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六【教材解析】语文园地六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归类出示了四组表示职业和工作地方的词语,引导学生识记9个生字,会写“工、厂、门、卫”4个字。第二板块第一题“字词句运用”通过对“n-l”“sh-s”“zh-z”组成的易读错音节的对比认读,加强学生的辨读能力。第二题通过偏旁归类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和草字头所代表的意思,初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第三题出示了4幅插图,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场所,引导学生交流生活识字的成果。第四题是引导学生看图写词语,再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培养学生初步的表达能力,为将来写话和习作打下基础。第三板块“书写提示”总结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两种汉字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第四板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古朗月行》(节选)。第五板块“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科学童话《小松鼠找花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感受故事的趣味。。【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说出自己知道的职业。2.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3.发现木字旁和草字头所代表的意思,初步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4.展示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5.能够看图写词语,再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6.了解汉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7.朗读、背诵《古朗月行》(节选)。8.读懂《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说出自己知道的职业。2.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3.发现木字旁和草字头所代表的意思,初步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4.展示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5.能够看图写词语,再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读一读,认一认。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不会读的借助拼音读一读。2.多种形式认读蓝线内的9个生字。(1)教师范读。(2)指名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3)全班齐读。3.把读音和对应的生字连一连。4.发现规律,说句子。(1)你发现这4组词语的规律了吗?预设:老师、工人、医生、门卫是职业,学校、工厂、医院、传达室分别是他们工作的地方。(板书:职业 工作的地方)(2)你能运用每组词语说句子吗?预设1:学校里有老师;老师在学校里。预设2:工厂里有工人;工人在工厂里。预设3:医院里有医生;医生在医院里。预设4:传达室里有门卫,门卫在传达室里。5.拓展职业及工作的地方说句子。你知道还有哪些职业和工作的地方?请你运用“学校里有老师;老师在学校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吧!预设1:厨房里有厨师;厨师在厨房里。预设2:法院里有法官;法官在法院里。预设3:理发馆有理发师;理发师在理发馆里。6.指导书写。(1)指导写“工”字。①教学笔顺,学生书空。②引导观察“工”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画。横画平行,上短下长,间距适中;短竖居中。稍向左斜。③老师示范写“工”字,学生描红、临写。(2)指导写“厂”字。①教学笔顺,学生书空。②引导观察“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画。第一笔横写在横中线上方,第二笔撇向左下伸展。③老师示范写“厂”字,学生描红、临写。(3)指导写“门”字。①教学笔顺,学生书空。②引导观察“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画。第一笔是点,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横折钩。整体端正,宽窄一致,左短右长。③老师示范写“门”字,学生描红、临写。(4)指导写“卫”字。①教学笔顺,学生书空。②引导观察“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画。横折钩短小,竖正直,稍偏左,底横要长。③老师示范写“卫”字,学生描红、临写。(5)比比谁写得工整、漂亮。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三、字词句运用(一)读一读,读准字音。1.复习易混淆声母:sh s ch c zh z l n第一轮按顺序出示,学生认读发音;第二轮打乱顺序出示,学生开火车认读,全班跟读。2.让学生自己先拼一拼,读一读。拼读时,注意观察音节的不同之处,圈一圈、画一画音节的不同之处。3.开展同桌比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准。提示:注意区分鼻音(n)和边音(l)、平舌音和翘舌音。4.扩充词语,巩固习练。(二)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1.读一读两组汉字。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预设:每组汉字中都有相同的偏旁。第一组中的字都有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第二组中的字都有草字头,都和花草有关。3.理解偏旁代表的意义。预设:含有木字旁的字大都和树木有关。含有草字头的字大都和花草有关。4.说一说下面这些字的偏旁,猜一猜这些偏旁代表的意思。(1)晚 明 昨预设:都有日字旁,带日字旁的字可能与时间有关。(2)鸡 鸭预设:都有鸟字边,带鸟字边的字可能与鸟类或家禽有关。(3)词 语 说 课预设:都有言字旁,带言字旁的字可能与说话有关。(4)远 近 还预设:都有走之底,带走之底的字可能与走路有关。5.你还能说出哪些有同一偏旁的字?预设:妈 妹 奶 字 家 你 他 作 叶 听(三)你在路上认识了哪些字?和同学交流。1.(出示建筑插图)生活中的这些地方,你一定见过。自己试着认一认。2.你在生活中认识了哪些字?预设:我等公交车时,从公交站牌上认识了“人民路”。我在看电影时,认识了“电影院”。我去买东西时,认识了“生活超市”。我去买报纸杂志时,认识了“报刊亭”。3.留心生活,处处都能识字。你在生活中还认识了哪些字,和你的家人分享一下吧。生:我还从食品包装袋上认识了“面包”二字。我还从药品盒上认识了“感冒”二字。……今天没来得及展示的,可以收集在自己的识字本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四)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1.有顺序地观察图片。顺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景物到人物等。2.围绕图片上的人、事、物体等内容写词语。预设:山上 天上 白云 小鸟 同学 我们 开心3.看图说话。要求:(1)可以不受所写词语的限制,只要是从图片中观察所得的内容都可以说。(2)把话说完整。例如:哥哥和妹妹在草地上奔跑。(3)把话说具体。例如:哥哥和妹妹手拉着手,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4)预设: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彩,快活的鸟儿在自由地飞翔,山脚下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哥哥和妹妹手拉手在草地上开心地奔跑。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汉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2.朗读、背诵《古朗月行》(节选)。3.读懂《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一、书写提示1.让学生书空同组里的两个汉字。2.通过观察发现两组汉字的笔顺规则。第一组是“从上到下”,第二组是“从左到右”。3.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每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再让学生书写。上横短,下横长,两横平行,间距适中。“厶”居长横的中部,大小得当。“田”上宽下窄,疏密均匀。“力”撇画对着“田”的中竖起笔;横折钩与撇画同斜,斜中求正。“口”要小,“十”的横对准“口”的中间。左窄右宽,左短右长。两撇平行,两横相对;竖与竖钩端正,距离适中。二、日积月累1.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唐代诗人李白仰望着皎洁的月亮,想起小时候的一些趣事。于是写了一首诗——《古朗月行》1.老师配乐示范朗读。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3.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4.字义解释。瑶台: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5.理解诗歌的意思。小时候,不认识月亮,看着她的光芒洁白如玉,形状又大又圆,竟然傻乎乎地把它叫作白玉盘。再多看几眼,又以为它是仙境里的一面镜子,高高地飞在青云的一头。6.学生配乐诵读。7.试着背一背。三、和大人一起读1.借助拼音读一读故事《小松鼠找花生》。(1)自己读一读,把音节读准。(2)指名读,纠正字音。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3.理解故事,回答问题(1)花生的花是什么颜色的?预设:花生的花是金黄色的。(2)到了秋天,花生就会怎样?预设:到了秋天,花生就会结花生。(3)小松鼠想等花生结了果,他就把花生摘下来,干什么?预设:留着冬天吃。(4)到了秋天,小松鼠摘到花生了吗?预设:没有。(5)“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你能回答小松鼠的问题吗?预设:没有谁把花生摘走,花生长在地下,小松鼠应该到地下挖。(6)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我是看课文的插图知道的。4.今带着“阅读单”,回家和家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和谁一起读什么时间读 ________到_________怎样读的?(打对钩) 1.听大人读 2.跟大人一起读 3.大人听我读思考问题,说一说。 “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你能回答小松鼠的问题吗?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次语文园地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我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本部分的重点内容一是识字,二是了解部首的意义,三是学习古诗。所以,在教学中,我用较多的时间进行这几部分的教学。特别是在部首意义的理解方面,不但弄清了本课的两个部首的意义,还让学生搜集一些其他偏旁的字,体会意思,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不足之处:教学中,我总是担心一些难的问题学生答不上来,可事实上,他们是能回答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