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同步分层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同步分层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的第一课,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启蒙课。因此,在整个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上化学,认识化学的特殊价值,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化学,可能只是在小学的自然课中和课外曾经产生过化学的火花,但对于究竟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还是一片空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因此在本节课力求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化学对我们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化学观念
1.初步形成化学能够创造新物质、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的观念。
2.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科学思维
1.能够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化学对人类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三、科学探究与实践
1.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保持关注,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2.积极参与化学相关的讨论和活动,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1.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主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态度。
2.增强热爱化学、关注化学发展的情感,树立为推动化学科学进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3.认识到化学研究和应用中应遵循科学伦理和道德规范,具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难点】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学方法】
通过音像资料、图片、趣味实验等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
1.寻找与化学无关的实物?
2.如果部分反应减慢,或全部化学反应停止10分钟,会出现什么情况?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入新课。
【探索新知】
一、化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提到“化学”,你会联想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神奇、有趣还是深奥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播放视频“化学发展简史”,学生看完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展示图片,知道几位著名的化学家,高科技的发展。
【设计意图】亲身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钻木取火,古代的炼丹术都是化学的前身,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例如:冰、水、水蒸气只是状态不一样,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分子构成。
二、化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物质由原子和分子构成,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说的创立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门捷列夫(俄国)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我们要让物质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就要研究它的性质,而性质是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性质又是通过变化规律表现出来的,如今我们的研究更深入更精确,已经可以从原子和分子层次进行研究。所以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转化及应用的科学。
三、化学的作用
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都有哪些方面与化学有关?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重要作用。
2.化学的作用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学生小组讨论身边的事例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据有关资料统计,新药物、抗生素的发明使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25年。
(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教师展示图片介绍新材料以及它们的应用。
【水立方用到的材料】:
四氟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化学物质, 四氟乙烯共聚物是最强韧的氟塑料,它在保持了聚四氟乙烯良好的耐热、耐化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的同时,耐辐射和机械性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拉伸强度可达到50MPa,接近聚四氟乙烯的两倍。薄膜结构,空间钢架的结构,外围形似水泡的四氟乙烯共聚物膜。
【汽车行业的生物材料和复合材料】:更轻、更环保的新材料。
【冬奥会火炬】:
火炬里面是氢能源。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的是碳纤维材质,燃烧的是氢能源,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了零排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总结归纳能力,使学生从生活中的化学走进科学中的化学。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同时化学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化学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空气污染,酸雨这些环境问题,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
四、绿色化学
虽然化学可能带来一些污染问题,但只要合理利用化学,可以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因此,科学家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实现“零排放”。“绿色”,借用义,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绿色能源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巩固提升展望未来:播放视频哪里有生产制造,哪里就有化学,展望未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
【课后小结】
一、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二、化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三、化学的作用
四、绿色化学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背诵和抄写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教学反思】
亮点:将辩论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从生活中多方面提取有关化学的知识,认识化学发展带来的影响,认识到环境恶化的真正祸首,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不足: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建议:体会研究物质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同步分层练习
【基础篇】
1.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要学会识图分投垃圾,生活中的废弃电池应该投入带有下列哪个图标的垃圾箱中( )
A. 可循环垃圾 B. 厨余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2.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 采用脱硫技术,减少SO2的排放
C.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 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3.下列科技成果主要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利用人体皮肤细胞“仿制”成胚胎干细胞
B.发现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
C.发现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
D.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返回地球
4.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引领了相关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B.粮食、能源、环境三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
C.化学使人类告别只依靠天然材料、天然药物、天然肥料的时代
D.化工产品在生产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应抑制化学发展
5.下列下列内容都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质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规律 ⑤物质的制取和用途.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⑤
【能力篇】
一、单选题:
1.下列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我国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
B.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
C.“神舟”八、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站雏形)的对接
D.儿童“手足口病”传播途径的调查
2.下列学习用品中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  )
A.毛笔 B.圆珠笔 C.塑料直尺 D.课本
3.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B.化学在医药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4.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份: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
A.全面天然材料 B.全由人造材材料制成
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5.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盛
B.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D.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
二、填空探究题:
1.道尔顿的_________和阿伏伽德罗的_________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_______________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_________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的科学。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与化学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
【拔高篇】
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关于“绿色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B.绿色化学所用的化学材料及生成产物均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
C.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产率高,副反应少
D.绿色化学即化学反应中必须有绿色物质参加或有绿色物质生成
同步分层练习答案
【基础篇】:
1.C 2.D 3.C 4.D 5.D
【能力篇】:
一、选择题:
1.B 2.A 3.C 4.C 5.D
二、填空探究题:
1.原子论 分子 元素周期律 拉瓦锡
2.组成、结构、性质 转化及应用
3.造纸 火药
【拔高篇】:
1.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