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第9课《作息有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认识到规律作息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作息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起床、吃饭、学习、休息等时间段的合理安排,学会制定简单的个人作息时间表。3. 思维品质: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并判断自己的作息习惯是否健康合理。4. 社会实践与参与:鼓励学生与家人共同制定家庭作息时间表,增强家庭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5. 自我认知与管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息习惯,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寻求改进方法,培养自律性和责任感。---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尚不深入,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因此,本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时钟、作息规律图表、动画故事等)、作息时间表模板、小奖品(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内容,思考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谜语导入:“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同学们,猜猜它是谁?”(引导学生猜出谜底为“时钟”)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猜测,并回答谜底。师生对话:- 教师:“对了,就是时钟!时钟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它能帮助我们记录时间,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按照时钟的提示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会有什么好处呢?”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息有规律》,看看怎样通过合理安排时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和有序。”(二)新课学习第一环节:认识作息规律教师活动:1. 展示图表:“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张作息规律图表。上面列出了我们一天中应该做的事情和对应的时间段。你们能说说看,每个时间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吗?”(展示作息规律图表,包括起床、早餐、上学、午餐、午休、放学、晚餐、学习、洗漱、睡觉等时间段)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图表,并尝试回答每个时间段应该做的事情。教师引导:“很好,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这就是我们的作息规律,它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起床,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休息。只有按照这样的规律来生活,我们的身体才能保持健康,精神才能保持充沛。”第二环节:理解作息规律的重要性教师活动:1. 讲述故事:“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熊贝贝的故事。小熊贝贝原来没有作息规律,每天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结果,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经常生病。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小熊贝贝开始按照作息规律来生活。不久之后,他的身体变得强壮了,精神也好了很多。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熊贝贝的身体会变好吗?”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听故事,并思考问题的答案。师生对话:-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理解作息规律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第三环节:制定个人作息时间表教师活动:1. 分发模板:“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大家的作息时间表模板,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份属于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吧!”(教师分发模板,并简要说明填写方法)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模板上填写起床、吃饭、学习、休息等时间段的安排。教师指导:“同学们在填写的时候,要注意时间的合理性。比如,早上起床不能太晚,晚上睡觉不能太晚,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也要分配得当。另外,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作息时间表中加入一些特别的活动,比如画画、看书、做手工等。”师生对话:-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调整不合理的时间安排,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三)巩固拓展第四环节:作息习惯小测验教师活动:1. 设计习题:“为了检验大家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老师准备了一些小测验题目。请大家认真阅读题目,并选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展示题目)1. 判断题:- (1)晚上九点睡觉是一个好的作息习惯。( )- (2)午餐后应该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给予及时反馈。)2. 选择题:- (1)早上起床后,首先应该做什么?A. 马上吃早餐 B. 先洗漱再吃饭 C. 玩游戏- (2)为了保证下午的学习效率,中午应该怎么做?A. 长时间午睡 B. 短时间午休 C. 不休息继续学习- (学生思考后,选择答案并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并解释正确答案。)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参与小测验,回答问题并听取教师的讲解。教师总结:“通过小测验,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本课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记住,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基石,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去。”第五环节:家庭合作制定作息时间表教师活动:1. 布置任务:“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份家庭作息时间表。这份时间表不仅要包括你们自己的时间安排,还要考虑到家人的时间需求,比如晚餐时间、家庭活动时间等。这样,我们就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家庭环境。”学生活动:- 学生听取任务要求,准备回家后与家人合作完成任务。教师鼓励:“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和家人一起制定出一份既合理又温馨的家庭作息时间表。记得下周带来学校,和大家分享哦!”(四)总结提升教师活动:1. 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作息有规律》这一课,了解了作息规律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制定个人作息时间表。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为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情感升华:“记住,规律作息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天的小事做起,努力成为一个有规律、有自律的人吧!”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并表达自己对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决心。(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与家人合作完成家庭作息时间表,并尝试按照时间表执行一周,记录执行过程中的感受和变化。2. 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课《讲卫生,爱清洁》的内容,思考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