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3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3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3.2 参与民主生活
1.政治认同:热爱社会主义民主:关心国家民主政治生活,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的民主态度。
2.道德修养:自觉提高民主素养,增强民主意识。
3.法治观念:拥护我国的各项民主制度,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自觉、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自主学习P38--42
1、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2 、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公民应怎样参与民主意识?
PART01
行使民主权利
九年级学生小泽发现学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学生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小泽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这一情况。不久,这家网吧被依法取缔了。
☆小泽拨打市长热线电话
1.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行为?
小泽的行为是正确的,懂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能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权益,他具有民主意识。我们要向小泽学习,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运用你的经验
2.假如你是小泽,你会不会这样做,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一、行使民主权利
①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③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笔记1.如何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将不断增强。
参加职工代表大会
有序投票
政协委员调研
依法信访
易混点:可以说“拓宽行使权利的途径和渠道”
不能说“扩大公民权利”
(1)
民主选举
党员占比
(2)
民主协商
(5)
民主监督
笔记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途径)?
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
(3)
民主决策
(4)
民主管理
民主选举
某社区正在开展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需要本小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从8名候选人中投票选举5名社区居委会成员。
社区居委会成员产生
居民投票角度,享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投票选举
候选人的角度,八名候选人选举五名社区居委会成员
选举形式
直接选举
差额选举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直接选举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
间接选举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间接选举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间接选举
全国人大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
回顾:
人民代表人民选
人民代表为人民
(1)民主选举
①地位: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形式: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③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
④要求:
积极、主动、理性参与选举。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P38
一、行使民主权利
课堂
笔记
⑤意义: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补充)
方案1:让班级全部同学参与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么选举形式?
方案2:各小组先推选代表,由代表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么选举形式?
方案3:由班委会先确定一位候选人(林梅玲),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这是什么选举形式?
方案4:由班委会先确定林梅玲、张小明、吴晓梅、李浩四名学生为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票数最多者为班长,是什么选举形式?
当堂训练
判断以下属于哪种民主选举方式
2023年9月2日某初中九年级班班长竞选方案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听民意、集民智、解民忧,不断改善居民群众生活环境,4月6日下午5点,正街社区在蔡正街41号小区院内召开老旧小区改造恳谈会,与居民面对面交谈,街道相关领导、街城管执法一队、社区工作人员、14个即将改造的老旧小区居民代表参加会议。
思考:材料中提到的“恳谈会”属于参与民主生活的哪种途径?
民主协商
民主协商的形式
政党协商
基层协商
注意:民主协商发生在方案前。
政府协商
政协协商
(2)民主协商
①地位(意义):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②方式:
一、行使民主权利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P39
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课堂
笔记
(3)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制度保障?P39
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地位
制度保障
要求
民主决策
社会听证制度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直接参与政治生活
(政策实施前)
课堂笔记
公民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决策科学性
专家咨询制度
一般采用事先公示、事中公示、事后公示等方式在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单位政务公开栏进行。对公示后的群众反映、建议和举报,由有关职能部门受理并予以答复
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听证会举办方会分别邀请各界代表,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社会听证制度
1.2024年1月1号,市物价局开通网站充分调查了解情况和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意见。
2.2024年1月15日,邀请专家学者对水价调整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听取专家建议。
3.2024年2月1号,形成两个备选方案并在网上公示,集思广益。
4.2024年2月12号,召开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对备选方案作出相关修改完善,并进行决策。
判断以上措施分别涉及哪种保障民主决策的制度?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活动二:民主参与,共同决策!----水价调整
(4)民主管理
①地位:人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②意义: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5)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地位
意义
①对国家: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②对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谁监督?
监督谁?
怎么监督?
——公民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知识拓展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监督等。
虚假举报
随意造谣
贴大字报
思考:我们在行使民主监督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正确行使监督权;
②如实反映,提供证据或证明材料;
③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④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等。
民主监督:
指就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在决策实施过程或工作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
(事后监督,批评、质问、评议政府、信访等)
监督权
民主监督
监督权的方式:
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民主监督的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对社会上一切违法犯罪行为检举)
区别
易混辨析
民主监督
监督权
民主决策:
指就即将要出台的某项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出谋划策(事前咨询)
公民只是有权利参与决策过程,没有决策权;国家决策机关拥有决策权。
02
增强民主意识
2024年全国两会于3月11日下午闭幕,人民网推出的2024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也圆满结束。
截至3月11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共收到网友留言超32万件。活动过程中,人民网联合人民日报推出的融媒体栏目——《人民建议直通车》,在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总浏览量超6亿,网友们也纷纷自发上传视频,参与活动。目前,相关话题下网友自发参与提交的视频留言达2万条。不少有关经济民生的“金点子”“好主意”登上热榜。
网友们的建言还获得了积极回应,20位全国人大代表身份的省级党政“一把手”和6位部委主要负责同志,以复信形式公开回应关切。
思考:网友积极建言献策是公民什么意识的增强 这种意识的增强有何意义
32万件留言、2万条视频 “我给两会捎句话”掀起建言潮
知识
归纳
3、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①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
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
②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
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对公民)
③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
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对国家)
探究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是什么?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提案的6位学生与指导老师张怀斌在交流。
今年西安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撰写了11份提案提交全国两会。这6位同学为了撰写《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的提案》,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发放了1100余份调查问卷,同时采访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并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给予指导,
进行全面、深刻、辩证地分析,最终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提出了相对比较全面的解决措施。此提案已得到人大的认可,并已经立案。这次提案活动让他们亲身体会到民主协商的魅力,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有社会责任感
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
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
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知识
归纳
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是什么?
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待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④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谣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说话权利包括说错话的权利,对谣言的宽容本质上是对说话权利的保护。
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清者自清,最好不干涉,让谣言自生自灭。
有些谣言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可以宽容。
谣言是没有事实依据捏造的话,不能传播。
说错话与造谣性质不同。言论自由权不能侵犯他人权利。造谣是主观故意的破坏行为。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必须拿起法律武器与谣言斗争到底。
谣言有危害,现代信息传播很快,许多谣言在被证伪前已经伤及无辜。谣言不能宽容。
探究与分享
×
×
×

增强民主意识——知识链接5
5.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增强宪法意识,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重法治)
(重协调)
(重实践)
课堂小结
参与民主生活
行使民主权利
增强民主意识
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牛刀小试
1.(2023广西)广西某村召开“百家议事”乡村建设谋划会,现场村民畅所欲言,就建设垃圾中转站、灯光篮球场、图书室等事宜展开了热烈讨论。这表明该村村民(   )
A.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B.主动参与民主选举
C.自觉参与民主监督 D.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A




2.(2023菏泽)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推出2023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诚邀各界群众积极建言献策。普通百姓关注关心的住房、食品、就业以及看病就医、养老托幼等,不论是建议还是希望,都可以通过留言征集活动充分表达。该活动(   )
①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有利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表明公民的民主监督意识不断增强
④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