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推理有效的是( )
①他不是老师,所以,他是学生 ②团员是青年,所以,青年是团员
③他是非党员,所以,他不是党员 ④星星是发光的,所以,有些发光的是星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所以,该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对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相容的选言判断
B.大前提断定的三种情况不可以同时存在
C.这是一个选言推理
D.这个推理结构是正确的
3.在潮湿的气候中仙人掌很难成活,在寒冷的气候中柑橘很难生长。在某省的大部分地区,仙人掌和柑橘至少有一种不难成活生长。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
A.该省的一部分地区,既潮湿又寒冷
B.该省的大部分地区炎热
C.该省的大部分地区潮湿
D.该省的大部分地区既不寒冷也不潮湿
4.对以下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所有的猴都不是人。
所以,所有的猴都不要死的。
A.正确,因为推理结构正确
B.正确,因为具备演绎推理的两个条件
C.错误,因为其犯了前提不真实的错误
D.错误,因为推理结构不正确,不具有保真性
5.“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这个数不能被2整除,所以,这个数不是偶数。”这一假言推理( )
A.正确,因为它否定了前件而得出否定后件的结论
B.正确,因为它否定了后件而得出否定前件的结论
C.错误,因为它否定了前件而得出肯定后件的结论
D.错误,因为它否定了后件而得出肯定前件的结论
6.小明在与小红讨论一款电子产品时,对小红说了下面推理:
A牌电脑运行速度快;
小王的电脑运行速度快;
所以,小王的电脑是A牌电脑。
这个推理( )
A.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B.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C.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D.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7.所谓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下列属于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是( )
①有些中介不是诚信者,所以,有些中介是不诚信者
②凡金属是导电的,所以,凡不导电的不是金属
③真理都是有用的,所以,有些有用的是真理
④凡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凡事物都不是不发展变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合乎逻辑的思维要求明确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下列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概念、判断或推理 逻辑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①属于复合判断中的相容选言判断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覆盖全国各地及14亿人口。所以,东部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也要实现现代化 ②正确运用了演绎推理方法,其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息,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③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取得了成功,所以遵循了规律 ④属于正确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合逻辑的,所以,该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语法。这是一个( )
A.联言推理
B.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C.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D.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10.小明在学习了三段论推理知识后,对小王说: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这个推理( )
A.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B.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C.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D.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11.“火爆出圈”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许多引人深思的台词,针对以上台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只有通过我们自己不懈地努力,才能够搭建通往胜利的道路。 ②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了你。 ③只要吾一出马,彼就必定害怕;吾一开口,彼必定望风而逃。 ④没有形象思维的作品,是根本不可能触及到人们的灵魂。
A.①与②两句台词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假言推理
B.②可以理解为“如果你不拥护真理,那么真理不拥护你”
C.③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正确的逻辑形式有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
D.④改为“只要具有形象思维的作品,就能触及人们的灵魂”,句意不变
12.“如果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为真,由此可推出( )
A.秋天没有收获,那么春天没有播种
B.秋天有收获,那么春天播种了
C.要么春天没播种,要么秋天没收获
D.除非春天没播种,否则秋天不会没收获
13.有些台独分子论证说: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的都是中国人,台湾人现在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辖,所以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下列推理能够明显说明上述论证不成立的是( )
A.所有技术骨干都刻苦学习,小王是技术骨干,所以,小王是刻苦学习的。
B.所有商业成功人士都要按国家规定纳税,我不是商业成功人士,所以,我不需要按国家规定纳税。
C.商品都有使用价值,空气具有使用价值,所以,空气是商品。
D.所有恒星都是发光的,恒星是天体,所以,天体都是发光的。
14.下列关于《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3十大流行语”相关逻辑判断正确的是( )
甲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乙 “情绪价值”是一种非物质性的附加价值,所以“情绪价值”不是一种物质性的附加价值
丙 吃饭有“饭搭子”,旅游有“旅游搭子”,运动有“运动搭子”
丁 “多巴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它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
①甲:“先进生产力质态”是被定义项的属概念
②乙:一个正确的换质位推理
③丙:“搭子”代表了一种传递关系
④丁:一个正确的联言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下列推理符合性质判断换质换位推理规则的是( )
序号 前提 结论
①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不走和平发展道路的
② 所有航天员都是勇于为国献身的奋斗者 有些勇于为国献身的奋斗者是航天员
③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④ 有些学生不是团员 有些团员不是学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署,为加强数据管理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我国决定组建国家数据局。国家数据局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据此可知,下列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对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 组建国家数据局对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 所以,组建国家数据局就是为了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A.中项不周延 B.大项不当扩大 C.小项不当扩大 D.四概念
17.对以下表述及其对应的逻辑思维规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孔子早于孟子,孟子早于荀子——这个关系判断为非传递关系
②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该性质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③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
④人类需要水来生存,所有的动物都需要水来生存,所以人类是动物——该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据此,可推导出以下结论为真的是( )
①如果我们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则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
②如果没有造就闪光的人生,则我们一定没有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
③如果造就了闪光的人生,则一定是我们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
④如果我们不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不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以下三段论推理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所有想当老师的人必须学教育学,他们有些想当老师,所以他们都要学教育学——“小项不当扩大”错误
②所有想当老师的人必须学教育学,他们都想当老师,所以,他们都要学教育学——推理成立
③所有想当老师的人必须学教育学,所有学教育学的人都想当老师,所以,他们都要学教育学——“中项不周延”
④所有想当老师的人必须学教育学,有些学教育学的人不是老师,所以,他们都要学教育学——“大项不当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某品牌专卖店所有的销售员都是未婚女性,有些该品牌专卖店的商品不是手工制作的。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①有的未婚女性是该品牌专卖店的销售员 ②所有该品牌专卖店的销售员都不是已婚的
③有些手工制作的商品不是该品牌专卖店的 ④有些该品牌专卖店的商品是手工制作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赵先生看中了一款玉器摆件,商家向赵先生称:“这是一块真正的新疆和田白玉,大师雕工十分精湛,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假一赔十。”此外,商家还承诺该玉器有鉴定证书。于是,赵先生支付5万元买下了该玉器摆件,商家将玉器和《宝玉石鉴定证书》交付给了赵先生。
半年后,赵先生为确定玉器价值,委托多家鉴定机构对玉器进行鉴定,结果为:属大理石玉,不属和田玉,产地为青海,市场价格在1.5—2.3万元。于是,赵先生联系商家要求退货退款并主张赔偿。但商家却以“该玉石具有检测中心出具的《宝玉石鉴定证书》,因此玉石为真正的和田玉且具有原本的经济价值”为由予以拒绝。赵先生因此提起诉讼,要求商家退货退款并“假一赔十”。案件审理中,当地市场监管局查明检测中心出具的《宝玉石鉴定证书》为不实检验检测报告。
结合材料并运用演绎推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商家的拒绝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原因。
22.
序号 推理 所犯错误 分析错因
①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② 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小丽是廉洁的,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
③ 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是社会现象,所以,凡社会现象是没有阶级性的。
④ 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
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表格推理中所犯的错误。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人工智能在研发新材料、预测蛋白质结构等方面具有优势,有望进一步重塑科学研究范式:智能驾驶的普及,将改变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方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人的指令,撰写小说、生成诗篇和图片……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一些潜在的隐患和挑战也逐步显现出来。例如,“换脸”技术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信息采集不当带来数据泄露;算法漏洞加剧认知偏见;人工智能与诸多产业融合,会替代一些工作岗位,对就业产生较大冲击……
只有接受了人的指令,人工智能才能进行文艺创作。据此,有人得出“离开了人的指令,人工智能就无法进行文艺创作。”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这一推理的类型、依据以及推理过程。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只有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携手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才能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守护好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向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推动绿色转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开展绿色发展双多边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构建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阐明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内在逻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D
【详解】①:老师和学生不是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其推理不符合换质推理规则,①不选。
②:前提中“青年”不周延,结论中周延了,违背换位推理规则,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②不选。
③:他是非党员,所以,他不是党员,符合换质推理规则,③正确。
④:星星是发光的,所以,有些发光的是星星,符合换位推理规则,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B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AC:材料是一个选言推理,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属于相容的选言判断,A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大前提断定的三种情况可以同时存在,B错误但符合题意。
D: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它断定了“语句错误”的三种可能情况,这三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第二个前提否定了“语法问题”,结论就能够肯定是不合实际或者是不合逻辑的问题了,这种推理结构是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是正确的推理结构,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A
【详解】分析已知条件:(1)潮湿→仙人掌很难存活;(2)寒冷→柑橘很难生长;(3)在某省的大部分地区,仙人掌成活或者柑橘生长。
A:把条件(3)代入条件(1)和条件(2),可以得出“某省的大部分地区不潮湿或者不寒冷(否后必定否前)”一定为真,A项与其矛盾,A符合题意。
B:根据条件(3),柑橘成活则说明该地大部分地区炎热,此时B项为真,B与题意不符。
C:根据条件(3),如果仙人掌存活则说明该省的大部分地区不潮湿,如果柑橘生长则说明该地大部分地区不寒冷,但是潮湿与寒冷没有必然关系,无法判定C必然为假,C与题意不符。
D:根据条件(3),如果该地大部分地区既不寒冷也不潮湿,那么仙人掌和柑橘都能成活生长,此时D项为真,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4.D
【详解】ABCD: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演绎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题干推理的前提是正确的,但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因为推理结构不正确,不具有保真性,D符合题意;ABC三项分析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D。
5.B
【详解】A:“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这个数不能被2整除,所以,这个数不是偶数。”这一假言推理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这一假言推理正确,但不是因为它否定了前件而得出否定后件的结论,A错误。
B:该推理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结构形式是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从而得出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的结论,是一个合乎逻辑规则的有效推理,B正确。
C:该推理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其结构形式是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从而得出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的结论,而不是否定前件而得出肯定后件的结论,C错误。
D:该推理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否定了后件而得出否定前件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D排除。
故本题选B。
6.C
【详解】A:小红的推理中,“小王的电脑”是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都是周延的,没有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A说法错误。
B:小红的推理中,“A牌电脑”是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在结论中不周延,没有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B说法错误。
C:小红的推理中,“运行速度快”是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没有周延,小红的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C符合题意。
D:小红的推理中,只涉及了“小王的电脑”“运行速度快”“A牌电脑”三个概念,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B
【详解】①④:性质判断换质推理的方法是,主项和量项不变。联项“是”改为“不是”,“不是”改为“是”。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有些中介不是诚信者,所以,有些中介是不诚信者”,属于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凡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凡事物都不是不发展变化的”,也属于性质判断换质推理,①④符合题意。
②:凡金属是导电的,所以,凡不导电的不是金属,主谓项位置发生变化,属于错误的性质判断换位推理,②错误。
③:真理都是有用的,所以,有些有用的是真理,主谓项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正确的性质判断换位推理,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D
【详解】①: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判断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①错误。
②:在演绎推理中,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覆盖全国各地及14亿人口。所以,东部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也要实现现代化”正确运用了演绎推理方法,其前提和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②正确。
③: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指反映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息,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③错误。
④: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前件)是另一事物情况(后件)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取得了成功,所以遵循了规律”属于正确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B
【详解】B: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它断定了“语句错误”的三种可能情况,这三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第二个前提否定了“语法问题”,结论就能够肯定是不合实际或者是不合逻辑的问题了。这种推理结构是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B正确。
AD:这一推理不是联言推理,也不是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AD不符合题意。
C: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一部分选言支,结论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所以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是错误的推理结构,C排除。
故本题选B。
10.C
【详解】C:大项“集体荣誉感”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C符合题意。
ABD:这个推理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与“四概念”、“中项不周延”、“小项不当扩大”无关,ABD排除。
故本题选C。
11.B
【详解】A:“只有通过我们自己不懈地努力,才能够搭建通往胜利的道路”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了你”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两者不是同一种类型,A错误。
B.“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了你”属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即“如果你不拥护真理,那么真理不拥护你”,故B正确。
C:“只要吾一出马,彼就必定害怕;吾一开口,彼必定望风而逃”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C错误。
D:“没有形象思维的作品,是根本不可能触及人们的灵魂”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形象思维的作品”是“触及人们的灵魂”的必要条件,而“只要具有形象思维的作品,就能触及人们的灵魂”中将“形象思维的作品”变成了充分条件,句意已改变,应改为“具有形象思维的作品,可能触及人们的灵魂”,D错误。
故本题选B。
12.B
【详解】AB:“如果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对此进行演绎推理的正确方式有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A是肯定后件式,属于无效推理, B是否定后件式,属于有效推理,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该选项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符合题意,故C不符合题意。
D:题干中“没有春天的播种”是“没有秋天的收获”的充分条件,而该选项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不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B
【详解】证明台独分子论证错误,需要找到一个具有相同形式的推理,推理前提正确,但是按照台独分子的逻辑,推出错误结论的选项即可。题干中台独分子的三段论推理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A:该推理是正确的三段论推理,A不符合题意。
B:该推理中虽然前提均正确,但按国家规定纳作为“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也是也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可以有力地驳斥台独分子的论证,B符合题意。
C:该推理中使用价值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均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且逻辑错误不同,C不符合题意。
D:该推理与题干推理结构不一致,且所犯逻辑错误为“小项不当扩大”,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4.B
【详解】①: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这里的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先进生产力质态”是被定义项的属概念,①正确。
②: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情绪价值”是一种非物质性的附加价值,所以“情绪价值”不是一种物质性的附加价值是一个换质推理,而不是换质位推理,②错误。
③:吃饭有“饭搭子”,旅游有“旅游搭子”,运动有“运动搭子”中的“搭子”代表了一种对称关系,而不是传递关系,③错误。
④: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多巴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它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是一个正确的联言判断,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5.A
【详解】①:“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经过换质可推导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不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因此该推理符合换质推理规则,①正确。
②:“所有航天员都是勇于为国献身的奋斗者”经过换位可推导出“有些勇于为国献身的奋斗者是航天员”因此该推理符合换位推理规则,②正确。
③:选项省略了“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为大前提的三段论推理,不是换质位推理,③排除。
④:性质判断进行换位推理,要遵循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的逻辑规则,选项前提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主项“学生”是不周延的,换位后在结论中变成谓项,是周延的,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6.A
【详解】A:中项“对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均作了谓项,且大小前提均为单称肯定判断,因此,中项均不周延,而在推理中,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题干中的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A符合题意。
BCD:题干中项均不周延,而在推理中,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7.D
【详解】①:孔子早于孟子,孟子早于荀子,这个关系判断为传递关系,①排除。
②: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属于全称否定判断,该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都周延,②排除。
③: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③正确。
④:人类需要水来生存,所有的动物都需要水来生存,所以人类是动物。该推理中的中项“水”在前提中都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8.A
【详解】①:“只要……就……”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依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该选项是通过肯定前件来肯定后件,①正确。
②:该选项是通过否定后件来否定前件,②正确。
③:该选项通过肯定后件来肯定前件,是错误的,③排除。
④:该选项说法通过否定前件来否定后件,是错误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9.A
【详解】①: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结论不能扩大使用前提所给的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①中小前提的主项不周延,而在结论中是周延的,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①应选。
②:所有想当老师的人必须学教育学,他们都想当老师,所以,他们都要学教育学,这符合三段论推理的规则,②应选。
③④:③④违背“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原则,属于“四概念”的错误,不选。
故本题选A。
20.A
【详解】①:已知“某品牌专卖店所有的销售员都是未婚女性”,根据换位推理可以推出,有的未婚女性是该品牌专卖店的销售员,①正确。
②:已知“某品牌专卖店所有的销售员都是未婚女性”,根据换质推理可以推出,所有该品牌专卖店的销售员都不是已婚的,②正确。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否则会犯“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题干中“有些该品牌专卖店的商品不是手工制作的”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不能通过换位推理得出“有些手工制作的商品不是该品牌专卖店的”,③说法错误。
④:根据换质推理只能推出“有些该品牌专卖店的商品是非手工制作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1.不成立。商家运用的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商家认为:如果玉石具有检测中心出具的《宝玉石鉴定证书》,玉石就是真的且具有经济价值,商家具有鉴定证书,那么售卖的玉石就是真的且有经济价值。这一推理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前件真,后件一定真的规则,推理结构正确。但是商家忽略了假言推理的前提在该案件中是错误的,即鉴定证书为不实检验检测报告。演绎推理(假言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结论:一是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该商家的推理结构虽然正确,但前提错误,不能推出保真的结论。因此商家拒绝的理由并不成立。
【分析】背景素材:鉴定玉器真假案例
考点考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商家认为:如果玉石具有检测中心出具的《宝玉石鉴定证书》,玉石就是真的且具有经济价值,商家具有鉴定证书,那么售卖的玉石就是真的且有经济价值→可联系这一推理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前件真,后件一定真的规则,推理结构正确;但鉴定证书为不实检验检测报告,推理前提错误,因此不能推出保真的结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22.①四概念错误。“群众”这个概念在前提中未保持统一,在大前提中强调概念的外延,指的是总体,在小前提中指的是个体,强调概念的“质”,指的是属性。
②中项不周延。中项“廉洁的”在前提中作为肯定命题的谓项,均不周延,无法断定范围,不能起到连接大项和小项的媒介作用。
③小项不当扩大。小项“社会现象”在前提中,作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在结论中作为全称命题的主项,是周延的。
④大项不当扩大。大项“集体荣誉感”在前提中,作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在结论中作为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
【分析】背景素材:推理示例
考点考查:三段论推理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推理的错误,需要调用三段论推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先判断是什么推理,再思考其推理规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可联系三段论推理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四概念错误。
关键词②: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小丽是廉洁的,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可联系三段论推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中项“廉洁的”在前提中作为肯定命题的谓项,均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关键词③: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是社会现象,所以,凡社会现象是没有阶级性的→可联系三段论推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小项“社会现象”在前提中,作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在结论中作为全称命题的主项,是周延的。犯了小项不当扩大错误。
关键词④: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可联系三段论推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大项“集体荣誉感”在前提中,作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在结论中作为否定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犯了大项不当扩大错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3.①类型: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②依据: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如果前提否了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或“否定前件式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之一”)。
③过程:该推理的前提“离开了人的指令“对前件“接受了人的指令”进行了否定,那么结论就可以对后件“人工智能能进行文艺创作”进行否定,从前得出结论“人工智能无法进行文艺创作”。
【分析】背景素材:人工智能发展
考点考查: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说明只有接受了人的指令,人工智能才能进行文艺创作这一推理的类型、依据以及推理过程,需要调用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只有接受了人的指令,人工智能才能进行文艺创作→可联系教材知识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关键词②:离开了人的指令,人工智能就无法进行文艺创作→可联系教材知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4.答案示例:
大前提:国际社会都应当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小前提:中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分子。
结论:中国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因此,中国向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答案要点:考生能结合材料构建一个推理结构正确的三段论,且该三段论能阐明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内在逻辑。
【分析】背景素材:保护生态环境
考点考查:三段论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分析构建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阐明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内在逻辑。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可联系教材知识大前提:国际社会都应当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关键词②:中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分子→可联系教材知识小前提;
关键词③: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可联系教材知识结论:中国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图表信息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