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水果分享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水果分享会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水果分享会
【教学分析】
本课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官兄弟》中的第3课。
根据教材编写体系设计,本册教材重点培养的认识发展要项是感官与观察。本单元的认识发展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事物的外在特征。本课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征。
本课以组织水果分享会为情境,提出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带水果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展开观察和描述活动。为了增加观察、描述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本课还设计了“猜水果”的游戏,让学生向水果的主人提出一些有关水果特征信息的问题,再根据这些信息猜出是哪一种水果。这个活动将提问、观察及描述物体特征综合在一起,进一步训练了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特征的能力,并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到在判断一个物体是什么时,需要从多个方面了解这个物体的特征。
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在体验单元,学生已经通过对蚂蚁的探究,知道了亲身观察的重要性。对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学生充满探索热情,也积累了一些无意识的观察经验。本单元前面两课,已经调动学生运用感官搜集证据的意识,学生通过充分体验,认识了各种感官及其功能。本课将继续训练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综合观察与描述事物的能力、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以后的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
(2)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
(3)认识常见物体的基本外部特征。
(4)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 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5)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6)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小组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或教师准备适量水果,水果刀、盘子、牙签等。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教学过程】
(1)问题与猜想。
师:今天,小朋友们带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我们一起来开一个水果分享会。我迫不及待地想请小朋友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
师:我们先来思考一下,要把一种水果介绍给大家,你准备怎样去介绍?
生:要说出它的大小、形状、颜色……
生:说一说它的气味……
生:要说一说它的味道……
师:嗯,非常好!我们要能说出它们的特征,首先就需要观察它们。我们可以用哪些感官来观察这些特征呢?
生1:用眼睛看水果的大小、颜色、形状。
生2:用手上的皮肤判断它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生3:用舌头尝一尝水果是什么味道。
生4:可以摸一摸它的软硬,闻一闻它的气味。
点评:学生在回顾感官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可以顺利地将观察方法迁移到观察描述水果的活动中,并进一步渗透观察的顺序与角度。
探究与结论。
1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自己的水果。
师:看来,我们小朋友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已经跟“感官兄弟”成为了好朋友,知道了他们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里把我们带来的水果摆在一起,用这些方法去观察它们。
(学生分组活动)
2 向大家描述自己水果的特征。
师:好多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要跟大家分享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请小朋友拿着你想介绍的水果,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
生1:我介绍苹果,我用手摸一摸,感觉它很光滑,我用眼睛看一看,它是红红的、圆圆的,我用鼻子闻一闻,它有甜甜的香气。
生2:我介绍的是牛油果,是绿色的。我还知道绿色是牛油果没有成熟时的颜色,牛油果越成熟,它的颜色就越发暗发黑。
师:你把牛油果成熟前到成熟后的颜色变化也说出来了,这是你今天观察到的吗?
生2:不是,是我以前观察到的,观察一次看不到它的颜色的变化。
师:你把以前观察的经历也回忆出来了,你真棒!
生3:牛油果一头小,一头大,有光亮的外皮,闻起来有一股清香,拨开后闻有一股核桃的香味。我妈妈把它和香蕉榨成果泥,味道好极了。
师:对,尝一尝水果的味道,也是一种观察水果的方法。有没有小朋友对牛油果的特征进行补充?
生4:摸一摸它的外皮,它的外皮很粗糙,有很多小疙瘩。
师:他补充了摸的方法。
生5:我介绍的水果是柠檬。柠檬的形状像鸡蛋,摸起来不太光滑,闻起来有点酸,切开来里面的肉是淡黄色的,它的味道是酸酸的。如果放上蜂蜜,吃起来会非常甜,所以我们常常配上甜甜的蜂蜜。
师:你真棒!下面请这位带来一个很大的水果的同学来介绍。
生6:我介绍的是西瓜,它摸起来很光滑,是绿色的,切开后是黄色的心,尝一口,简直就是夏天的解暑神器,很甜,很多汁。
生7:它有黑绿相间的花纹,外形是圆形的。
生8:我也带了一个西瓜,我的西瓜是椭圆形的,比他的小一点。
点评:选择不同的水果,让学生充分地描述观察的方法和结果,并且请有相同水果的同学进行补充,可以通过大家成果的汇总,更全面地展示每种水果的特征,更能启发学生意识到自己没有观察的角度,完善观察方法。也可以比较不一样的同类水果,发现同一种水果之间的个体差异,从而感受到有些特征不一定是这类水果都有的特征。
③游戏:“猜水果”。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把我们一个小组的水果都放在一起,然后去找一找你们小组哪个水果很特别?
(学生活动)
师:说一说你们选择的水果哪里特别?
(师生讨论:丝瓜有特别的形状,番茄特别小,山竹形状特别、底部还有像花朵一样的形状,橘子扁扁的、很光滑,“丑橘”上面大下面小、很粗糙,荔枝底部摸上去刺刺的,香蕉长长的、滑滑的……)
点评:在小组中选出最特别的水果,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水果与其他水果不一样的地方,关注能代表一个水果特色的特征,为后面猜水果的游戏做铺垫。
师:我们已经观察到了每种水果的特征,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水果猜猜猜”。请每个小组找一个水果,把它藏进大信封里。每个小组找5个人,每人扮演一种感官。每个小组轮流到讲台上来,另一个小组的同学轮流对讲台上的扮演各种感官小朋友提问,比如,我想问问眼睛,这个水果是什么形状的?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猜一猜他们藏起来的是什么水果。看看哪个小组在猜出水果前提出的问题最少。
(学生活动:学生以“我想问问鼻子,这个水果是什么气味的?”这样的方式,不断向台上小组获取隐藏水果的信息,直至猜到。)
师:在台下提问的小组,你们在猜出水果前分别提出了几个问题?
生:5个。
生:6个。
生:……
师:我们能用一两个问题就判断出是什么水果吗?
生:不能。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我们要用水果的多种特征,才能判断出水果……
生:我们要用多种感官观察水果,才能全面地认识水果……
点评:猜水果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获取水果的特征信息,并结合自己的观察经验做出判断。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感官观察到的水果的特征的角度进行提问和描述,注意观察、描述和提问的全面性、准确性。
反思与评价
师:我们在观察水果的时候观察到了哪些特征呢?小朋友们拿到记录单之后,选一个你最喜欢的颜色的水彩笔,给你今天观察到的特征涂上颜色。
(学生涂色、展示并补充)
应用与迁移
师:不同的水果,它们的形状、颜色、味道也各不相同。我们还可以把不同的水果切成更多形状的小块,配上水果沙拉,做成水果拼盘。请大家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个色彩丰富、味道可口的水果拼盘,和家人一起分享。
(5)阅读与新知
师:感官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认识世界都十分重要,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它们。阅读课文《保护感官很重要》,课后小组讨论应该怎么保护感官。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前后呼应,用介绍水果的任务,驱动学生观察、描述自己的水果,再以猜水果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调动观察经验,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各种感觉器官的认识,同时还让他们体验了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重要性。学生在有序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与表达。
【总结点评】
本课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趣味性强、内容丰富,训练扎实。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充分体验与表达的机会,流畅自然,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良好,具有可借鉴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