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滋养心灵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滋养心灵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0 . 2滋养心灵 课时 第1课时
课时 目标 【目标】1.通过生活观察活动,理解滋养心灵的意义,积极主动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2.通过查阅资料和交流经验,掌握滋养心灵的方式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重点】滋养心灵的原因。 【难点】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合理 引入 【生活观察】教材第77页。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 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提示:(1)我参观过美术馆,参加过制作手工团扇的活动。 (2)我很开心参加这些活动,我在活动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既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归纳总结】知识点1:滋养心灵的原因(重点) 1.必要性 ①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②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 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 2.重要性 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
奶奶,我可以
带它回家吗
) (
小花小花
你快长大!
)我们要对生活葆有积极的态度, 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 通过生活观 察的感悟,让学 生能够在生活经 验中观察、感悟 、反思、总结。 通过生活观 察活动,理解滋 养心灵的意义, 积极主动关心自 己的心理健康
核心 任务 任务一:教材第77页,探究与分享 问题:1.小俊遇到了什么问题 你能体会到小俊的心理感受吗 2.小俊为什么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 你有 什么调节自身状态的好办法 提 示 :1. (1)小俊在升入初中后,成绩下滑,逐渐丧失自信心,无法维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 (2)能体会到小俊低落、沮丧、消极的心理感受。 2. (1)小俊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比较关注,持续的负面情绪已经影响了他的 正常生活,因此小俊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2)①向自己信任的人倾诉,排解烦恼; ②向老师、父母和同学求助,请他们帮助自己解决困难; ③适当参加运动,合理释放压力,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磨炼意志; ④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事情,转移注意,放松心情,增强自信 通过查阅资 料和交流经验, 掌握滋养心灵的 方式方法,不断 丰富自己的精神 世界。
;等等。 【归纳总结】知识点2:滋养心灵的做法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重难点) (1)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 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 发个人潜能。 (2)保持心理健康的做法: ①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 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②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我们要对自己 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 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2.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重点) 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 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格言警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解读:宝剑的锐利需要不断磨炼,梅花飘香需要熬过寒冷的冬季。其喻 义是要想拥有某样东西,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得到。 【教材深挖】补充知识点1:自我调节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 适度运动等,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增强抗压能力。 (2)学会放松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和肌肉放松法放松身心,缓解不适。此外,听音乐 、欣赏艺术作品、沉浸在大自然中等也是很好的放松方式。 (3)寻求支持和倾诉。 我们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交流,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困扰与 他们分享,让他们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转移注意力。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过度思考问题往往会让情绪更加低落。我们 可以选用一些积极健康的方式来分散注意力,如读书、看电影、运动、做手 工等。这些活动会让我们暂时忘记烦恼,并且带来愉悦和享受。 【教材深挖】补充知识点2:丰富精神世界的方法 (1)阅读书籍。 通过阅读优秀书籍,可以获取新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认知水平。 (2)参与志愿服务。 参与志愿服务和各种社会实践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 (3)亲近自然。 多接触自然有助于精神上的沉淀和放松。 (4)社交互动。 与家人、朋友、同学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历,可以增进理解和信 任。 任 务 二 :教材第78页,方法与技能——解读 本栏目介绍了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旨在帮助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磨炼意 志,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挑战。 生命物性:指生 命在面临压力、 挫折、困难或逆 境时,能够迅速 恢复并继续成长 的能力 精神世界:对应 物质世界,包括 思想、信仰、价 值观、情感、意 识等方面 通过探究与 分享,让学生在 思考与讨论中总 结已发现、已感 知到的知识,并 碰撞产生新的认 知,从而更好地 接受新的知识。
第 3 页 共 3 页
【归纳总结】知识点2: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①说服自己接纳挫折 告诉自己挫折是人生中经常遇到的。预料挫折情境可能带来的最糟糕的 结果,接受它,就已经开始转向问题的解决。 ②培养幽默感 笑一笑可以帮助自己放松肌肉,缓解压力,同时可以从中体悟生活智慧 、人生哲理。 ③积极寻求帮助 和信任的人或者专业心理咨询师谈自己的问题,可以舒缓紧张感,在增 进信任感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以及一些具体的经验、建议。 ④培养兴趣爱好 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技艺,加以培养和发展,是支撑位自己的专长。 有了这项专长,自信心就会大增,抗挫力也会增强。 ⑤眼光放长远 做任何事情,不要只看自己当下的得失,而要看到长远的发展。制定清 晰的规则,并努力去实现。 ⑥关心帮助他人 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主动向处境不利的人们提供帮助 【拓展培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 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 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任务三:教材第79页,启思导行 问题:1.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并整理至少一种保持身 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2.小组合作,续写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议书。 提示:1.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面临着新的学习环境和社交环境,身心 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保持身心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增强免疫力,还 能帮助我们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②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时 间,可以缓解疲劳,恢复体力,提高学习效率。 ③设定合理的目标。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合理、明确的学习目标,分解 学习任务,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实现,减轻压力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2.①科学锻炼,强健体魄; ②学习先进模范事迹,提升人生境界; ③学习非遗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等 等。
当堂检测 考查点1: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典例1:徐梦桃曾因伤病萌生退意,但她咬牙坚持下来,最终为中国队赢 得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的首枚冬奥会金牌。她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B) ①要磨炼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 ②成长道路不仅有鲜花,还有坎坷与泥泞 ③只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成功 ④战胜挫折和困难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题干中徐梦桃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成长道路不仅有鲜花,还 通方法,解题 指导,重难点突 破。 通过典型案 例的分析讲解, 让学生学会解题 ,能够自主分析 ,掌握答题技巧 ,培养思辨能力
第3页共3页
有坎坷与泥泞,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以顽强不屈的精神、 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故①②④正确;③中“只 要……就……”说法太绝对,排除。 考查点2:丰富精神世界 典例2: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 精神。下列行为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是(B) ①诵读经典,涵养内在品格②专心学习,拒绝实践活动 ③攀比消费,追求物质享受④参观博物馆,丰富文化体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诵读经典、参观博物馆都能帮助我们丰富精神世界,①④说法 正确;参加实践活动能帮助我们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②说法错误 ;攀比消费,追求物质享受是错误的价值观,不利于我们丰富精神世界,③ 排除。
课堂总结 *关于滋养心灵的认识误区* 误区1: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滋养心灵上。 (×) 误区辨析:(1)身体是生命存在的根本。身体健康既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发 展,也关系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国家的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发展。 (2)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3)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 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 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爱 护身体和滋养心灵都很重要,不能作取舍。 易错易混 知识点的强调与 总结,再次突破 重难点,课堂小 结与课后思考同 步落实。
板书设计 保持身心健康 发护身 爱 护身体的原因 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爱护身体的做法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主动、科学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滋养心灵的原因 保持心理健康 滋养心灵的做法 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梳理思路, 核心重点可视化
作业布置 巩固重点, 分层思考,针对 性强。
教学反思 一课一思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