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阅读古代世界各个大帝国的疆域图,了解各个帝国疆域的范围,并 能将帝国交替及疆城扩张的过程在图中反映出来;【唯物史观通过分析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认识文明产生的原因和历史必然性; 通过对古代文明特点的了解,辩证认识文明的共性和差异性;【史料实证】掌握古代世界各大帝国的统治措施;正确看待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形 成与影响;【历史解释】理解农耕文明的优势与古代文明扩展的内在联系;掌握古代世界各 大帝国交替的原因;【家国情怀能通过对各地区文明交往史实的认识,理解世界文明之间互相交往、 互相影响的趋势不断加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古代文明扩展与交流的条件、概况;教学难点:各文明帝国带来的区域性影响、不同文明的早期联系。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历史纵横: 洪水传说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 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这些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 书上,人们发现了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故事说诸神决定毁灭人类,但水神恩基 起了恻隐之心,通知了虔诚的吉乌苏德拉。吉乌苏德拉造了一艘大船,他自己、 家人和部分动物事先躲到大船上。大水之后,只有吉乌苏德拉一家和他船上的动 物幸存。这个故事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代希 腊人那里,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材料与图片反映了在远古人类早期,就已经存在文明的横向的交流,只是此 时的交流还是非常有限的。到了公元5世纪,人类文明的横向交流就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从最初的独立分散,到逐渐扩展,并连接起来。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 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古代文明的扩展(一)农耕文明: 1.扩展的原因(1)必要性:农耕文明需要新土地以养活增加的人口,统治者需要更多土地获得税收;(2)可能性: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3)客观性:古代各文明间的扩张及争霸战争的客观促进。2.扩展的方式:武力征服 3.扩展的表现:(1)埃及文明的扩展:方向:古埃及文明向东北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 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方式:武力征服原因:受自然条件影响(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后的疆城)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时埃及疆界(疆域最大)(2)西亚文明的扩展: 概况: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方式:武力征服扩展方向: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二)海洋文明的扩展:原因:①城邦政治斗争的产物(陶片放逐法);②工商业发展需要(原料和奴隶来源而另辟新路);③城邦资源少,人口过剩,贫富分化(为了谋生)。方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 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方式:移民(殖民)条件:凭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 特点:分散性:沿地中海北岸和黑海周边建立据点,呈现线状分布独立性:殖民城邦一般都沿袭母邦的制度和习惯,但又独立,不依附母邦。 影响:①古希腊人在其统治区域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巩固城邦制度;②古希腊海外工商业得到发展;③扩大了希腊人的视野,传播了希腊文化;④给殖民地原有居民造成了冲击。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比较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拓展有哪些异同 文明类型 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扩张方式 武力征服 移民(殖民)扩张的 条件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③古代各文明间的扩张及争霸 战争的客观促进。 ①自身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的优势; ②海外贸易发达; ③工商业的发达; ④环海,山多地少,为了生存。扩张结果 以大河为中心,向四周扩展 分散在地中海和黑海海岸线特点 被征服者服从征服者 殖民城邦独立自主,不受母邦控制扩张影响 ①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文明相互交流; ②促进奴隶制大帝国的兴起; ③给殖民地原有居民造成灾难。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一)帝国的概念:指统治区域、统治权力。特别是一个民族通过武力征服统治其它部落或族群建立 的范围比较广大国家。狭义上用来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帝国形成原因: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二)主要的帝国:1.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公元前330年)(1)建立: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 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前4世纪末,因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而灭亡。(2)统治:①中央:君主专制制度,宣扬君权神授。继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权力被 认为来自神。②地方: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制约。③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完备的交通道路和统一的货币 制度。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3)影响:①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中介;②波斯帝国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把农耕、游牧 和海洋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6—公元前323年)(1)建立: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 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2)统治:中央:君主专制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行省 制。推广希腊文化。文化:推广希腊文化。希腊地区的民主制度结束(3)衰亡: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亚历山大经过数十年的征战,首次把埃及、希腊、印度、西亚文明连成政治的 统一体。合作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评价亚历山大的东征 材料一希腊化时代,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 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 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分散的希腊、埃 及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她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陈恒《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材料二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 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 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吴于堇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编上卷》提示:(1)积极: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建立统一的大帝国,加强了地区经济的联系与发展;③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2)消极:①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②打断了被征服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3.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395年)(1)建立:①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②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 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2)统治:①政治上:实行帝制,大力发展奴隶制;地方实行行省制;②经济上:奴隶制迅速发展,大力发展海外贸易,1-2世纪空前繁荣;③文化上: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国教;④法律上:以罗马法维护统治。(3)衰亡:(1)原因:①军事扩张建国,缺乏内部凝聚力;②政治腐败,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加重人民负担;③阶级矛盾尖锐,奴隶起义频仍。④边境压力增大,日耳曼人的入侵。(2)表现:①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②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灭亡。(3)影响:西罗马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时代结束,历史进入了新的封建制阶段。(4)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影响逐渐扩大,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5)罗马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首部成文法万民法是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综合归纳: 概括古代世界三大帝国的统治概况并归纳其共同点。(1)概况:古代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崛起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4世纪末 公元1—2世纪统治概况 1.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 制度,宣扬君权神授, 2.地方实行行省制 3.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 体系和税收系统 1.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 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军 事等大权于一身; 2.地方实行行省制, 3.推广希腊文化 1.实行帝制,大力发展奴 隶制;地方实行行省制 2.基督教兴起,4世纪成 为国教衰亡 公元前4世纪末,被 马其顿灭亡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 为三个希腊化国家 4世纪末帝国分裂,5世 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2)共同点:共同点1:都通过武力扩张,形成了地跨欧亚非的帝国共同点2:本质都是奴隶制君主专制帝国,在地方实行行省制,依靠官僚体系和 军队维持共同点3:统治中后期都伴随阶级矛盾激化,帝国逐步走向瓦解和覆灭共同点4:庞大的帝国都推动了各地区文明之间交流的不断发展三 、文明的交流(一)交流的总趋势: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二)交流的表现: 自主学习,填写下表领 域 科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1.技术 农耕技术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 起源于西亚,逐渐扩展到埃及和希腊等地。2.文艺 神话故事 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雕刻艺术 希腊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模仿埃及。3.文字 (向东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0zu 8 06+6874 3 基字母(西) (网拉马字母东Kk8E穴81138ye0) (古代西亚字母古代埃及字母古代印度字母)iiisiiii i 前向西 h 西 醒母问题思考: 为什么字母文字会广泛流行 ①字母文字符号少、便于记忆、书写简便、有固定读音等; ②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有大量符号需要记忆;③古代亚非欧帝国,商业比较发达,经济交流的需要。 4.经贸的交流:丝绸之路(1)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2)汉朝与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3)东汉: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4)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 国进行贸易。(三)交流的影响:①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经济和贸易 的往来。②促进了大国的兴起(西汉和大秦)。升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 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 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 愿提出四点主张,第一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 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第 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 习近平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 自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因多样而交流! 因交流而互鉴! 因互鉴而发展!(课堂小结农耕文明武力征服海洋文明海外殖民走出孤岛:古代文明的扩展促进文明连接:古代世界的帝国推动 互鉴发展:文明的交流 经贸往来扩展的影响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建立疆域统治衰亡文明的扩展扩展的条件技术的传播文化的传播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帝国如何形成并巩固其统治特点表现的交流如何促进发展古代文明如何扩展●文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并不多,也不难,但是因使用了较多教材之外的地图、文字史料, 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等的要求较高。通过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调动了学习的 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整体目标完成较好。但是由于要查阅大量资料书籍,所以备课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学生 对于这些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上的感知认识比较稀薄,教学效果上会打折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