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人教八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提问:太平天国运动与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材料三: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内因: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根本原因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814年1月1日,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客家人。7岁起在村中上学,熟读四书五经。15岁,第一次到花县参加县试,名列前茅,但到广州参加府试时落第了。16岁,因家中经济拮据,他一面从事农业劳动,一面自学。18岁,被聘为本村教师,开始了农村的教书生涯。25岁,第三次在广州落选。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人物扫描:洪秀全时间:1851年领导人:洪秀全地点:广西金田村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太平军金田起义公等苦满州之祸久矣!……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太平天国起义提出的目标是什么?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太平盛世。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定都天京影响: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二.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1.《天朝田亩制度》中分配土地的方法是什么?2.《天朝田亩制度》中分配产品的方法是什么?3.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物品收归圣库,平均分配。革命性反映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北伐、西征(1)时间:(2)目的:(3)结果:①北伐:全军覆没(失败)②西征:胜利推翻清朝统治,巩固政权(4)影响: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1853-1856年享乐腐化,争权夺利材料一: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大兴土木,挑选嫔妃,仪卫舆马,无不奢华。还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马工程《中国近代史》材料二:雕镂工丽,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庭柱用朱漆蟠龙,鸱[chī]吻用鎏金,门窗用绸缎裱糊,墙壁用泥金彩画,取大理石铺地。——《盾鼻随闻录》卷五材料三:一日,(杨)诡为天父下凡,召洪贼至,谓曰:“尔与东王俱为我子,东王有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洪贼曰:“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又曰:“东世子(东王之子)岂止是千岁?”洪曰:“东王既万岁,世子亦便是万岁,且世代皆万岁。”东贼伪为天父喜而曰: “我回天矣。”——《金陵省难记略》三.天京陷落天京事变原因:经过:结果:性质:影响:领导集团享乐腐败、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杨韦石洪②杀③责④杀⑤疑⑥走⑦被灭①逼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朝中无将,国中无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太平天国由盛而衰1856年‘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摘自《资政新篇》以法治国与外国通商、新式教育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未实施洪仁玕1860年1861年1862年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4年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反扑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救援失败天京陷落失败天京陷落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外国反动势力的参与纲领不切合实际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根据材料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材料一: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毛泽东选集》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三: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徐中约《中国的奋斗》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影响了后来的民主革命运动板书设计太平天国运动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过程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发展时期天京事变《资政新篇》天京陷落衰亡时期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2024秋统编八上历史精简课堂(教案+素材)】备·教学目标 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全盛、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原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通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结合两份纲领性文件提出的社会背景,分析并评价两份纲领性文件的历史地位。(史料实证)3.通过对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的史实的学习,深刻感受农民阶级强烈的反封建意识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明白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无法承担领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备·内容分析 【本课结构】本课共包含三个子目: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两个主要的纲领性文件。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本课重难点】重点:《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备·教学提示 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让学生运用知识树或者图表的方式,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线索。【活动】示例:备·教材答案 【材料研读】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sì)出柙(xiá),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 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教材P14)[答案] 说明清军畏敌如虎、官兵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昂、所向披靡。 【材料研读】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教材P15)[答案] 对未来社会做出了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课后活动】在《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中,找出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的位置,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教材P18)[答案] 桂林、长沙、武昌、安庆的位置略。由于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将贫苦农民组织在一起,农民有斗争的积极性;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加之清军的腐朽衰败,所以太平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备·教学资源 [更多课件、课时训练、音频、视频详见电子资源]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教学请老师同步使用教师用书电子资源中附赠的本课[加注式课件1]。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跟随老师的问题,踊跃回答,回顾已学知识。 通过表格形式回忆《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主要危害,强调人民负担加重,必然引发农民起义。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回顾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点,以引出本课内容。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1.进行角色换位思考,探究四个问题,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及原因。 2.阅读课本,找到金田起义和永安建制的概况,积极回答。 3.根据材料,回答PPT中的探究问题,明确定都天京的史实。 4.结合教材P15的“材料研读”对《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分析。 小组讨论,并回答《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1.出示PPT小故事,引入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倾听学生答案并总结点评。 2.教师出示PPT,引导学生回答金田起义和永安建制的史实,教师进一步总结。 3.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回答定都天京的相关史实及影响。教师总结归纳。 4.总结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进行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其局限性和进步性。 1.通过小故事方式帮助学生带入场景,建立历史画面感,建立相应历史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3.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影响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在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4.学会如何进行历史评价,掌握历史事件的两面性,明白《天朝田亩制度》的时代局限性。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5.阅读课本,积极回答问题,说出北伐、西征的基本情况及影响。 5.听学生对北伐、西征的表述,教师通过图片和地图形式对北伐、西征进行解读,并总结其影响。 5.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借助相关地图,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以时间和空间为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与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天京陷落 1.通过材料,回答: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的影响及教训是什么 2.阅读课本,回答:如何正确认识《资政新篇》 3.阅读课本,讲述天京陷落概况,学生分析材料,回答其历史意义。 4.小组讨论思考,回答:如何正确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以图片和材料的形式,展示洪秀全腐败淫逸的生活,进而讲述天京事变的概况。引导学生得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结论,总结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2.讲述太平天国后期的挽救措施。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资政新篇》的内容及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及总结。 3.总结天京陷落的相关情况,通过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体会其教训。 4.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评价,老师给出点评及总结。 1.以材料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天京事变概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实,掌握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培养学生阅读课本和历史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总结概括历史知识的基本方法。 3.通过小组活动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评价,考查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深入思考、发散思维、分析总结等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板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天国梦”的开始 二、“梦”的发展 三、“梦”的实现 四、“梦”中迷茫 五、“梦”的坚持 六、“梦”的破灭 课堂小练 1.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①处指的是 ( )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 2.《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 ) A.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B.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C.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出现 D.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 1.B 2.D课后作业 请完成配套图书第3课的练习题精讲过程模式请老师同步使用教师用书电子资源中附赠的本课[加注式课件2]。 【新课导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太平天国运动与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 【新课讲授】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材料三 1840—1850年,广东、广西和全国许多地区,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外因,自然灾害严重是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的矛盾日益尖锐是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2.展示材料,使学生了解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的过程。1814年,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客家人。7岁起在村中上学,熟读“四书”“五经”。15岁,第一次到花县参加县试,名列前茅,但到广州参加府试时落第了。16岁,因家中经济拮据,他一面从事农业劳动,一面自学。18岁,被聘为本村教师,开始了农村的教书生涯。25岁,第三次在广州落选。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3.教师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并提问: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请描述这一运动的概况(时间、领导人、地点、建号、起义军等)。学生回答:金田起义。时间:1851年;领导人:洪秀全;地点:广西金田村;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太平军。教师展示材料:公等苦满洲之祸久矣……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提出问题:太平天国起义提出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太平盛世。4.教师展示结构图,介绍永安建制概况: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这就是永安建制。提出问题:永安建制标志着什么 学生回答: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二、定都天京1.教师首先提问:简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概况。指导学生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了解定都天京的基本情况。学生总结回答: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教师补充: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2.教师过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教师出示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当收成时……(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国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教师展示问题:①《天朝田亩制度》中分配土地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回答: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②《天朝田亩制度》中分配产品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回答:物品收归国库,平均分配。③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进步性——反映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根本无法实现的。3.教师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解释太平天国定都后进行了北伐和西征,提问学生:北伐和西征的时间、目的、结果、影响分别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1)时间:1853—1856年。(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巩固政权。(3)结果:①北伐:全军覆没(失败)。②西征:重大胜利。(4)影响: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教师总结: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的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全盛,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三、天京陷落1.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一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大兴土木,挑选嫔妃,仪卫舆马,无不奢华。还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摘编自齐涛等《中国通史教程》 材料二 雕镂工丽,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庭柱用朱漆蟠龙,鸱(chī)吻用鎏金,门窗用绸缎裱糊,墙壁用泥金彩画,取大理石铺地。——《盾鼻随闻录》卷五材料三 一日,(杨)诡为天父下凡,召洪贼至,谓曰:“尔与东王均为我子,东王有咁(gān)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 ”洪贼曰:“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又曰:“东世子(东王之子)岂止是千岁 ”洪曰:“东王既万岁,世子亦便是万岁,且世代皆万岁。”东贼伪为天父喜而曰: “我回天矣。”——《金陵省难纪略》教师提问:以上材料反映出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享乐腐化,争权夺利。教师过渡:领导集团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导致天京事变爆发。教师通过图示讲解天京事变过程:1856年,东王杨秀清试图逼迫天王洪秀全将其封为“万岁”,这一行为引起了洪秀全的不满。韦昌辉作为北王,接到天王洪秀全的命令后,迅速集结兵力包围东王府,并在天京城内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的死亡。天京事变发生后,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逆转,由盛转衰。翼王石达开对此表示抗议,要求惩罚韦昌辉。洪秀全为了平息事态,最终处死了韦昌辉及其心腹。然而,石达开不满洪秀全的处理方式,决定离开天京,后来在清军的追捕下失败并被消灭。教师提问:这场事变的性质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太平天国由盛转衰。2.教师总结过渡: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自身力量,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富国强兵和扭转形势,洪仁玕于1859年提出《资政新篇》,它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教师展示材料:‘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摘自《资政新篇》提问:《资政新篇》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1:以法治国。学生2:与外国通商、发展新式教育。学生3: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教师总结:《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3.教师展示时间轴,讲述太平天国失败的过程: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1年,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反扑;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救援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教师总结: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4.教师展示图片材料,指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和启示。学生讨论回答:学生1:纲领不切合实际。学生2:外国反动势力的参与。学生3: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学生4: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教师总结: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5.教师展示材料并提问:这场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毛泽东选集》材料二 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三 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影响了后来的民主革命运动。【课堂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在短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西征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滋生了腐化享乐的思想,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由兴起到失败的主要历程。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持续时间比较长、所跨地域比较广,因而一些重要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略有难度。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本课适度整合教材,同时补充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总体把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脉络,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深刻的认识和评价。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2024秋统编八上历史精简课堂(教案+素材)】.docx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2024秋统编八上历史精简课堂(简明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