民总数一半以上。有什么样的青年就会有什么样的网络,只有青年用青春正义传递网络正能量,网络空间才能一步步清朗。青年要把传递网络正能量作为己任,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A.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B.小华未经同桌同意将其日记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
C.在网络上发布暴力、色情、虚假、恐怖等不良信息
D.在班级钉钉群上课时,故意转发恶搞表情包
A
随堂练习
4.(新中考·试题情境创设)(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针对晓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
A.传播网络正能量    
B.学会“信息节食”
C.遵守网络法律规定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晓楠日记
2023年4月16日 周日 晴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
结果,没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