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学 设 计课题 9 . 2提高防护能力 课时 第1课时课时 目标 【目标】1.通过生活观察活动,认识到提高防护能力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提高自我防护能 力。 2.通过分析典型事例,了解自然灾害来临前的征兆,提高自身对危险的预判能力。 3.通过观看视频或现场观摩,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重点】提高防护能力的必要性和做法。 【难点】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合理 引入 【生活观察】教材第70页。 问题:1.你还知道哪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2.结合实例,说说在生活中如何提高我们的防护能力。 提示:1.①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有发 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并主动与他人隔离,防止传染他 人 ; ②加强环境清洁,经常清洁和消毒日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手机、门把 手、桌面等; ③遵守公共场所卫生规则,不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2.①锻炼身体,保持身心愉悦,增强抵抗力; ②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③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④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保护自己和他人。 【归纳总结】知识点1:提高防护能力的必要性(重点)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如 果我们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护自己 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通过生活观 察的感悟,让学 生能够在生活经 验中观察、感悟 、反思、总结。核心 任务 任务一:教材第71页,探究与分享 问题: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 提 示 :“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 “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 场灾难”,这启示我们:①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 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②我们要提高危 险预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 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拓展培优】 地震前兆歌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震前动物有预兆, 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 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 鸽子惊飞不回巢。 通过生活观 察活动,认识到 提高防护能力的 重要性,积极主 动地提高自我防 护能力第 3 页 共 3 页(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归纳总结】知识点2:提高防护能力的做法(重点)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①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②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惠于未然。任务二:教材第71页,探究与分享问题:1.你还知道哪些避险方法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提示:1.通过探究分享,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中结已发现、已知到的知识,碰撞产生新的知,从而更好接受新的知识通过分析型事例,了解然灾害来临前征兆,提高自对危险的预判力。答案示例1.地震避险方法:如果在室内①选择结实物体旁、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②伏而待定,或蹲或坐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③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④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如果在公共场所①不要慌乱地涌向出口,要避开人流;②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③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④震后听从指挥,有组织地撤离;⑤在行驶的车内应抓牢扶手。如果在室外①就地选择开阔地逃生,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②避开高大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③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如果在学校①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②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如果在野外①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②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运动轨迹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③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2.①平时,我们应当主动学习各种避险和逃生技能,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②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归纳总结】知识点2:提高防护能力的做法(重点)2.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①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②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3.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难点(重难点)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拓展培优】火灾逃生“七十二字口诀”熟悉环境,出口易找,发现火情,报警要早,)(与在总感并认地。典自的身能)第 3 页 共 3 页保持镇定,有序外逃,简易防护,匍匐弯腰, 慎入电梯,改走通道,缓降逃生,不等不靠, 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被困室内,固守为妙, 速离险地,不贪不闹。 任 务 三 :1.教材第72页,方法与技能——解读 本栏目介绍了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掌握应急 避险的正确方法,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危险来临时能够最大程 度地减少伤亡。 【归纳总结】补充知识点: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 ①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不愁热闹,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 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 ②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牢固的物体,等 待人群过去。 ③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要展开自我救助:先稳 住双脚,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 ,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 ④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尽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 ,双膝蜷缩至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 2.教材第73页启思导行 问题:1.请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请教专业人士等学习心肺复苏。 2.你还知道哪些急救常识 请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同学分享。 提示:1.心肺复苏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 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心肺复苏的步骤是评估环境、判断意识、呼叫 120、判断呼吸、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先做30次胸外按压,并 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特别提醒】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方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2. (1)胸外按压注意事项 胸外按压注意事项 肘关节伸直,身体前倾使双肩正对双手, 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用肩背部的力量而不是上肢的力量进行 按压。 按压幅度为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按压速度每分钟100-120次。 >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 的位置,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 在30次按压周期内,保持双手位置固 定,不要改变手的位置 在人工通气后再次按压时需重新定位 (2)人工呼吸操作步骤 ①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通过抬下颏、保持头后仰的方法,使其呼 通过观看视 频或现场观摩, 学习防护和急救 的知识与技能, 提高避险和逃生 能力。第3页共3页吸道畅通,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 ②若病人口鼻内可见异物和污物,可用手指勾出,确保呼吸道畅通;液 体可在翻身、头侧位时自然流出。 ③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用口包住 病人的口,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 (3)海姆立克急救法 ①婴儿急救((婴儿L))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 果 是 三 岁 以 下 孩 子 , 应 马 上 把 孩 子 抱 起 来 , 一 只 手 握 住 孩 子 颌 骨 两 侧 , 另 一 只 手 托 住 孩 子 后 颈 部 , 让 其 趴 在 救 护 人 膝 盖 上 , 在 孩子背上拍I-5次。 如 果 上 述 操 作 异 物 没 出 来 , 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 , 把 孩子翻过来 , 抢救者以中指 或食指 , 放在孩子胸廓下快 速向上重击压迫 。 重复 , 直 至异物排出 。②成人急救((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 (拾救者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自较:一手报拳抵于腹部肚脐稍上部位,另只手报在上面。靠在将背、栏扦、小槽等地方,抵紧腹部快速而有力的反复推挤,直到有效。)一手报晕,将拳头的拇指一倒 放在病人胸靡上和脐上的腹部。 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 击压迫病人腹部。( 4 ) 昆 虫 叮 咬 急 救 ①隐翅虫:如果隐翅虫落在身上,切记不可拍打,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 走或用其他物品驱赶。如不慎被咬应尽快用肥皂水冲洗伤处,冲掉毒液,从 而减轻灼伤感。情形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抗感染或抗过敏治疗。 ②蜱虫:如果遇到蜱虫叮咬,不要强行捏、拽、挤将其拔出,这样做很 可能将蜱虫的口器折断,留存在皮肤里,引起异物刺激反应,使其分泌更多 的细菌,增加感染的可能。正确处理方式是在局部涂抹一些化学物质,如酒 精、氯仿、松节油,通常几分钟后蜱虫会松口,自行脱落。也可以在蜱虫身第 3 页 共 3 页体、头部外涂液体石蜡、凡士林,经过一段时间蜱虫也会因窒息松口。 ③红火蚁:如果身上的红火蚁没有被迅速去除,它们将会反复蜇刺,并 随着身体旋转而留下一圈圆形的蜇痕。如果不慎被红火蚁叮咬,皮肤会出现 痒和灼热,随后出现脓包,如果叮咬面积较大,皮肤上的脓包就会很多,有 可能引起并发症。被红火蚁叮咬后,可用盐水或肥皂水清洗患处,涂抹皮质 类固醇类激素缓解症状,切不可抠破水泡,否则非常容易感染。一旦出现全 身过敏反应,尽快就医。当堂检测 考查点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典例1: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是历史上最严重的自 然灾害之一。海啸发生之前,10岁的蒂莉 ·史密斯跟父母正在泰国度假。在 海滩游玩时,她敏锐地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不少的气泡,潮水也突然退了下去 。这让她立即联想到在地理课上学到的有关海啸的知识,迅速判断出可能会 有海啸发生。于是她和家人立即联系工作人员,将海滩边的游客及时疏散到 了安全地区,挽救了大批游客的生命。向蒂莉 ·史密斯学习,我们应(A) ①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②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 ③量力而行,面对危险,静等大人救援 ④远离大海,只要不在海边就能避免危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蒂莉 ·史密斯根据自己所学的有关海啸的知识,预判了即将发 生的海啸,向她学习,我们也要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见 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①②正确;蒂莉 ·史密斯利用自己的 知识和能力成功预判海啸,与大人一起完成了对其他游客的救援,这说明未 成年人也可以帮助大人展开救援,而不是静等大人救援,③说法错误,排除 ;④中“只要……就能……”说法绝对,排除。 考查点2: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典例2: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 巨大损失。为尽可能避免地震带来的伤害,我们应(C) ①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防震疏散演练,熟练掌握防震技能②地震发生时 ,如身处单元楼内,可选择躲避在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③若震后不幸被困 在废墟中,应保持冷静,保存体力,创造生存条件④在影剧院、商场等公共 场所遭遇地震时,马上寻找电梯,迅速逃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①②③的做法均可以尽可能避免地震带来的伤害,当选;地震 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故④错误。 考查点3: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 典例3: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中 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 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 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此举(C) ①可以激励广大中小学生主动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②能够提升全社会成员的防护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 ③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④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十分重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 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 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身 体健康十分重视,有利于激励广大中小学生主动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 通方法,解题 指导,重难点突 破。 通过典型案 例的分析讲解, 让学生学会解题 ,能够自主分析 ,掌握答题技巧 ,培养思辨能力第 3 页 共 3 页能,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①④正确,③错误;②夸大了这一举措的 作用,排除。课堂总结 *关于提高防护能力的认识误区* 误区1:我们未成年人自我防护能力弱,遇到危险只能等待他人的救援。 (×) 误区辨析:(1)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 生事件等,如果我们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 就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如提高危险预 判能力、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等。 (3)我们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体力也不具备优势,面对危险,要量力 而行,遇到凭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紧急情况时,寻求他人的救助,能够更加 有效地保护自己远离危险,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关于守护生命安全的认识误区* 误区2:意外都是突然来临的,我们无能为力。(×) 误区辨析:(1)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人的生 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 (2)树立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便于我们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 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 防患于未然。 (3)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如果我们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护自 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易错易混 知识点的强调与 总结,再次突破 重难点,课堂小 结与课后思考同 步落实。板书设计 守 护 生 命 安 全 提高 防护 能力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防护能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提高防护能 提高防护能力既能保护自己,也能救助他人 力的必要性 力的做法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 生命安全 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 的重要性 生命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增强生命安全 树立规则意识 意识的做法 增强风险意识 梳理思路, 核心重点可视化作业布置 巩固重点, 分层思考,针对 性强。教学反思 一课一思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